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Stellantis 之後,又一家車企巨頭向零跑汽車遞上橄榄枝。
3 月 3 日,一汽集團與零跑汽車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根據簽約内容,合作将分兩個維度展開:一是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在研發領域的技術積累,共同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聯合開發及零部件合作,通過二者的技術融合共同提升産品競争力;二是進一步探讨深化資本合作的可行性,借此實現全産業鏈資源協同。

作爲 " 共和國長子 ",中國一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表現其實并不亮眼。目前,中國一汽旗下擁有自主品牌紅旗、奔騰、解放、合資品牌一汽 - 大衆、一汽豐田,其中紅旗品牌肩負着中國一汽向上發展的根本,也是中國一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中之重。
2023 年 1 月,中國一汽發布紅旗新能源品牌全球戰略,時任董事長徐留平的表态是:" 紅旗品牌将 All in 新能源,全域推動所有車型的電動化。" 更詳細的目标是,到 2025 年,紅旗品牌總銷量達到 100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 50 萬輛。到 2030 年,紅旗品牌總銷量突破 150 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爲銷售主體。

在 2024 北京車展上,紅旗宣布推出金葵花、節能車和新能源三大品類,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其中,紅旗新能源以 " 旗妙雙翼 " 爲标識,寓意 " 雛鷹展翅、生命激發 "。據了解,目前紅旗新能源旗下車型主要包括紅旗 E001、紅旗 EH7、天工 08 等,但整體市場表現并不好。2024 年,中國一汽全年銷量 320 萬輛,同比下滑 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不足 15%,而最新推出的天工系列,月銷量基本維持在千輛左右。以 1 月銷量爲例,紅旗天工 08 銷量爲 479 輛,而曆史最高銷量也僅 625 輛。顯然,重塑産品力成了一汽集團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在央企重組整合的大背景下,邱現東掌舵的中國一汽勢必要在新能源賽道有所作爲。

與零跑達成合作,不僅體現中國一汽 "All in 新能源 " 戰略的加速實施,還标志着零跑技術能力實現規模化外溢輸出。零售數據顯示,2024 年零跑汽車全年交付 29.37 萬輛,同比增長 104%。其中,銷量最高的車型是 C11,爲 8.43 萬輛,C10 爲 7.26 萬輛,T03 爲 6.23 萬輛。今年 1 月,零跑汽車交付新車 2.52 萬輛,同比增長 105%。

在這樣的背景下,零跑汽車與中國一汽的合作,或許将成爲其刺激交付量增長的一個重要方向。從此次合作來看,零跑汽車還将與中國一汽進行零部件方面的合作。有觀點認爲,中國一汽的百萬輛級年産能與成熟供應鏈将放大零跑汽車的技術規模效應,而這種方式或是零跑汽車邁向 Tier1 供應商的一個起點。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合作中,中國一汽也透露更深的資本合作願望,雙方會 " 進一步探讨深化資本合作的可行性,通過資本合作,使雙方實現全産業鏈資源協同 "。其中 " 深化資本合作 " 這一點引人遐想。業内人士分析,未來中國一汽有望入股零跑,成爲其重要股東。

随着東風和長安合并重組的消息傳出,兼并重組也成爲 2025 年汽車行業的關鍵詞。眼下,汽車行業的洗牌尤爲明顯,從最開始的産品戰、價格戰、配置戰已經轉爲技術戰、智能戰。作爲國内大型汽車制造集團,中國一汽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例如決策效率低、資源分散等,這些問題制約了央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此次中國一汽與零跑汽車的合作,對于雙方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零跑汽車來說,與一汽的合作可以爲其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并且可與零跑共享供應鏈與零部件,有助于擴大規模并降低成本,而更深層的意義是能夠打開與傳統車企的合作,前有 Stellantis,後有中國一汽,未來可能還有望與更多傳統車企巨頭達成合作,通過技術授權、聯合研發分成等方式開辟第二增長曲線。對于中國一汽來說,零跑的新能源、智能化技術與極緻的成本控制能力,可幫助一汽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智能化的發展。二者的合作,或許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