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
2024 廣州車展上,合資車似乎 " 好起來了 "。
上汽奧迪一改往昔,其推出的新豪華電動品牌摒棄了經典 " 四環 " 标志,改用字母 "AUDI" 代替;廣汽本田亮相了全新烨 P 産品序列及全新 W 純電架構;東風日産展示了 "GLOCAL" 模式下的最新智能技術成果,亮相了其基于新能源架構下打造的 N 系列産品。
一系列的大膽求變,讓合資車在當下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被扭轉了。
" 終于學會不‘敷衍’了!"" 他們那扭扭捏捏的性格早就該改改了!"" 合資終于醒悟了,看來是要好好拼一把新能源了!"
由此,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迷失良久的合資車終于找到了 " 殺 " 回來的入口。
2025 年的新能源之争強度加大,誰又能笑到最後呢?
曾經的 " 尖子生 " 淪爲 " 學困生 "
近幾年,伴随着燃油車的節節衰退,屬于合資品牌 " 躺着賺錢 " 的時代過去了。
乘聯分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 1-10 月,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從 2020 年同期的 51.8%,跌至 28%,下滑了近二十四個百分點。
而反觀自主品牌,其 2024 年 1-10 月的市場占有率從 2020 年同期的 34.6%,升至 59.7%。增長了超二十五個百分點。
我們不難看出,合資品牌所丢失的近二十四個百分點市場,是讓自主品牌拿走了。
緣何如此?
時間回到 2020 年,多重因素合力下,汽車市場已然開始生變," 蔚小理 "、零跑等造車新勢力憑借着在新能源市場布局的先發優勢,逐漸得到了市場的主動權,吃起紅利。
圖 / 蔚來、小鵬、理想,來源 / 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而在彼時,大多數的合資品牌仍處觀望狀态,并未在新能源領域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資源。
如今,在自主品牌的重壓下,合資品牌雖然逐漸意識到了布局新能源市場的重要性,但可惜的是,受之前重視度不足、技術研究慢半拍的影響,合資品牌的被動局面并未迎來太大改善。
舉例來看,截至目前,東風日産旗下在售的新能源車型有啓辰 VX6、啓辰大 V DD-i、ARIYA 艾睿雅等,但似乎都中規中矩,沒有一款能實現月銷量過 2000 輛,自然也無法扭轉東風日産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圖 / 東風在售新能源車型,來源 / 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想要繼續在燃油車領域發力的上汽奧迪則成爲征戰中國市場的一場 " 笑話 ",今年 1-10 月,上汽奧迪旗下全系車型累銷僅 3.08 萬輛,不及自主品牌的一個季度銷量。畢竟現階段多半消費者購買新車會優先考慮新能源車型。
而對于合資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多名消費者流露出了不太信任的态度。" 這些合資品牌的電車就好比當年的國産油車,總給人一種‘雜牌’的錯覺。"" 說實話,好多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能源産品都過于混亂,沒有鮮明特征,讓人無從入手,也不想入手。"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 随着乘用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合資企業原有的産業優勢弱化,産能壓力加大,面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課題。"
這反映在 2024 年 10 月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上就是,前十的企業除了大衆和豐田,其他的都被比亞迪、吉利、奇瑞和長安等國産車占據。
破而後立
" 死得晚,才能有的活 "。
今年,逐漸意識到這句話含金量的合資品牌,紛紛在新能源市場認真起來,加碼新産品。
細數到接近尾聲的2024 廣州車展,多家合資品牌将自家新能源車型放在了 C 位,燃油車則躺進了角落。
具體到品牌,廣汽本田發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高效純電專屬平台 Architecture W,而基于此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烨 P7 量産版也在本次車展迎來了首發亮相。
據悉,烨 P7 定位 " 豪華純電 SUV",采用了當前本田最新技術,搭載了甯德時代電池、華爲光場屏、航盛生命感數字座艙等中國各行業頭列供應商産品,預計上市時間爲 2025 年上半年。
東風日産旗下基于 "GLOCAL" 模式下打造的首款純電車型 N7 首發亮相廣州車展,其搭載的高階智駕技術可實現高速領航 NOA、城市記憶領航 NOA 及全場景智能泊車,配備的 AI 零壓雲毯座椅能實現對座椅背部、腰部、腿部的自動調節。
上汽奧迪新電動品牌 "AUDI" 及其旗下的概念車奧迪 E 首次亮相廣州車展,按照奧迪官方介紹,該款車可實現 " 艙、駕、算、聯 " 四域合一。
合資車的系列做法,收效幾成?
對于廣州車展上合資車的新變化,諸多網友熱議," 合資車也學會智能化了?不吃老本後,車都變香了。"" 不容易,終于在新能源市場拿出看得過去的産品了。"
四川綿陽的韓先生(化名)是一名老合資車車主了,據他介紹,他的那輛天籁開了得有六七年,除了日常保養,就換過一次電瓶。" 下輛車想換電車,可我們那裏的自主品牌比大城市來說還是太少,所以看到這次廣州車展合資品牌推出的電車後,我當時就想給自己安排上,畢竟我們這裏合資 4S 店較多,售後方便有保障。"
當前,在低線城市或縣鎮級地區,和韓先生抱有相同看法的并非少數,而其大多數消費者均認爲,買車時還是會優先考慮合資品牌,畢竟曆史資源積澱雄厚的,質量也會更過硬些。
" 我們做了調查,現在買合資品牌的人中,有 62.2% 的人還想買合資的電動車。"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如是說。
由此,在中國尚未完全丢失機會的合資車,在 2024 廣州車展扳回了一局。
合資車的 " 翻紅 " 秘籍
有一點需要關注,合資車的 " 唱衰 " 并非僅僅因爲其入局新能源市場過晚。
據了解,當下,合資車在燃油闆塊的表現也不容樂觀,比如廣汽讴歌、三菱、鈴木等多個合資品牌的陸續退市,而此境遇産生的源頭大抵與合資車入駐中國市場之初的 " 傲慢姿态 " 有關。
北京的何先生(化名)駕齡二十年,據他透露,二 00 幾年那會兒,他和很多消費者一樣,都愛買合資車,覺得質量好,開出去拉風,但随着一次次來自合資車的 " 背刺 ",他現在買車第一 pass 的就是合資。
" 以前經常會遇到入手的合資車和同型号海外版配置不一緻的情況,見怪不怪,畢竟,在安全縮水面前,高價減配隻能算是大巫見小巫。"
理想 MEGA 車主薛先生(化名)表示," 在咱們新能源沒出豪華 MPV 之前,我一直覺得加價 30 萬買埃爾法太虧,可沒辦法,生意上需要,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由此,在與諸多對合資車寒了心的消費者接觸中,我們不難發現,合資車想要真正挽回中國消費者的心,恐還得學習 " 一視同仁 ",拿出足夠多的誠意對待消費者。
價格方面,合資車應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價格門檻,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組合,做到價格匹配價值。
服務方面,合資車應加大對售後服務網絡建設的投入,與經銷商共同制定好 4S 店銷售及售後人員的服務标準,并适當推出免費車輛檢測等回饋老車主的福利活動,以增強消費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合資車的求變到這兒爲止,夠嗎?
平心而論,在這場新能源之戰還未迎來決勝局之際,想要留下的合資車恐還得繼續鉚足了勁兒向上。
畢竟,時代在變,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
具體來看,當前大多數合資車的智駕技術與國産自主品牌仍有一定差距,比如華爲最新 ADS 3.0 已實現端到端類人智駕。由此,在智駕領域同樣起步較晚的合資品牌,有的選擇繼續自研,有的則與中國大廠合作,比如,一汽奧迪旗下的奧迪 A5L、Q6L e-tron 均搭載了華爲高階智駕。
圖 / 華爲 ADS 3.0 部分功能介紹,來源 / 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說到這兒,不得不強調,想要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合資車除了應着眼智能化這個與時俱進的 " 新潮 " 項,提高自家産品科技含量外,還應聚焦消費者的用車需求,着眼車内空間設計。
此外,作爲新能源市場裏的 " 落後派 ",合資車想要盡快趕上來,不妨與中國品牌的主動合作,畢竟資源共享後,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滞後是會得到補足的。
未來,找到解題思路的合資車,在市場格局中将獲得怎樣的席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