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手機廠商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優秀的産品,其在 AI、影像、形态以及性能方面相比 2023 年都有了巨大提升。但在小雷看來,除了華爲三折折疊屏外,其餘的創新都隻能算是小打小鬧,提升不大。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實際上,近三年來手機市場都沒有幾款産品能讓小雷能發出 " 這台手機太有意思了 " 的贊歎。一方面是因爲如今的手機基本已經定格,很難在形态和功能上做出什麽大創新,另一方面市場的選擇也讓曾經那些 " 帳篷機型 " 成了瀕危物種,難道水桶機才是手機的終點?
小雷不這麽認爲。
所謂帳篷型手機,根據雷科技此前的定義,就是在某一個方面尤爲突出,甚至可以爲了這個優勢去犧牲一些基礎體驗的手機。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其實回過頭來看,大部分消費者對于手機的使用需求往往 " 穩 " 字當頭,這個 " 穩 " 脫離不了拍照、手感、性能以及續航等方面的同樣出衆,也就是大家所俗稱的 " 水桶機 ",不偏不倚。
這也是國内廠商近些年狂卷性價比機型的關鍵因素,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讓原本就同質化嚴重的市場變得更加沒有新意。
舉個例子,當前我們能用 2500 元的預算買到 iQOO Neo10、真我 GT6、一加 Ace 5、REDMI K80 等多款高性價比機型。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最大的 " 區别 " 是品牌 logo,其在核心配置方面幾乎一緻。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這是好事嗎?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事,廠商卷得越激烈,其産品性價比就會越高。但正如開頭所說,這些手機完全忘記了 " 創新 " 爲何物。
那麽标準的帳篷型手機應該是什麽樣的?
曾經有這麽一款手機在自拍方面做到了極緻,至今小雷仍認爲它是自拍手機中最強的選手,熟悉 vivo 的讀者肯定已經猜到了,它就是 vivo S10 Pro。
在那個人均卷屏占比的時代,vivo 居然掏出了一台劉海屏的産品,官方表示這是爲了放下兩顆前置攝像頭以及邊框頂上的兩顆補光燈,它的體驗确實很出色,也難怪這款手機至今在某些社交平台上被奉爲自拍神器。

(圖片來源:vivo 官方)
但代價是什麽呢?
周邊配置「一塌糊塗」,爲了「拍人好看」,用戶要忍受更大的屏幕邊框、更小的電池、在當時也算不上優秀的天玑 1100 處理器(甚至比上一代還倒退了)以及糟糕的後置成像。
用性價比黨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台妥妥的智商檢測機,誰買誰是冤大頭。但市場給予的反饋是真實的,vivo S 系列絕對算是國産手機發展史上最成功的産品線之一。根據 vivo 官方的數據,S 系列在兩年内就賣出了 2500 萬台,雖說後續 vivo 沒有再公布相關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 S 系列一直是 vivo 的出貨主力軍之一,它在線下市場的地位毋庸置疑。
但 S 系列後續似乎也受到了友商的性價比影響,從 S15 系列開始,它給小雷的感覺成了一台爲了水桶而不斷妥協的中庸産品。而最新的 vivo S20 系列也是如此,各方面配置都相當均衡,雖說依舊保留了拍人和自拍好看的特點,但也沒有以前那樣突出,與其說它叫 S20,不如改名叫 vivo X200 青春版。
再比如隔壁家的 OPPO,它跟 vivo 相反,它把所有的技能點都用在後置人像上。在那個隻有旗艦機才配有好相機的時代,OPPO Reno 5 搭載了 6400 萬的後置四攝模組,前置攝像頭像素也提升到了 3200 萬,是當時之最,再加上 OPPO 精細打磨的人像算法,讓它出道即巅峰,在人像拍攝方面遙遙領先。

(圖片來源:OPPO 官方)
它的缺點也跟 vivo S 系列相近,除了拍照啥都不行:性能羸弱、超大超寬的邊框、塑料支架等等。
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 OPPO Reno 5 系列成爲線下爆賣的産品。隻可惜它的後續也和 vivo S 系列一緻,成爲一條專做水桶機型的産品線。
相比起旗艦機型和性價比機型,OPPO 和 vivo 的帳篷機型面向人群更精準,從這兩個系列的爆火也能看出普通大衆也開始分化成垂直化的消費群體,比如有些用戶更在意拍照、有些追求外觀,曾經的「理性消費」被拍照、外觀漂亮等「感性消費」取代。
不隻是 OPPO、vivo,很多手機廠商都曾有過那麽一款或多款在某些配置非常極端的産品,它的綜合體驗确實不如水桶旗艦機,但在一些細節方面能俘獲用戶的心。
幾乎半身入土的遊戲手機也是這個道理,早期的遊戲手機廠商恨不得把産品打造成一台自帶遊戲手柄的手機,機身背後再加入各種浮誇的 RGB 燈條,讓整機看起來頗爲「酷炫」。它的性能确實要比主流手機強上不少,但代價是厚實的重量、有些非主流的外觀設計和隻能說可用的影像表現。

(圖片來源:黑鲨官方)
不過遊戲手機不同于 vivo S 系列和 OPPO Reno 系列的是,遊戲手機的沒落并不是市場不買單,而是被快速進步的手機處理器給徹底打垮。
早期的手機處理器性能普遍不強,想要釋放更高性能就需要更多的散熱部件:散熱矽脂、VC 均熱闆以及散熱風扇。但随着高通和聯發科在能效比方面提升迅速,手機處理器在不借助外部散熱的情況,也能滿足用戶的各種使用場景需求。主打極緻性能的遊戲手機自然也就沒了太多存在的必要。
遊戲手機時代的結束在小雷看來十分可惜,它本是手機發展過程中一個十分有創意的品類,爲枯燥的手機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可惜最終還是沒能跟上市場的快速發展。
當快充、高分辨率屏幕、" 堪比 " 專業相機的影像等成爲标配後,硬件配置同質化嚴重到分不清誰是誰時,如何去滿足普通用戶「功能性需求」的性價比方案才是當下最穩妥的方案。
難道說廠商真的就完全不在意一些功能或形态上的創新了嗎?答案也是 No。依舊是 vivo,它們在 2024 年底推出了一台非常特殊的機型—— vivo Y300。
它特殊的地方在于其在相機 Deco 中塞入了一顆超大的揚聲器元件,體積相比普通的手機揚聲器大了接近三倍。官方表示 vivo Y300 在 100% 音量的情況下就能将聲音傳到十幾米外,如果再用上自帶的 " 高音量模式 ",可以把這個成績提升到一百米。

那麽它的意義是什麽?又有哪些人群真的會在意這台大喇叭手機呢?當然有,比如外送工作者、建築工地從業人士等,他們可能在工作時處于嘈雜的環境中無法聽清手機來電的鈴聲,而超大音量的設計,也能在這種場景裏幫助用戶不漏接電話。
在 Y300 發布之前,vivo 還曾推出過一個小功能,它小到很多媒體和用戶都沒有注意到,它就是專爲騎手和外賣員打造的騎手模式。開啓該功能後,手機會自動增強屏幕亮度、延長自動鎖屏時間、免提通話增強以及提供更強的網絡加速服務。搭配 Y300 的超大揚聲器,可以說是不少外賣小哥心中的 " 夢中情機 "。
vivo Y300 可能不算是一台好手機,它的性價比也隻能說一般般,但确實能用一個創新點去滿足目标人群的需求。
除了 vivo 外,小米、OPPO 也将推出超輕薄的機型,但具體參數、産品定位和定價仍是未知數,雷科技後續也會持續關注這些 " 不一樣 " 的機型。
手機市場的硬件同質化并不是這短短一兩年所形成的格局,而是産業發展所必然要經曆的階段。手機廠商創新腳步放慢,确實會讓手機圈變得乏味,但小雷認爲,所有技術創新和積累背後的原因,本質上都是在考慮一件事:這樣做是否對用戶有幫助。
未來市場對産品會更加挑剔,個個都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品牌的容錯空間會更小,一點技術上的缺陷就會帶來口碑、銷量上的反轉,早前已經有過例證。可以預見接下來手機廠商會更加 " 小心 ",所有的創新和設計都以落地量産爲出發點,消費者已經不信各種吹牛和卷參數,他們隻相信實際體驗。
畢竟用戶體驗才是真正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