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婉心
編輯|鄭懷舟
過去幾年,影視行業輪番造重錘,2016 年之後就趴在谷底,絲毫沒有翻身機會。
2018 年 5 月 " 陰陽合同 " 事件牽出影視行業稅務風暴,當年傳媒指數跌近 40%,市值暴跌 1000 億左右;2021 年 10 月互聯網反壟斷法出台,該指數再次跌回 2018 年的底部位置;2022 年 10 月份,疫情帶來該指數第三個底,擊穿前兩次最低值。
三年大調,四年磨底,影視行業過了七年寒冬,幾乎奄奄一息之際,終于在今年看到了春天的迹象。
今年以來,傳媒指數先後經曆超跌反彈和闆塊普漲,至今整體大幅上漲 50%,其中上海電影翻了三倍,唐德影視翻了一倍,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也有超 50% 漲幅。
背後驅動力來看,影視股這波上漲疊加了幾層利好,疫情放開是大背景,而開年以來的 AIGC、ChatGPT 及國内大模型混戰,則是科技創新帶來的預期進一步推高了估值。整體而言,炒作噱頭蓋過了産業真實情況。
回到實際産業層面,不少制片人向 36 氪表示 " 市場恢複還需要時間 ",各環節仍保持謹慎狀态。
不同于影視股 2013 年至 2015 年的上一輪上漲,當下多數公司并沒有業績上的支撐,而且面對的宏觀環境也更爲複雜。基于此,如果看長期表現,制片方實際供給恢複情況、需求恢複情況以及技術創新的對供需關系的影響,成爲市場能否真正回暖的關鍵。
供給未恢複,需求下坡路
先看産業鏈最下遊的影院放映端。
燈塔數據庫顯示,今年前 5 個月影院影院數 12083 家(指有票房産出的影院),相對于 2019 年 1-5 月同期的 10695 家上漲 13%,放映場次也從 5102 萬場上漲到 5209 萬場。
可以看出,單從影院數及放映場次來看,放映端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水平。但需求端數據則是另一番景象。
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在平均票價上漲了接近 1 元的情況下,該時期整體票房 221.6 億元,相較 2019 年同期的 271.4 億元仍下滑 18.3%。背後主要是觀影人次減少,今年前 5 個月總觀影人次 5 億人,較 2019 年同期 6.9 億人減少了近 2 億人次。
也就是說,疫情後 5 個月來,雖然大量影院恢複營業并努力排片,但去影院看電影的人變少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觀影群體的用戶畫像也在發生變化。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 36 氪,截至 5 月,2023 年觀衆畫像中,95 後占比 27.7%,90 後占比 19.8%,"相比較 2019 年以前,今年觀衆整體更成熟,00 後等新生代觀衆入場速度放緩。"
疫情三年後,年輕人的線下觀影習慣明顯減弱,這意味着線下電影市場新消費潛力的挖掘,将變得更困難。
往産業鏈上遊看制片方,疫情放開後的新内容供給是否已經恢複,答案也并沒有那麽樂觀。
今年以來上線的院線電影,多數是過往三年各家公司 " 存貨 " 的釋放。一位制片人告訴 36 氪,目前院線電影開機量不多," 主要是缺資金,玩不起院線電影,手裏有幾百萬一千多萬的也不敢做院線,怕賠,都在短劇市場裏卷。"
另一位從業者也感受到制片方對投資的謹慎," 審查趨嚴疊加不敢試錯,導緻現在内容産出效率很低,不敢拍。"
謹慎的情緒已經滲透進行業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資方願意投某部電影,放以前相對好聊,現在任何一個合同中的小條款變化,投資人都很敏感,都可能引起整個合同的談判失敗。" 一位制片人表示。
這種心态進一步導緻的現象是,影片對更有票房保證的假期檔期,變得更加依賴。
據燈塔上映日曆顯示,今年僅五一檔就有 18 部新片上映,是曆年同期新片最多的一年,檔内競争異常激烈,票房破億影片僅有 3 部。
前述制片人同樣認可這一趨勢:"相當于魚池變小了,大家都擠在一塊釣魚了。頭尾分化也是越來越嚴重,大家要麽做頂級制作,要麽極低成本做項目,因爲這兩種是風險最低的。"
傳導至産業前端,橫向來看,頭部尾部差距越來越大,截至目前,今年僅票房第一和第三就已是 45 億量級和 15 億量級的懸殊差距;縱向來看,平日票房進一步萎縮,影院全靠假期和大片支撐經營。
陳晉指出,今年春節檔創造了曆史第二高的票房成績,但從 3 月 1 日至五一檔開始前,大盤票房不足 40 億,相較 2019 年前 60-80 億的水平有明顯差距。
而平日缺乏新片,也進一步加重了頭部效應。燈塔數據顯示,相對 2019 年以前,今年春節檔、五一檔等大檔期的頭部影片長尾票房提升明顯,正是由于檔期後的周末檔競争環境變寬松了,新片供給變少。
需求側方面,觀衆平日周末觀影習慣減弱,是近幾年持續的趨勢。陳晉表示,平常工作日大盤在 2022 年跌至 2000-3000 萬的低水平,而這會反過來影響新片的定檔決策,從而導緻今年新片紮堆假期檔。
影片依賴大檔期、平日缺乏新片供給、觀衆觀影習慣和新片定檔,顯然在疫情三年後,形成了惡性循環。
從多位受訪者的反饋來看,國内電影市場恢複正常供給,走向正向循環還需要更長時間。行業信心的摧毀不在一時,恢複也不在一日。
AIGC 重塑 IP
相較于産業層面,在二級市場,風生水起的影視股率先完成了恢複。AI 作爲最強主線是影視股上漲的主要邏輯之一。
二級市場上,綁定 AI 技術的公司都迎來了一波上漲。以華策影視爲例,今年以來,華策頻繁向外傳遞 " 全面擁抱 AI 技術 " 的信息,從宣布全面接入百度 " 文心一言 ",到接連收購兩家 " 無營收 " 的 AIGC 公司後,股價從 5 元最高曾漲至 9.8 元。
在安信證券傳媒首席焦娟看來,AIGC 固然能夠提升生産力,但對于内容行業而言," 降低成本 " 隻是一個小邏輯。
"買一個傳媒标的絕不可能是因爲它業績增速從 25% 提高到了 30%,而是要買爆款。所以降成本對遊戲、影視公司有一定作用,但不會特别大。" 焦娟說道。
市場對傳媒股的投資邏輯,并沒有因爲 AIGC 的出現而改變,投資傳媒仍舊是投資 " 爆款 "。也就是說,投資者更應關注的,是 AIGC 是否對 " 爆款 " 的生産有加持作用。
其中,IP 是産業鏈中的掌上明珠。
以漲幅最多的上海電影爲例,其去年财報稱得上慘烈,淨利潤同比暴跌 1630.7%,放映收入同比下滑 48.3%,并且關停兩家直營影院。但今年年初《中國奇譚》爆火後,上海電影迅速作出反應。
3 月 7 日晚間,上海電影發布公告稱,将以超 6000 萬元的價格,收購上影元文化 51% 的股權,後者正是《中國奇譚》的 IP 運營方,以此切入 IP 運營賽道。此舉效果立竿見影,3 月 8 日上海電影直接觸及漲停。
但 AIGC 誕生後,供需之間的平衡被重塑,IP 鏈條邏輯也将被完全颠覆。圍繞 IP 的競争,可能不再僅僅是砸錢買入這麽簡單。
" 首先,IP 絕不可能坐享其成,中國内容付費意識弱,所以 IP 永遠要靠持續運營來賦能。其次,原來靠人來産出和運營的 IP,現在交給 AIGC 去做,内容制作門檻大幅降低,IP 不再稀缺,因此 IP 内容變現的門檻被不斷提高。" 焦娟說道," 某種意義上來講,過去的 IP 之所以成爲 IP,就是受益于稀缺性和特殊性,AIGC 正好對沖的就是這一點,所以 IP 鏈條變化會非常劇烈。"
焦娟推測,未來頭部和尾部 IP 會比較收益,超級 IP 伴随 NFT 會出現高度泡沫化,而新 IP 借助 AIGC 也更容易冒頭,反而是腰部 IP 比較尴尬。
十年前,移動互聯網及智能手機軟硬件爆發,傳媒走出三年牛市。按照安信證券的預測,從今年開始的三年也都将是傳媒的牛市。
如果和 2013 年至 2015 年傳媒股上一輪牛市相比較,眼下的 "AI+" 相當于十年前的 " 互聯網 +"。從當時的上漲邏輯來看,2013 年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帶來業績與估值雙升,傳媒股從年初漲到年尾。
焦娟指出,這一次不同的是,走向順序和十年前完全颠倒,即 2013 年的走勢将會在 2025 年兌現,"2015 年傳媒會開始出業績,迎來業績、估值雙升。定量來看,2015 年的漲幅最大,所以在 2023 年至 2025 年當中,今年應該是漲幅最大的一年。"
6 月 6 日蘋果發布 MR 頭顯,補齊了這輪 AI 浪潮的硬件要素,也是整個傳媒行情的分水嶺。
至于硬件水準及其出貨量表現如何,焦娟認爲對影視及其他傳媒股不重要," 傳媒隻看交互,而蘋果給出了關鍵的交互方式範式,對傳媒就是提升估值的邏輯。"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