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賈 可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 超
如你們所看到的那樣,這次雜志的封面故事是《李想公開課》。刊登的是他今年 3 月的一次深度媒體溝通的内容,包括:智能電動車的底層邏輯是什麽?如何度過從 0 到 1?理想做對了哪些?從 1 到 10 将做哪些布局?作爲軒轅之學導師,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想的課始終深受汽車産業鏈精英學員的喜歡。軒轅之學的課我們無法公開,但這一次課可以。全文讀罷,相信沒有聽過他課的人一定會掩卷沉思。
李想是汽車業的後來者,在造車新勢力中也屬于年輕人,但卻是最有希望在汽車産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脫穎而出的。爲什麽?因爲他對行業的本質思考很深,對管理的内涵思考也很深。他迄今爲止取得的成功并非僥幸所得,他是以終爲始地在幹自己的事業。這一點,着實令人佩服。
在今年 4 月 16 日,也就是 2023 年上海車展之前,李想在微博上發表了上述這樣一個趨勢判斷:" 智能電動車的三年淘汰賽(2023-2025 年),技術、産品、交付三大綜合能力往死裏卷,木桶理論,缺一不可!至少在中國市場,2025 年的 CR5 大概率就是 2030 年的 CR5,隻不過 CR5 的市場份額還會不斷擴大。這個行業最過瘾的三年正式開始了!"
CR5 這裏指的是汽車行業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 5 家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之和。CR 是英文 Concentration Rate 的縮寫,意思是 " 集中度 "。李想認爲,最近這三年能夠進入前 5 名的汽車公司将是未來真正的赢家。
爲此,他提到 " 技術、産品、交付 " 三大綜合能力,它體現的是技術的先進性、産品體驗的 " 哇塞 " 和交付的低成本,這些能力在現實中實現的時候往往相互抵觸,而這背後最重要的還是我上述講的企業家的兩種能力:對新汽車本質思考多深的能力和管理上貫徹執行的組織能力。雖然我不認爲這三年完全能夠決定 2030 年的市場格局,但是毫無疑問,隻有這兩大能力完美兼具,才真的能夠一直待在 2030 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牌桌上。
道理就是這麽一個道理。一個帶兵打仗的人如果沒有對戰争全局的認識,沒有制定正确的排兵布陣的戰略,包括選擇合适的戰場、選擇正确的時間和相應的戰術等等,即使有龐大的軍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但随着戰事的進行,相信大概率會消耗殆盡,最終還是不可能取得勝利。
所以,來自理想汽車的張輝在本期專欄《刻意閑下來》中寫道:很多管理者爲何閑不下來,其實本質還是對自己的誤判,高估了自己做具體業務的能力,卻忽視了自己做戰略級選擇、做團隊頂層規劃、做業務架構的責任。這是一種職責與崗位的錯配,也是時間與責任的錯配。這種錯配源于個人的慣性,也源于短周期、具體事務上的 " 快速看到結果 " 的刺激。
在我看來,管理者或者更高的領導人如果沒有優秀的架構層面的頂層設計,他們所謂的具體業務能力恐怕也并不那麽牢靠。如果他們不能從一些具體事務中抽身思考和踐行更本質的東西,那麽他們隻是盲種,而不是忙種,也就不可能收獲希望之果。
不久前在軒轅之學舉行的一場新營銷學院閉門沙龍中,知乎發布了這樣一項調查結果:80% 的企業都認爲他們的産品和競争對手具有差異化,但了解這些差異化的消費者隻有 8%。這裏存在巨大的認知鴻溝。跨越鴻溝需要專業内容解讀産品力,但産品力更是企業穿越周期的唯一 " 船票 "。事實上,很多車企領導人認爲的産品力差異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真正的産品力差異是具有滿足用戶體驗,并超越他們期待的能力。
世易時移,因爲缺乏這種能力,一些進口品牌已經開始慢慢淡出中國如今跌至十年新低,又一市場血崩在即。進口車的未來在哪裏?未來進口車一定向小衆化、價值化方面發展。與之相反,在這次全球矚目的上海車展上,奇瑞展台絕對是外國人最集中的地方,近 2000 位海外客人空降上海并前往蕪湖,他們将是帶着奇瑞産品到全世界的火種。
當然,那些傳統品牌也沒有坐以待斃。比如就在這屆上海車展期間,路虎(Land Rover)品牌一分爲三,原屬于路虎品牌的三個系列——攬勝(Range Rover)、衛士(Defender)、發現(Discovery)成爲獨立三品牌,同捷豹(JAGUAR)一起組成四大品牌家族。大衆汽車将安徽大衆的研發部門獨立出來投資約 10 億歐元建立新公司 "100%TechCo",爲的就是希望能夠服務大衆在華的所有合資企業,以加速産品上市,改變當下的被動局面。
進入 2023 年,李想認爲 " 這個行業最過瘾的三年正式開始了 ",但還是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爲汽車的智能化停滞了。如果智能化停滞,那麽這個三年恐怕就很難過瘾,因爲新汽車由此恐怕将不是那麽新。
Gartner 的分析師邁克 · 拉姆齊(Mike Ramsey)說:" 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和運輸行業肯定會繼續增長,但它可能不會以一種大爆炸式的方式發生,而是緩慢的、有條不紊的,甚至沒有人會注意到任何顯著變化。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他是樂觀中有些悲觀。對此,我的觀點是,如果是停滞,那也是在突破的前夜。
這個春天,ChatGPT 風靡世界,互聯網巨頭、人工智能公司、智能硬件公司、自動駕駛公司等各方力量,都積極參與到 AI 大模型這一場盛宴中來。每當有革命性的技術誕生,無一不是由其在具體行業的商用化應用來實質性地推動行業進步。作爲連接技術生态和商業生态的橋梁,大模型也将在很多行業應用落地。這對于汽車智能化,無論是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都是極好的消息。
面向未來,競争或者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實現超越用戶期待的技術、産品和交付能力,而這背後就是我們沒有洞穿新汽車本質的領悟力和實現新汽車目标的組織力。我們所有對卷的恐懼和不安都來源于此。
以上諸多行業問題都将在 6 月 15 日至 17 日于武漢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中得到充分讨論。今年藍皮書論壇的一個變化是圓桌議題參與嘉賓将以辯論形式進行研讨切磋,不一定要得出标準答案,但我們相信真理越辯越明,不同聲音會帶來更多價值。歡迎大家莅臨和關注。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産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裏昂商學院共創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