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tterstock
利維坦按:
喬治 · 奧威爾曾說過,貧窮的本質,就是它消滅了未來。的确,當你每天都在爲下一頓飯在哪裏而發愁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任何精力去思考和規劃所謂的那個未來了。
《論語》有雲,"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在現代人看來,多少會對這裏面的 " 均 " 産生疑問:這究竟是指社會上所有人财富的平均,還是指社會上機遇的平等?當然,按照一般的理解,患不均指的是社會财富的平均,但這又會牽扯出一個更爲重要的問題:如果一個财富人人平均的社會是理想社會,那麽,權力機構該如何厘定這種平等主義邏輯下的财富再分配呢?
不過,和絕對意義上追求财富平均的理念不同,本文作者提出的是保障基本收入,即住房、教育、吃穿的基本日常性支出。目前國際上的 " 無條件現金轉移支付 "(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UCT)就體現了這一理念。UCT 旨在無條件向受助者提供經濟幫助從而減少貧困(這與有條件現金轉移不同,有條件現金轉移是政府或慈善機構僅向符合特定标準的人轉移資金)。UCT 的前提是向人們提供現金讓他們擁有生活的自主權。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我們有一個新号【利維坦行星】,可以關注
爲什麽窮人總是做出不明智的錯誤決定?我知道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
但請看一下這些數據:窮人借錢多,存錢少,煙抽得兇,運動得少,酒喝得更多,飯吃得更少(從營養的角度也更不健康)。
可是,這究竟是爲什麽?
瑪格麗特 · 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曾将貧困稱爲一種 " 人格缺陷 "(personality defect)。我想沒有多少人會像她這麽直白。但認爲窮人一定是哪裏不對勁的人,并非隻有撒切爾夫人一人。說實話,我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這麽認爲的。
但就在幾年前,我才發現,我所認爲的關于貧困的一切都是錯誤的。
我偶然讀到某篇文章(文章出自幾位美國心理學家 [ 1 ] ),他們長途跋涉 8000 英裏來到印度,對種植甘蔗的農民進行了一項實驗調查。這些農民一次性的收入占到了他們全年收入的 60%,即甘蔗收成後立即拿到的報酬。這意味着在一年中的某些日子他們相對貧窮,其他日子則相對較爲寬裕。
研究人員分别測量了他們在收成前和收成後的智商,他們的發現讓我大吃一驚。
印度甘蔗種植者在收獲前的智商測試得分比收獲後低得多。© Ajay Verma
因爲收成前的智商得分遠低于收成後的。事實證明,這是貧窮所導緻的,對應了 14 分的智商落差。這種智商落差,與整晚失眠或酗酒後的結果相當。
幾個月後,我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行爲科學和公共政策教授、本研究的作者之一埃爾達爾 · 沙菲爾(Eldar Shafir)讨論了這一發現。
簡而言之,原因在于環境。
也就是說,當人們意識到缺少某種東西時,他們的行爲就會改變。至于那東西是什麽并不重要——不論是缺乏時間、金錢還是食物,都會助長 " 稀缺心态 "。
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2002)劇照。© Tumblr
這會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眼前的匮乏上,長遠的願景早已被抛到了九霄雲外。窮人之所以做出愚蠢的決定,并非因爲他們愚蠢,而是因爲他們生活在一個任何人都會做出愚蠢決定的環境中。
突然之間我意識到,爲何有那麽多的扶貧計劃都是無效的。
例如,對教育的投資往往不見成效。貧窮不肇因于知識的匮乏。最近對 201 項資金管理培訓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得到的結論是 " 幾乎沒有半點成效 " [ 2 ] 。這并非說窮人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他們絕對可以變得更加聰明,但這還遠遠不夠。正如沙菲爾告訴我的:"這就像教人家遊泳,然後把他丢到波濤洶湧的大海裏一樣。"
那麽,我們可以做什麽呢?
現代經濟學家有一些解決方案。比如我們可以幫助窮人做些文書工作,或者寄給他們一些文字信息,提醒他們付清賬單,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非常受現代政客的歡迎,主要是因爲……它們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它們是這個時代的象征,在這個時代,我們常常治标不治本。
我問沙菲爾:" 爲什麽一直在邊緣進行小修小補,而不是直接提供更多資源呢?"
"你是說直接發放更多錢嗎?當然,那會很好," 他說。" 但鑒于明顯存在的限制……你在阿姆斯特丹擁有的那種左翼政治在美國根本不存在。"
但這真的是一個過時的左翼觀念嗎?
托馬斯 · 莫爾(1478-1535)。© Historic UK
我記得讀到過一個古老的計劃,一些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曾提出過。哲學家托馬斯 · 莫爾(Thomas More)在 500 多年前寫就的《烏托邦》(Utopia)中暗示過這個計劃。支持他理想的人士橫跨左右兩派,包括民權運動領袖馬丁 · 路德 · 金(Martin Luther King)和經濟學家彌爾頓 · 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保障基本收入——每月給你足夠支付基本需求的費用,包括食物、住房和教育。而且這是完全無條件的:它不是恩惠,而是一種權利。
但事情真的能夠如此簡單嗎?
在接下來的三年裏,我閱讀了有關基本收入的一切書籍資料。我研究了全球範圍内進行的數十項實驗。沒過多久,我偶然發現了一個小鎮的故事,它實現了這一目标——消除了貧困——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它。
陶芬鎮的每個人都有基本收入保障,确保沒有人跌入貧困線以下。© Barrett & MacKay/Getty Images
故事始于加拿大的溫尼伯(Winnipeg)。
想象一下一間倉庫的閣樓,近 2000 個盒子被塵封着。它們裝滿了大量數據——圖表、表格、采訪——關于有史以來最引人入勝的社會實驗之一。艾芙琳 · 福賴特(Evelyn Forget)是曼尼托巴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經濟學教授,她在 2009 年第一次聽說了這些記錄。當走進閣樓,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裏俨然是關于基本收入的信息寶庫。
© LaserVue Eye Center
該實驗始于 1974 年,位于溫尼伯西北部的陶芬鎮(Dauphin)。該鎮的每位居民都得到了一份基本收入保障,以确保沒有人低于貧困線。在接下來的四年裏,一切都進展順利。但後來,保守派政府當選執政。新的加拿大内閣認爲這個昂貴的實驗沒有太大意義。因此,當很顯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分析結果時,研究人員決定把他們的文件打包起來,放進了 2000 個盒子。
當福賴特在 30 年後發現這些檔案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實驗是否證明了什麽。在接下來的三年裏,她對數據進行了各種統計分析。不管她嘗試從什麽角度進行分析,每次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個實驗——這是同類實驗中最長且最成功的一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福賴特發現 [ 3 ] ,陶芬鎮的居民不僅變得更富有,而且更聰明、更健康。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顯著提高。住院率下降了 8.5% 之多。家庭暴力投訴和心理健康問題也有所減少。人們也沒有随意辭去工作——隻有一些初爲人母的女性和學生減少了些許的工作量,而學生們則更久地待在學校。
這就是我從中學到的。當面對貧窮的問題時,我們中較富有的人不應自以爲比窮人更了解。金錢的偉大之處在于,人們可以用它來購買他們自己所需的東西,而不是由那些自封爲專家的人來決定買些什麽才是他們需要的東西。
想象一下,有多少才華橫溢的創業者、科學家和作家如今正因爲窮困而消磨殆盡。如果我們可以一勞永逸地擺脫貧困,我們将能夠釋放多少能量和才華。
© Mohammad Al-Arief
雖然它不能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弊病——比如在住房稀缺的地方,租金上限和更多社會住房等想法是必要的——但基本收入對人們來說就像風險投資一樣。我們無法承受放手不管所帶來的風險——因爲貧窮本身就是一種巨額支出。
看一下美國因兒童貧困所付出的代價:據估計,美國兒童貧困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 5000 億美元,包括更高的醫療支出、更少的教育和更多的犯罪 [ 4 ] 。這是多麽讓人難以置信的潛在浪費。隻需花費 1750 億美元 [ 5 ] ,即該國當前軍事預算的四分之一,就能完成陶芬鎮很久以前所做的事情:消除貧困。
這應該是我們共同的目标。小想法和小推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提出新的、激進的想法的時候了。如果這對你來說聽起來很烏托邦,那麽請記住,文明的每一個裏程碑——奴隸制的終結、民主、男女平權——也曾經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我們有研究,有證據,也有手段。現在,距托馬斯 · 莫爾首次撰寫有關基本收入文章的 500 年後,我們需要更新我們的世界觀。
貧窮并不是人格缺陷。貧窮就是缺乏現金。
參考文獻:
[ 1 ]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238041
[ 2 ] 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333898
[ 3 ] www.jstor.org/stable/23050182
[ 4 ] 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3/07/25/the-cost-of-child-poverty-500-billion-a-year/
[ 5 ] 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3/10/how-to-cut-the-poverty-rate-in-half-its-easy/280971/
文 /Rutger Bregman
譯 / 腐竹與瘦竹
校對 /tim
原文 /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7/mar/06/utopian-thinking-poverty-universal-basic-income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腐竹與瘦竹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編者有話說:
估計有不少人對于文中提及的發放現金(無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感到疑惑:窮人真的不會在免費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的情況下徹底躺平嗎?
去年,世界銀行社會援助全球主管烏戈 · 真蒂利尼(Ugo Gentilini)彙集了近年來世界各地有關無 / 有條件現金轉移項目的 10 項研究,這些研究遍布亞非拉美各國,總體而言,項目進展都是向好的,比如,一項研究從美國 4 個城市選擇了 1000 名低收入母親,她們在孩子出生後的前 52 個月内每月接受無條件現金轉賬,并被随機分配到 " 高現金組 "(333 美元 / 月,或收入增加 20%)或 " 低現金 " 組(20 美元 / 月)。結果顯示,與低現金組相比,母親處于高現金組的幼兒在一歲時大腦活動更爲顯著。
(blogs.worldbank.org/developmenttalk/10-suggested-readings-cash-transfers)
當然,也并非沒有問題出現。比如在另外一項研究中,比較分析了美國針對 5200 名低收入者的兩項不同金額的現金轉移支付項目的效果。從短期來看,現金轉移支付改善了人們的客觀生活條件,但是也帶來了心理上的不良結果。資金會改變受益人的需求,且資金相對有限,這會加劇資源和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導緻人們對于如何使用資金充滿壓力。
不過,我們從小就被教育," 工作是爲了糊口 ",這也是爲什麽很多人在成年後幹着自己完全不喜歡的工作的原因。試想,如果我們有一天真的不用爲了糊口而工作,那将是一種什麽樣的景象?衣食無憂之後是會驕奢淫逸,還是會激發你真正的興趣和潛能?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