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來華爾街大行一直在 AI 業務招兵買馬,想方設法吸引人才。而在幾個大行中,高盛(Goldman Sachs)成了人才争奪戰受傷最重的那個,過去 12 個月内被競争對手挖走 106 人,新招聘的人才則入不敷出,人才淨流失達到 60 人,在各大行中最多。
人才淨流失排在第二的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截至 9 月的過去 12 個月内 AI 部門出走 179 人,新招聘 124 人,淨減少 55 人。其他大行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AI 部門淨減少 10 人,花旗集團(CitiGroup)淨減少 7 人。
相比之下,富國銀行(Wells Fargo)則在同期淨增加 130 人,在各大行中增加人數最多。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雖然 AI 人才流失達到 224 人,但新招聘 325 人,淨增加 101 人。
彙編該數據的咨詢公司 Evident 首席執行官 Alexandra Mousavizadeh 表示,争奪人才不僅需要在招聘上下功夫,還包括培養和留住人才,因爲人才面臨的選擇更充裕。
盡管經曆人才流失的大行仍然保有數千人的 AI 隊伍,這些人才流失的數據仍然反映出 AI 人才争奪戰的慘烈程度。
在任何公司,數據、分析、AI 崗位都是薪資最高的。數據顯示,若包括股權獎勵在内,美國上述崗位的年收入中位數達到 90.1 萬美元,相比之下歐洲則爲 67.6 萬美元。
高盛雖然有 106 名 AI 人才流向競争對手,但相比其全球近 4.6 萬員工仍然是九牛一毛,而且高盛也一直在大筆投資吸引 AI 人才。今年,高盛就從亞馬遜(Amazon)挖來華裔管理總監 Bing Xiang,任命他擔任高盛擔任 AI 研發工程的負責人。
過去幾個月來,出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成本的考慮,華爾街各大行都在緩慢開始實驗更多 AI 技術。花旗集團計劃在明年一季度之前建設一隻 4 萬人的程序員大軍,可以有能力試驗各種 AI 技術。過去 12 個月中,花旗招聘了 189 名 AI 人才,但也有 196 人流失到競争對手處。
分析師表示,如果一家大銀行沒有自己的 AI 戰略,那就等于完全沒有戰略,人工智能的時代來了。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華爾街正在掀起 AI 革命,巨頭紛紛擁抱 AI 技術。今年 3 月,OpenAI 在發布 GPT-4 時公布了 6 個使用案例,其中就包括了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門(MSWM)運用 GPT-4 來組織調動其面向客戶的知識庫。摩根士丹利當時自稱是目前 " 唯一可以提前使用 OpenAI 新産品的财富管理戰略客戶 ",其财富管理部門将使用 GPT-4。
高盛此前也表示,其開發人員正在内部測試生成式 AI 工具,協助他們編寫代碼。他說,這目前處于 " 概念驗證 " 階段,尚未準備好投入生産。
當時而在摩根大通,該行目前有數千個 AI 空缺崗位,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此前表示,他相信 AI 技術将可以讓員工的工作時間減少到每周 3.5 天。該公司過去 12 個月流失 224 名 AI 人才,但是招聘人數達到 325 人,招聘規模在各大行中最多。摩根大通的全球技術主管 Lori Beer 此前表示,該行已經雇傭了 1500 名數據科學家和機器學習工程師,正在測試 GPT 技術的 " 多個使用案例 "。
戴蒙介紹,摩根大通已有數以千計的員工在運用 AI,稱 AI" 對我們公司未來成功至關重要 "。此前他曾表示,AI 可以用來幫助摩根大通開發新産品、推動客戶參與、提高生産力和加強風險管理。
不過,戴蒙也提到 AI 帶來一些風險。他說,科技的确可以爲人類做一些難以置信的事,但科技也都有負面影響,就像坐飛機可能失事、藥品可能被濫用。" 在我看來,AI 最大的負面影響是,被壞人用來做壞事。" 戴蒙還提到,AI 可能導緻一些人失業,但新科技一直都存在這種問題。
據報道,摩根大通正在開發一款類似 ChatGPT 的軟件服務,爲一款名爲 "IndexGPT" 的産品申請了商标注冊,它将利用 AI 支持的雲計算軟件分析和選擇适合客戶需求的證券。摩根大通首席數據分析官 Teresa Heitsenrether 表示," 我們非常驕傲自己的 AI 人才、洞見和解決方案再次受到肯定,我們将繼續緻力于投資 AI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