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各地社保局紛紛傳來利好消息,有些省市還發布了 2023 年養老金上漲的預算計劃。2023 年養老金實現 19 年連漲是大概率事件。
社保專家預測,2023 年養老金的漲幅可能在 3.5%-5% 之間。但是,廣大退休人員呼籲:要盡快解決貧富差距問題、解決均衡性問題、解決共同富裕的問題,采取分類上漲的模式——
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少漲(控制在 1%)、企業退休人員多漲 10%,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
PS:社保專家第一時間反對:
一是養老金體系是雙軌制,機關事業退休人員走的是财政經費,企退人員走的是社保基金,你們高攀不着!
二是企退人員養老體系走的多繳多得的市場機制,不交錢憑什麼給你們多漲養老金?
三是養老基金是後人繳費供養前人的機制,根本沒錢給你們多漲養老金啊。
PS:四個真相太現實!空悲切!
【1】養老金是社會保障體系,是國家對老人的基本兜底的民生大事。保障與福利是同屬性的,應該遵循人人平等、普惠均衡的大原則。年薪、獎金、投資、分紅等機制,可以走市場法則,但是社保不能搞市場化。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社保體系都堅持了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的原則。我們前些年搞的教育市場化、醫療市場化對普通百姓帶來的不公平,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2】養老金應該遵循基本的公平法則。人在退休前,憑能力吃飯,靠本事賺錢,在職期間就享受了紅利,而且這個紅利一直延伸普惠到一生。月薪 5 萬與月薪 5 千的人享受的時代紅利是不一樣的,前者不在乎養老金,他的存款、房産和投資紅利已經讓他們衣食無憂;後者退休之後主要依靠養老金生存。退休之後,大家身體一樣,貢獻歸零,養老金作為社會保障機制,應該加大均衡性,踐行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的理念,早點走向共同富裕。
【3】養老金計算不能搞 " 雙标 "。社保專家強調企業退休人員執行多繳多得的市場法則,城鄉居民參保也是執行多買多得的市場法則,那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 2014 年前不繳費,為何能執行高達 80%-100% 的工資替代率呢?難道說坐在空調辦公室的機關人員比企業打工、農民工勞動的貢獻大幾倍嗎?其實,這個 " 雙标 " 問題已經存在多年,從 2024 年起将取消養老金 " 雙軌制 "。
【4】養老金沒錢應該怎麼辦?三類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差距過大,根本原因是養老金的來源不一樣。機關事業人員是由财政支付,不但發錢多,而且還旱澇保收,可是财政的錢不是由企業員工和農民工貢獻的嗎?企退人員和農民工為什麼要自己繳費給自己養老、後人繳費供養前人?難道不能從其他渠道擴充養老基金嗎?比如,從财政多劃撥,從全民所有制的國企多劃撥,2022 年 GDP 高達 121 萬億元,社會上的熱錢也高達百萬億,到了補充養老基金的時候了。
PS:多多轉發,共同呼籲養老體系更公平、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