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 10 年沒有參加過醫藥行業的任何會議了,我發現這個行業和 10 年前的差别不大,大家還是在講産品思維,産品思維,天天在那講産品,有意義嗎?"
幾天前,在烏鎮的 " 醫藥互聯網吐槽大會 " 上,全國衛生産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百強連鎖藥店聯盟聯合創始人張俊峰語出驚人。這場由搜藥主辦的 " 烏鎮健康大會 ",主辦方在大會正式開場前,特地策劃了這場呼應行業情緒的 " 吐槽大會 "。
張俊峰正是受邀在會議現場登台 " 吐槽 " 的嘉賓之一,他面對台下一衆傳統醫藥零售行業的老闆和高管,打趣稱 " 受抖音官方委托,給大家介紹一些相關的情況 "。
演講中,他反複強調抖音平台對醫藥零售的開放态度,所提及的一些案例和數據甚至和多數人的既有認知完全不同——普通醫生一年帶貨 6 個億,一款脫毛儀可以賣到 40 億元的銷量,醫美機構去年在抖音投放了 50 億元的廣告費用。
其實比起文娛圈 " 吐槽大會 " 的诙諧和幽默,在這場醫藥圈的吐槽大會上,大家更關注的是潮水的流向和未來的增長。過去這一年,在藥品集采和醫保收緊的政策背景下,線下醫藥零售市場表現不佳。藥品銷售規模總額緩慢增長 3.3%,其中實體藥店 2023 年藥品規模同比小幅增長 1%,而線上零售部分的增速則達到了 21%。如果把 O2O 的業務數據算給線上零售,兩者的差距将更爲明顯。
所有醫藥人都置身于這場新舊渠道更替的革命中。
一位登台的連鎖藥店電商部負責人感歎,這幾年,先是醫藥電商 B2C,再是即時零售 O2O,現在又來了一個做内容營銷的興趣電商,學習補課壓力山大。但無論如何,線上業務都是公司的核心戰略,平台和用戶渠道的多元化,對于連鎖規模的企業來說,一定是利大于弊。
這場行業變局的懸念在于,在醫藥零售行業,線上流量究竟能造出一個多大的财富故事,以及誰才會是那個故事的主角?
通過健康達人的内容分享,帶動醫療相關産品的銷售,是興趣電商和傳統醫藥電商的本質區别。
現場,張俊峰分享了一個來自抖音的真實案例——一名北京某三甲醫院的婦産科醫生,其黃 V 認證的抖音賬号總共發布了 2000 多條視頻,粉絲數 800 多萬,沒有任何商業元素。而在他另兩個沒有黃 V 認證的小号中,除了真人出鏡的科普答疑外,還挂上了商品櫥窗的鏈接,兩個櫥窗的商品總數近千件。
點擊進其中一個賬号的櫥窗,頁面顯示粉絲數爲 61.7 萬人,跟買人數 36 萬 +,已售件數爲 45 萬 +,商品價格從幾塊錢到三千多不等。在個别商品的跳轉詳情頁中,不僅打上了這位醫生的專屬标簽,還有真人視頻講解。
" 這是我們随便找的一個醫生,還不是最厲害的,他去年完成了 6 個億的帶貨。" 張俊峰補充道。
一年帶貨 6 個億是什麽概念?
以上市公司大參林爲例,按照萬店規模,200 多億元的營收來算,大參林單個門店的年均銷售額在 200 多萬元,這也基本上是國内頭部連鎖藥店的标準線。這意味着,一個醫生,一個人完成了 300 家連鎖單體藥店的銷售任務。
" 大号圈粉,小号帶貨,是比較早期的模式,量很大,但不是主流。" 一位醫療 MCN 機構的負責人告訴《健聞咨詢》,國家政策對醫生帶貨卡得很緊,平台也設置了諸多限制,比如醫生認證的賬号既不能導向問診,也不能挂商品鏈接,但這條路并沒有徹底堵死。" 最常見的就是,醫生可以在視頻中提到某款藥品的通用名,讓生産這款藥品的最大廠家獲益。"
一個真實的案例是,某藥企曾針對自己的一款拳頭産品,在抖音上做過一次醫生矩陣式的傳播。其中一條由醫生本色出演的視頻,拿到了 700 多萬的點擊量。結果是,這款單價不到 20 塊的藥品在抖音上一天賣了近 500 萬的銷售額。
藥企熱衷于興趣電商的背後,是抖音、快手、小紅書這些平台疾速壯大的醫療業務。
2022 年 12 月,抖音商城上線 OTC 類目,正式開啓醫藥電商之路。此後,抖音先後試水直播賣藥、調低醫藥入駐專營店門檻、開放同城 O2O 闆塊,一步步擴大業務版圖。今年年初,抖音又邁出一大步——解禁處方藥,500 個品牌獲得準入資格。
此外,快手也在 2023 年 9 月開放了 OTC 店鋪準入,允許感冒咳嗽、解熱鎮痛等 17 種藥物在平台上銷售。而日活人數超 1 億的小紅書,大健康類産品的銷售增速已經達到三位數,預計 2024 年将達到百億規模。
" 今天有很多企業都在抖音做了布局,所以在座的各位一定要考慮一個問題,如果生産企業都在抖音上直接小黃車了,爲什麽要跟線下的連鎖合作?我爲什麽不能夠一步賣零售價,爲什麽還要到藥店去交上架費呢?" 張俊峰說道。
相比于仍處萌芽期的興趣電商而言,零售藥店在另一塊戰場的争奪要慘烈得多。
根據中康 CMH 顯示,2023 年中國醫藥零售 O2O 市場銷售規模爲 124 億元,同比增長 22%。其中,頭部連鎖藥店是 O2O 市場最積極的參與者。
以一心堂和益豐大藥房爲例,這兩家頭部連鎖的 O2O 門店占比在疫情期間一度達到 95% 以上。2023 年上半年,益豐藥店的 O2O 收入占到了其互聯網業務收入的 76%;一心堂的 O2O 收入占比更高,達到 81%,遠超 B2C。
O2O 市場份額的背後,是各個平台和入駐商家真金白金的補貼投入。據知情人士透露,2021 年 O2O 剛崛起時,美團、餓了麽等頭部平台對 TOP300 的商品全部都有補貼優惠,并且撬動部分連鎖藥店以 15% 甚至 10% 的低毛利血拼入局。雙重補貼下,一盒 999 感冒靈一度隻賣 1 塊錢。
在普遍隻有 20% 毛利的行業生态裏,增量不增利成爲 O2O 市場的常态。益豐大藥房新零售事業群總經理顔俊曾經幫一家區域連鎖藥店做過 O2O 的财務成本測算,最後的結論是,賺不到什麽錢," 當你的線上和線下差不多有 10 個點毛利差距的時候,理論上來說,如果 20% 的生意從線下轉到線上,你的淨利潤就歸零了。"
除了利潤報表的缺失,O2O 的另一個挑戰在于維價。相比于 B2C 隻要管控好幾個大平台的商品鏈接而言,O2O 需要連鎖藥店對遍布全國的數千家門店進行商圈級别的價格把控,這無疑對企業的操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業裏有句話," 做得了 B2C 的連鎖藥店,不一定做得起 O2O"。
但另一方面,雖然 O2O 在藥品零售的總量中占比不高,卻是零售藥店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根據中康 CMH 對國内 70 個城市的抽樣調查,規模占比僅爲 4% 的城市核心直送店,貢獻了高達 37% 的業績增量。更早之前的《中國零售藥店 O2O 發展報告》也顯示,O2O 貢獻了藥店 60% 以上的銷售額增長。
" 它其實是個競争的手段,主要目的是提高滲透率。" 顔俊表示,O2O 的終局不取決于一時的價格競争,而是由多個因素構成,包括企業規模、商品結構,市場營銷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等等,很多地域性的連鎖藥企,确實能夠通過價格戰獲得很高的市場占有率,但當價格戰撤回去後,市場份額又會極度萎縮。
" 原因在于,他隻有價格這一項優勢,一旦市場萎縮,就隻能繼續打價格戰。而我有品牌優勢,有品牌的優勢,供應鏈的優勢,我可以交叉定價,可以異店出貨,所以他除了虧本以外,我看不到任何破局的可能。"
顔俊認爲,從線下走到線上,必然會帶來毛利率的下降,但反過來,線上交易也會給規模企業帶來降本增效的機會。比如,他曾經嘗試把 O2O 平台上的商品定價,一分錢一分錢地上調,直到測出會影響銷售轉化率的那個價格。而在此之前,上漲的每一分錢,都是企業的純利潤。
" 零售本質上是一個撿鋼镚的生意,隻有當你可以精細化地去運作這件事情時,你才能夠永恒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