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如啓動二手房買賣業務 " 自如美家二手房 ",是主動拓展新市場還是無奈之舉?
3 月 1 日,自如以創始人名義發出内部信,宣告公司正式進入二手房買賣領域,開展二手房買賣新業務。
自如内部信宣告了二手房買賣新業務的品牌名爲 " 自如美家二手房 ",具體的内容和細節包括:
1、三大産品:嚴選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優質樓盤房源,通過煥新好房、清水好房、心舍好房三大産品,幫助業主賣房。2. 房源全網聯賣:向全網認證的合作夥伴開放自如美家房源。3. 買賣傭金八折:推出買賣傭金特惠政策。

内部信截圖
從以上信息來看,房互君基本可以判斷:自如并非介入傳統的二手房中介,而是房源美化和房源代賣。
關于房源美化和代賣這種業務模型,正好在前兩周的文章中,我們做過比較深入的深入的分析。" 房源美化代賣 " 國内核心的商業模式是:代賣公司和業務談定銷售底價,代賣公司對房源進行裝修美化,再以特定的價格推向市場,通過中介或者其他方式賣出,代賣公司的業務核心來自于房源裝修産生的溢價。
自如進入二手房美化裝修代賣賽道的邏輯也比較好理解。作爲自如這樣的租賃企業,并不掌握買家渠道,也沒有線下門店可以賣房,其核心的資源在于供給端的優勢,比如長期積累下來的房源,以及自如的裝修産業鏈。
我們都知道,自如起家業務就是收房裝修再出租,其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簡易裝修産業鏈,也有自己的設計和家具工廠,雖然這種出租房的裝修品質并不高,也頻繁被媒體曝光備受诟病的 " 甲醛房 ",但是完整産業鏈帶來的成本優勢很明顯。
房互君在此前的文章裏也說過,裝修代賣雖然并不是一個新事物,但是在這兩年市場已經轉向,由 " 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 " 環境下,裝修代賣有了迅猛的增長。
裝修代賣能否成功,核心在于兩個因素,房源美化裝修的性價比優勢以及房源去化的能力,否則會給企業帶來财務壓力。
毫無疑問,自如房源積累量很大,在全國有近 50 萬業主(自如官網數據),房源美化裝修的經驗豐富。自如在供給端已經占有優勢,在去化能力方面,是否有比較成熟的房源營銷團隊以及中介全網聯賣的能力,尚有待觀察。
在房源聯動方面,自如二手房買賣業務主要進入京滬兩大城市,在這兩個城市,中介市場渠道相對集中,也就是說,自如在京滬做裝修代賣繞不開主要依賴貝殼。
雖然自如同爲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晖創立,脫胎于鏈家,但自如已經完全獨立運作,貝殼自身的租賃業務省心租也和自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競争關系,貝殼是否會和自如進行戰略層面的聯賣合作尚不明确。

自如頁面已上線二手房闆塊
作爲一家曾經的租房公司,自如在去年宣布進入到海外市場,此次又宣布進入到二手房買賣賽道。從租房到賣房,自如跨越到了新的賽道和市場,租房到賣房看似隻是産業鏈的延伸,實際上要帶動整體公司方向和業務能力的轉變調整,需要很大的轉型。
自如此舉,更多的是無奈而爲之。
衆所周知,自如租房業務開始采用的是傳統的二房東模式:跟房東簽訂長期合作,從房東手上租房,然後再租給客戶。
低收高出的方式,在房租上漲的曆史時期,能享受到市場紅利,收獲房租的溢價。但是,一旦房租下跌,也面臨着虧損風險。即便後來自如推出增益租等産品,也很難抵禦租房市場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
租房市場真實情況如何?以北京爲例,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2024 年租賃房源挂牌量同比激增 43%,成交量卻僅增長 7%,此外 2022 年 ~2024 年北京累計新增保租房 21.4 萬套,其中 2024 年單年供應量達 8.3 萬套,相當于傳統租賃市場年均新增房源的 3 倍。
而在租房需求端方面,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北京常住外來人口較 2020 年減少 87 萬,25-35 歲主力租客群體縮減 21%。
租賃市場壓力可想而知。
這也就是爲什麽,自如一方面不斷出現要求業主降價或解約,另一方面要求租客漲租金,并且官司和沖突、輿情不斷出現的原因。
此外,沖擊上市無果,也給自如帶來财務壓力。從 2019 年開始,市場多次傳聞自如計劃上市。
2019 年底,有消息稱自如計劃赴美上市,計劃籌資 5-10 億美元;2023 年 3 月,又有消息稱自如計劃最早于 4 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2023 年 7 月,市場再次傳出自如最快将于第三季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自 2020 年之後,自如再無新的融資進入。沒有資本市場的輸血,自如隻能不斷拓展新的市場求生。
裝修代賣,爲自如提供了一個新的業務方向,這會成爲自如的解藥嗎?
關于自如賣二手房,您怎麽看?歡迎留言讨論。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房地産和互聯網 ",作者:房互君,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