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8 日訊(編輯 潇湘)今年以來,以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爲代表的美股科技 " 七巨頭 " 表現強勁,幾乎完全主導了标普 500 指數的漲幅。
然而眼下,科技巨頭的上升引擎似乎正開始失靈,人們對于它們是否還能長期保持 " 遙遙領先 " 的地位,也發出了越來越大的質疑聲。
( 美股七雄正在形成技術面雙頂? )
最新面臨的麻煩迹象來自于蘋果公司。由于一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蘋果公司的股價近兩個交易日大跌約 6.5%,公司市值累計蒸發了逾 1900 億美元。高通和思佳訊等蘋果供應商股價也随之下跌了逾 7%。與此同時,随着追逐 AI 浪潮的逐漸冷卻,微軟和英偉達也正面臨壓力。
對于最近幾周轉向看多大型科技股的基金經理來說,這個時機無疑再糟糕不過了——他們的投資組合近來已更多傾向于轉向這上述七大巨頭。與此同時,美聯儲也正在發出信号,表示仍将 " 一意孤行 " 地長期維持高利率。
法國巴黎銀行美國股票和衍生品策略主管 Greg Boutle 表示,科技股的走勢将深遠影響美國股市的整體表現。今年以來,科技股已經顯示出了如此強大的領導力,如果它們出現逆轉,市場的表現将非常、非常具有挑戰性。
對 AI 浪潮的亢奮情緒以及美聯儲即将結束緊縮周期的迹象,推動納斯達克 100 指數在今年上半年上漲了 39%。
但如今,市場背景已變得不再那麽友好——美債收益率的快速飙升對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高估值構成了威脅。在周四下跌 0.7% 之後,這一科技股指數在第三季度迄今爲止僅堪堪持平,蘋果公司本季度則下跌了 2.9%。
山雨欲來
這并不是說科技股的上漲注定要失敗。根據業内彙編的數據,這一美股的領頭羊集團仍擁有強勁的現金流和資産負債表,而對未來的盈利和收入增長預測也超過整體市場。對一些錯過了上半年漲勢的基金經理們而言,他們可能會把任何疲軟迹象視爲買入機會。
但毫無疑問的是,今年上半年被許多人忽視的市場集中度問題已經進一步加劇了。根據美銀對基金經理的一項調查,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超配程度已達到了 2021 年 12 月以來的最高,60% 的受訪者認爲做多大型科技股是最擁擠的交易。
美國銀行對第二季度申報文件的分析顯示,五分之一的基金有超過 40% 的資産投向了七大科技公司。美銀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 Savita Subramanian 表示,這七家公司占主動型基金在标準普爾 500 指數公司中投資權重的 29%,比其在指數中所占的權重還高出 1.5 個百分點。
他說:" 科技股的集中倉位意味着人們的期望值很高,很難找到下一個邊緣買家,尤其是因爲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波動,而且下一個市場上漲的催化劑還不明顯。如果最近的買家隻是在追逐業績,那麽一旦出現任何警示信号,你就會發現他們很快就會反悔抛售。"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的高估值對于這些科技巨頭而言也幾乎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
納斯達克 100 指數 ( Nasdaq 100 ) 的預期市盈率爲 24 倍,高于過去 10 年 21 倍的平均水平,而蘋果、微軟和英偉達的市盈率都已高于自身的曆史平均水平和整體市場。
瑞銀全球财富管理公司上周表示,相對于标普 500 指數,科技行業的市盈率已達到了 "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
Interactive Brokers 首席策略師 Steve Sosnick 指出," 我之所以普遍對此持謹慎态度,是因爲投資者對科技股的持股比例已經過高,要想進一步跑赢大盤,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持股比例。考慮到市盈率已經上升了這麽多,他們更有可能削減權重,這将意味着巨大的抛售壓力。"
從行情走勢看,納指今年的漲勢自 7 月 18 日開始便停滞不前,當時的高點比 2021 年 11 月紀錄峰值低約 4.4%。而自那時以來,該指數又下跌了近 4%,除了蘋果外,還有其他更多的利空原因。
在英偉達上月公布最新業績後,對人工智能将繼續推高價格的押注也已經出現了動搖。雖然這家芯片制造商發布了另一個爆發式的收入預測,但股票收盤時幾乎沒有變化,而更廣泛的市場則面臨大跌。
美股市場上著名的大空頭、摩根士丹利策略師 Michael Wilson 表示,這是市場 " 反彈動能已經耗盡的另一個負面技術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