枭龍 MAX 的上市,讓插混 SUV 市場又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也讓原本在這片市場獨步武林的宋 PLUS DM-i,打了一個哆嗦。爲什麽?因爲枭龍 MAX 的性價比太過突出。
枭龍 MAX15.98 萬元的起售價,看似不占優勢,但枭龍 MAX 給入門車型就搭載了 33kW 快充功能,且軸距長達 2800mm;而宋 PLUS DM-i 的快充功能,隻有起售價高達 16.78 萬元的車型才有搭載,并且快充功率僅 18kW,其軸距爲 2765mm。
但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枭龍 MAX 全系标配四驅。如此豪橫的配置還得歸功于 Hi4 系統,這套系統巧妙地用兩個電機解決了三個電機才能完成的功能,因此生産成本增幅并不算大。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枭龍 MAX 有了定低價的底氣。
根據對兩車配置進行對比,我們認爲想要獲得更完善的功能體驗,售價 16.98 萬元的枭龍 MAX 1.5L Hi4 105 四驅領航版更值得選擇,因爲這款車型擁有 L2 級駕駛輔助,盡管這個功能在日常駕車過程中的使用頻率極低,但隻要上一次高速,相信多數消費者都會愛上這個功能,因爲它能實實在在減輕駕駛者負擔。
而在宋 PLUS DM-i 價位相近車型爲,16.78 萬元的 DM-i 110km 旗艦型,這款車型仍爲兩驅,不過相比入門車型多出 18kW 快充功能,隻是在和枭龍 MAX 的對比中,該車型在 L2 級駕駛輔助上并不占優勢,因爲這款車型隻配備了定速巡航系統,如果想要擁有 L2 級駕駛輔助,就隻能選擇 17.78 萬元的更高配車型。
通過簡單對比,我們看到,同價位區間,枭龍 MAX 雖然指導價多出 2000 元,但在車輛功能上卻多出四驅和 L2 級駕駛輔助這兩項顯著拉開差距的配置,比亞迪曾頗具優勢的外放電功能,這次也被哈弗死死盯上,并标配備在枭龍 MAX 身上。
此時,枭龍 MAX 和宋 PLUS DM-i 的選擇,就變成了兩驅和四驅以及 L2 級駕駛輔助的選擇。
從車輛适應性上來說,四驅車型顯然更占優勢,并且冬季行車更加安全;但兩車在燃油經濟性上卻存在一定差别,盡管枭龍 MAX 采用兩擋 DHT 變速箱,但 5.5L 的百公裏最低電荷油耗,相比單速變速箱的宋 PLUS DM-i 4.5L 的百公裏最低電荷油耗卻不占優勢。
這個時候,消費者開始犯難。到底是爲了使用頻率極低的四驅,選擇售價略高且油耗略高的枭龍 MAX;還是選擇能夠适合多數路況,但售價和油耗略低的兩驅宋 PLUS DM-i?
在我們看來,哈弗本次通過技術手段直線拉低四驅車型售價,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内,四驅有可能會成爲各企業競相追逐的一個功能賣點。
因此本着技術升級的路線來看,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更值得選擇功能配置以及驅動形式更完善的枭龍 MAX。但前提,是朋友們對枭龍 MAX 這副前臉并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