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國慶假期的第一天,交通出行迎來最高峰。
據央視新聞,記者今天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中秋國慶假期首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 6320.5 萬人次,環比增長 20.1%,比 2022 年同期(國慶假期首日)增長 53.2%。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 2020 萬人次,環比增長 24.8%,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108.2%;公路預計發送旅客 4002.5 萬人次,環比增長 18.8%,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32.9%;水路預計發送旅客 81 萬人次,環比增長 40.7%,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48.2%;民航預計發送旅客 217 萬人次,環比持平,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143.4%。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流量約 6600 萬輛次,環比增長 48.8%,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43.5%。
假期出行,假期出遊大家關注啥?大家如何避開交通擁堵?
今天全國預計發送旅客總量 6320.5 萬人次
據交通運輸部,中秋國慶假期首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 6320.5 萬人次,環比增長 20.1%,比 2022 年同期(國慶假期首日)增長 53.2%。
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 2020 萬人次,加開旅客列車 1841 列,總開行數量 12508 列。爲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多地鐵路部門通過加開夜間高鐵、動車重聯以及普速列車加挂車廂等方式來提高運力。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公路方面,今天全國公路出行也将迎來整個假期的最高峰。從上午 9 點至下午 2 點是集中出行的時間段,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區域的城市進出城方向車流較多,建議出行前做好路線和時間規劃,行車時注意控制車速和車距,确保出行安全。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水路方面,今天全國水路客運也将迎來小高峰,預計今天發送旅客約 120 萬人次,同比增長約 100%。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民航方面,航空公司繼續加大運力投放,應對出行高峰。三亞機場在重點客源地城市航線增加寬體機投放,執行航班量比 2019 年預計增長超過 20%。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消費熱點在哪裏?
從今天(29 日)起,我們開始了連續 8 天的中秋國慶假期。移動大數據平台爲我們分析了這個假期出遊消費熱點在哪裏。
據央視新聞,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對搜索内容進行文本處理,提取出節前一周的搜索熱詞,其中 " 亞運會 "" 月餅 " 和 " 音樂節 " 等成爲關注熱點,體現出傳統節日與體育賽事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對各地賞月話題活躍度的分析發現,各賞月景區熱度指數前五名的分别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杭州西湖、江西廬山、西安大雁塔 · 大唐芙蓉園景區、安徽黃山。
中國移動通過信令大數據對人群流動趨勢預測的結果顯示,熱門出行目的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爲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蘇州、南京、重慶。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何避開交通擁堵?
來自交通大數據平台的分析顯示,探親流和旅遊流交織疊加将導緻假期全國高速公路網出行流量強勁增長。預計 " 十一 " 期間全國高速公路網通行車輛将達 4.56 億輛,日均超過 5700 萬輛,同比 2022 年增長 46%。其中,自駕出行(小客車)流量猛增,預計将飙升至 4.06 億輛,日均超過 5080 萬輛,占路網總流量近九成,同比 2022 年增長 52%。
交通運輸部行業研發中心大數據首席科學家郭勝敏表示,9 月 29 日全天的流量也将突破曆史最高值。那麽往後的 10 月 2 日到 4 日,我們預計流量主要集中在 15 時到 18 時。受亞運會因素的影響,十一假期期間整個杭州的流量會比較明顯的增長。
交通大數據平台的假期出行研判報告提示:" 十一 " 期間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成渝地區和京津冀地區預計将承載較大的假期出行壓力。其中,G4 京港澳高速芙蓉立交一五點梅立交段、G1522 常台高速董浜南樞紐一董浜樞紐段、G4202 成都繞城高速接待寺立交橋一府河大橋段、G6 京藏高速公路鄧莊橋一八達嶺隧道段等爲各地區假日期間易發生擁堵路段,提醒大家在自駕出行前提前規劃線路。
假期出行,請收好這份安全提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