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3 日,202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全文共九個部分,包括: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産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緻富渠道、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延續了去年一号文件的主體名稱,文件内容均聚焦當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
文件提出,堅決守牢确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紮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把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放在首要位置。
文件明确,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産。确保全國糧食産量保持在 1.3 萬億斤以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穩住面積、主攻單産、力争多增産。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開展噸糧田創建。
農業科技人員正在查看小麥制種田的情況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之所以強調全力抓好糧食生産的重要性,主要是近幾年我國糧食産量連年增長,今年糧食生産形勢與去年相比大大改善,有利條件明顯增多,在這種情況下,一是擔心有些地方在糧食生産上會有麻痹思想;另外就是擔心有的地方覺得種糧食不劃算,對此要确保相應的責任能夠壓實。
" 因此底線要求仍然不能松懈,大家都要擔起責任來,糧食産能還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大豆、玉米的産能還要進一步提高。" 李國祥說,因為耕地面積有限,所以種糧面積擴大難度比較大,但是單産的潛力是很大的,可以通過發揮科技的作用,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加強田間管理,選擇好的品種等來提升單産。
李國祥舉例說,大豆單産國際上平均是每畝 200 多公斤甚至 300 公斤,而我國平均畝産隻有 100 多公斤。" 不僅僅是跟國際上有差距,國内單産的差距也不小。" 他說,比如新疆大豆高産的可以達到 400 多公斤 / 畝,但其他多數地區都達不到這一水平,因此在單産方面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
記者注意到,2022 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明确要實施新一輪 " 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 ",本次文件也延續了這一提法,并提到開展噸糧田創建。
如何理解 " 噸糧田創建 "?李國祥以玉米為例進行了解釋,比如東北地區如果是高标準農田,一季的産能就能達到一噸。而在華北地區,因為是把夏糧收獲以後再種玉米,所以單獨種一季玉米是到不了 1 噸的,但加上小麥就能夠超過一年一噸的水平。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作物,主旨還是要緻力于提高糧食的産能。
此外,文件還提出,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穩定稻谷補貼,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健全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産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推動出台糧食安全保障法。
在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方面,文件提到,要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支持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糧豆輪作,穩步開發利用鹽堿地種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支持木本油料發展,實施加快油茶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落實油茶擴種和低産低效林改造任務。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深入實施 " 互聯網 +" 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
在推動鄉村産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文件提出,要做大做強農産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态,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産業。
其中,在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态方面,文件提到,繼續支持創建農業産業強鎮、現代農業産業園、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深入實施 " 數商興農 " 和 " 互聯網 +" 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産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産等模式,建設農副産品直播電商基地。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産業标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産業。
中國産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一号文件在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态方面主要呈現三個導向。
一是繼續強化園區載體平台、農業産業全鍊條式發展、農業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發展的導向,這其實是以工業的思維抓農業,以項目、平台的思維抓農業,以全局、系統思維抓農業,這也是鄉村産業發展的關鍵載體和路徑。
二是突出鄉村産業數字化,強調打造數字農業新模式的導向。
楊建國認為,在這方面,可以利用數字化手段發展本地優勢産業,積極發展 " 互聯網 +" 模式、" 信息化集成控制 " 的産業,打破城鄉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鄉村産業專業化分工的普及和勞動生産率的提升;以及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農業産業進行全鍊路數字化升級,建立生産示範基地,幫助傳統農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升級,提高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廣力度,推動農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落地。
三是突出産業标準化、集群化導向," 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産業标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産業 " 等要求,其本質都是不斷延長産業鍊、提升價值鍊、提高附加值,推動鄉村産業全鍊條、融合式、集群化發展。
在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産業方面,文件提到,要完善縣鄉村産業空間布局,提升縣城産業承載和配套服務功能,增強重點鎮集聚功能。實施 " 一縣一業 " 強縣富民工程。引導勞動密集型産業向中西部地區、向縣域梯度轉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邊縣域布局關聯産業和配套企業。支持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農高區托管聯辦縣域産業園區。
楊建國表示,這對于縣域産業發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加速推動縣域跳出就 " 縣域 " 論 " 發展 " 的固有束縛,進一步增強縣域開放引領、合作帶動,以開放合作引入競争壓力、形成合作助力、注入外部活力,大範圍拓展縣域經濟生産、分配、流通、消費空間,站在全球産業鍊、價值鍊、供應鍊的大視野下,重構縣域産業發展路徑,構建開放的縣域産業體系,促進形成國内統一的縣域經濟開放市場,進一步完善縣(市)間聯動機制,促進縣際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縣域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優化産業生态、搭建産業平台、培育産業項目、壯大産業主體、打造産業集群等,加速推進産業基礎的高級化,産業鍊的完整化,供應鍊的現代化,價值鍊的延伸化、增值化、高端化。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