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聽老一輩人說:
" 小孩子長得胖,有福氣!"
"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 這孩子白白胖胖的,養得真好!"
……
停!停!停!
孩子養的胖真等于養的好嗎?
其實一些人根本沒意識到幼兒肥胖的嚴重性。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病例,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說說 " 幼兒肥胖 " 這個事兒了!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病例:
深圳 11 歲男童體重接近 130 斤,确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
孩子第一年檢查時的化驗單
本來孩子隻是脂肪肝,不過一年後再去複查的時候,發現已經由脂肪肝轉成肝硬化。
肝硬化等級是 S3-4,屬于重度肝硬化!
要知道,重度肝硬化再進一步就是肝癌呀!
孩子第三年檢查的化驗單
那麽,爲什麽一個 11 歲的小男孩會患上這麽嚴重的病呢?
從家長的口中,我們得知:
孩子從小胃口就好,喜歡吃各類 " 重口味 " 的食物,例如紅燒肉等。
而且飯量比較大,米飯一碗接一碗,每頓飯都要吃到撐才罷休。
眼看着孩子越來越胖,肝硬化也随之找上門來。
主治醫生李主任表示:
這種情況很容易從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後轉變爲肝癌。
但幸好發現的早,積極配合治療還有逆轉的餘地,因此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沒錯,現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孩子們一個個都營養豐富,小時候胖乎乎的,大家也覺得很可愛。
但是,要和大家說的是:
千萬别把孩子養太胖,因爲小時候就胖的孩子,可能這一生都要和 " 胖 " 做鬥争。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說說:
1. 孩子肥胖對身體的危害?
2.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過胖?
3. 如何避免把孩子養太胖?
小時候一胖
可能會胖一生
2017 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
當前我國 7 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 3500 萬人,而主要大城市 7 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 400 萬人。
德國孕嬰科學會研究表明:
6 個月左右的嬰兒出現肥胖,成年後有 14% 的機會出現肥胖症;7 歲的孩子出現肥胖,成年後有 41% 的機會出現肥胖症。
而且,兒童期肥胖多爲 " 脂肪細胞增多型肥胖 ",相對于成年後的 " 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型肥胖 " 更爲難治。
通俗來講就是:
小時候脂肪細胞會随着身體發育而變多,這樣即使長大後瘦了,但脂肪細胞數目并沒有減少,很容易導緻再次肥胖。
一般說來,人體脂肪細胞的增多遵循以下規律:
嬰兒的時候,脂肪細胞會增加一波;
青春期前,脂肪細胞再增加一波;
等人老了,脂肪細胞可能還會增加一波。
所以說,小時候肥胖,脂肪數量就會一直增加,如果增加太多,長大後随便一吃,每一個脂肪細胞都會長大、膨脹,整個人就會胖的特别快。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 易胖體質 "。
小時候就胖的危害
1
血管硬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老年病。
但研究發現:
當孩子體重超标時,會導緻心肺功能負擔增加,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脂肪肝等多種疾病,可能在童年時就埋下了隐患。
因爲胖寶寶早在童年時期,血管硬化就已經悄悄開始了。
2
影響智商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那些特别肥胖的孩子,看起來多少會有些 " 笨笨的 ",反應慢、行動也有點慢。
研究發現,超過正常體重 20%的肥胖兒童與同齡正常兒童相比,其視覺、聽覺、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相對下降。
3
容易 " 性早熟 "
當孩子肥胖,體内脂肪量增加時,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量也會相應增加。
這會讓身體系統誤認爲:孩子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發育,過早啓動性發育,導緻孩子 " 性早熟 "。
一方面,性早熟會讓寶寶提前停止生長和發育,影響成年後的身高;女孩子還可能會在成年後,出現月經不規律等困擾。
另一方面,性早熟會讓孩子提前出現第二性征,不僅會讓他們覺得尴尬和困惑,而且容易被同齡人排斥和嘲笑,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爲。
孩子胖不胖
一測就知道
看到這裏,可能有的媽媽會問:
大多數寶寶不都是看起來肉嘟嘟、圓乎乎的嗎?怎麽才能算是肥胖呢?
對于 3 歲以上的寶寶,有這樣一個公式:
體質指數(BMI)= 體重(kg)÷ 身高 ²(m)
3 歲以下的寶寶,要用下面的公式:
體重指數 = 實際體重(kg)÷ 标準體重(kg)
先計算标準體重,再查看是否超重:
體重指數達到 1.2,就屬于肥胖寶寶了;
體重指數在 1.2-1.3 之間,屬于輕度肥胖;
體重指數在 1.3-1.5 之間,屬于中度肥胖;
體重指數超過 1.5 以上,屬于重度肥胖了。
避免寶寶肥胖
做對以下幾點很重要
1
改變舊觀念
不要擔心寶寶營養不良,也不要擔心寶寶過瘦,而是應該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寶寶的精神、運動、活力、免疫力等方面的鍛煉上。
同時,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員的支持,尤其是要糾正家中老人認爲 " 寶寶吃的越多越健康 " 的舊觀念。
2
營養均衡是關鍵
寶寶超重的絕大多數的原因是偏食。
很多的寶寶愛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
攝入的食品熱量密度很高,而導緻營養素缺乏嚴重。
寶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平衡膳食,盡量讓寶寶均衡獲取:蛋、奶、果、谷、脂、蔬,6 大營養 ,逐漸培養寶寶均衡進食的好習慣。
寶媽們可以多花點心思,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 " 兒童平衡膳食寶塔 " 給寶寶搭配食物。
圖源:中國營養學會
3
适當增加孩子的運動量
很多胖寶寶吃得多,但又不愛活動,吃完就趴着看手機或者睡覺。
因此,建議寶媽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因爲運動可以促進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質的合成,促進肌肉發育,而且還有利于孩子長高。
每天至少保證 45 分鍾到 1 個小時的運動量,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選擇以平移身體類的運動爲主,如散步等。
4
盡量堅持母乳喂養
能喝母乳就别喝配方奶!
腸道菌群是決定一個人胖瘦的關鍵,寶寶在 1-2 歲時,腸道中的菌種就已和成年人相似了,也就是說成年後的胖瘦,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母乳中含有大量好的菌種,會占據寶寶腸道中的位置,這樣壞的菌種就進不來了。
如果因爲某些緣故,寶寶隻能喝配方奶,那麽一定要注意奶量不要過多。
總之,不管怎麽說,寶媽們一定要記住這句話:
長得胖≠養得好!
相信各位寶媽隻要用心,也一定會讓孩子不太胖,也壯壯的。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