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教育并非 " 摸石頭過河 ",它需要科學實驗研究作為支撐;對于學習者來說,想要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方法,也要符合認知科學和規律。為了給教育界和學習者提供科學指引,美國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每年都會在其官網 Edutopia 上發布年度重磅教育研究。即将過去的 2022 年,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發現?我們一起來看看。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衆号主頁面 " 星标 " 我們,從此 " 不失聯 "。
文丨鄭鋼 編丨 Jennifer
又到年終歲末。過去的這一年,對教育人的耐心和智慧,都是一場極大的考驗。
每一年,我們在專注趕路的同時,也需要擡頭望路。看看世界上有哪些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對我們的教育實踐、學習方式,又能提供怎樣的啟發?
前幾日,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教育網站 Edutopia,如約盤點了《2022 年度最重要的 10 項教育研究》。
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是美國一家緻力于轉變 K-12 教育的知名教育基金會,每年都會從數百項教育研究中,篩選出當年最有影響的研究成果,試圖為教育變革提供依據。
其中有一些内容,可能已經為教育界所熟悉,但因為有了更嚴謹的科學實驗支撐,也就有了更多說服力;當然,也有一些内容,可能會和我們的過往認知恰恰相反。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今年的教育研究内容有哪些?有沒有一些超出我們傳統認知的研究結果?
積極的師生關系
更能促進孩子的學業成就
大量的研究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學生的學業成就。
一種解釋是,當學生與老師保持積極的關系時,他們會更有動力去學習。然而,另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是,當教師與學生保持積極的關系時,他們會從事更高質量的教學實踐。
這一點很重要,關于學校效能的研究一緻認為,高質量的教學是促進學生學業成就發展的最大貢獻者之一。
觀察家們有時會假設那些散發出同理心、善良和開放的老師是 " 軟弱 " 的,可以被學生利用。但新的研究表明,當你表示你關心孩子的時,孩子學習更主動、積極和投入,教師可以靈活地分配更具挑戰性的學校作業。
研究人員發現,最有效的教師通過了解學生、平易近人、表現出他們喜歡這份工作來建設他們的課堂,然後巧妙地将情感資本轉化為學術資本。
他們總結道 :" 當學生感到老師關心他們時,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參與更具挑戰性的學術活動,在學校中表現得更得體,達到或超過老師的期望。"
在老師介入之前,
強調學習重點不是很有效
學生經常會找到錯誤的信息,并可能依賴他們并不是很熟練的、找到重點的學習技巧作為主要的學習策略,導緻學習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僅僅兩個小時的教師指導,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習者的能力。比如,當老師教給學生适當的強調技巧時——例如,如何區分主要觀點和支持觀點——他們的學業成績顯著提高。
至關重要的是," 當突出重點與另一種學習策略結合使用時 ",如 " 圖形組織者或後置問題 ",其有效性大幅提高。
研究人員指出,顯性教學的需求可能與學生從故事和寓言轉向說明文的閱讀習慣變化有關,這需要他們浏覽不熟悉的文本格式。
為了讓孩子跟上進度,教師有必要向他們展示 " 正反面學習案例 ",教他們 " 相對謹慎地找到重點 ",并提供後續策略的例子,如總結他們的見解,以推動更深層次的理解。
全納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殘疾學生的關心和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
美國《殘疾人教育法》呼籲更大程度的包容——要求殘疾學生在 " 最少限制的環境 " 中獲得最大的支持——其中一個目标是确保教育不會幹擾學生在同齡人教室中的社交和情感發展。
當研究人員跟蹤近 24000 名符合特殊教育資格的青少年時,他們發現,與有類似殘疾的更孤立的同齡人相比,每天花大部分時間,至少 80%,上普通教育課,閱讀成績提高了 24 分,數學成績提高了 18 分。
此項研究分析了 2013 年到 2018 年的印第安納州八年級殘疾學生群體,在包容性更強的環境和包容性較差的環境中的學業成績。
研究證實,與在特殊學校的同齡人相比,在全納課堂上的學生在閱讀和數學方面表現更好。
草圖筆記和概念圖的效果
比你想象的還要好
簡單的概念圖、草圖和其他帶注釋的筆記——類似于有目的的塗鴉——比更精緻的圖畫更能促進對材料的理解,更能幫助學生建立結構性的知識和思維,也更能開啟右腦視覺化思維與創新能力。
研究人員解釋說,代表性的繪畫,如簡單的細胞圖,可能有助于學生記住事實信息,但他們 " 缺乏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或推理的特征。"
用箭頭、注釋和其他相關标記将概念聯系起來的組織圖,使學生對全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使他們能夠直觀地看到想法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并提供了一種發現理解中明顯差距的方法。
在高階思維測試中,畫組織圖的五年級學生的成績,比畫具象圖的同齡人高出300%。
為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簡單的圖表開始,以幫助記憶材料,然後在他們梳理出與先前知識的聯系時,讓他們轉向草圖筆記和概念圖。
讓大腦休息
能幫助孩子記憶得更好
傳統觀點認為,一項技能的發展來自積極、重複的練習,如運球的動作,喬丹是因為卓越的天賦和持續的訓練,最終成就了籃球明星。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練習之間的間隔至少同樣重要。2021 年,研究人員使用大腦掃描觀察年輕人學習打字時的神經網絡。
在休息期間,10 秒鐘的時間内,參與者的大腦在處理和記憶中心之間翻轉材料幾十次,無意識地一遍又一遍地高速回放打字序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大腦休息在學習一項新技能中發揮着 " 與實踐同樣重要的作用 "。
在 2022 年,研究者還發現了不同休息方式的不同效果。一項研究比較了像畫畫或拼圖的休息方式與像跑步之類的戶外活動。
研究人員推測,基于運動和自由的作用,從操場外面玩耍回到教室的孩子們學習更投入,效率更高,原因在于他們更多地自我調節。
同時,一項關于 " 綠色突破 " 的研究顯示,在公園短暫散步或參觀學校花園之後的學生,在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測試中表現更好。
有人提出,學校表現甚至可能 " 長在樹上 "。芝加哥一個地區的 300 多所城市高貧困公立小學中,學生更好的數學成績是通過綠色植被,特别是校園中的樹木植被來預測的。
還有研究顯示經過一學年每周至少 2 小時的校外教育,三至六年級的學生能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成績。
事實證明,剝奪孩子的休息時間是對學習的嚴重威脅。為了記住知識和理解,大腦需要自己的時間——留出時間來整理和鞏固新知。
教室裝飾 " 多 " 還是 " 少 "?
一個需要平衡的選擇
到了裝飾教室的時候,老師們經常發現自己處于兩難的境地 : 他們應該以五顔六色的室内設計為目标,還是選擇空白的牆壁,有些研究強調了布置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風險。
新的研究為極簡主義辯護。研究人員跟蹤了 K-2 學生的任務行為,并得出結論,視覺上 " 流線型 " 的教室比 " 裝飾 " 的教室培養出更專注的學生。
例如,在關于彩虹和闆塊構造等主題的朗讀活動中,在沒有 " 圖表、海報和操作工具 " 的教室裡,孩子們注意力集中程度明顯更高。
但這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多或少的問題。一份 2014 年研究顯示,證實女性科學家或不同曆史人物的海報可以提高學生的歸屬感。
一個最新研究該研究觀察了 153 所學校的 3766 名兒童,得出結論認為,占據視覺中間地帶的裝飾——既不太雜亂也不太簡樸——取得了最好的學習成績。
研究還表明,教室裝飾可以改變學術軌迹,但這項任務不應該給老師帶來壓力。這些規則看起來相對簡單 : 在牆上挂一些與學術相關的、支持性的作品,避免走極端,或者太多、或者毫無主題。
對于兒童來說,
遊戲式學習的力量很強大
作家和早期兒童教育家 Erika Christakis 認為,兒童不是微型成人。現實中成人對于童年觀點的偏見,以及随之而來的固有觀念,逐漸束縛了我們的教育系統。
我們怎樣才能在滿足學校的學術期望同時,讓孩子回歸童趣本真呢?
跨越幾十年的最新研究分析,為教育者描繪了一條中間道路,強調由成人溫和引導的遊戲,通常被稱為基于遊戲的學習,可以滿足以上兩個目标。
引導式遊戲具有三個基本特征,這三個特征結合起來提供最佳的學習體驗。
首先,提供指導的成年人在建立遊戲活動時應該有一個明确的學習目标。
其次,活動或互動應該允許兒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和支配他們的遊戲 : 無論玩耍的互動,還是成人發起,或是兒童發起的。在可能的情況下,遊戲應該由兒童主導。
最後,成人應靈活使用指導技巧 ( 例如,通過使用開放式問題、暗示、提示、建模 ) ,以确保對兒童興趣和需求的敏感性。教師還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人際關系上,詢問一些能激發好奇心的問題。
" 豐富、開放的對話至關重要," 克裡斯塔基斯在一次采訪中告訴盧卡斯基金會專家,孩子們需要時間 " 互相開玩笑地交談,給大人講一個想象力豐富的故事,聽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問有意義的問題。"
基于運動的教學
不可忽視
讓小孩子把一個字母和它相應的聲音匹配起來,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技能。為幫助學生理解汽車 "CAR" 中 "c" 的音,老師們經常用圖片作為支架,或者讓孩子們在發出聲音的同時反複書寫字母。
新研究表明:當全身運動融入到課程時,将聲音與字母配對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研究者發現,當五歲和六歲的孩子花了八周時間練習字母表中每個字母的動作,例如,當他們學習 "S" 時,發出咝咝聲 "sss",并像蛇一樣滑行。全身運動提高了學生回憶配對能力,并使他們識别更難的聲音的能力提高了一倍。
此種方法在教授學生生活的技能方面也有顯著的效果。
研究人員總結道,教育者應該将基于運動的教學納入他們的課程,特别考慮 " 全身運動 "。
在線學習的 " 暫停 " 功能
非常重要
随着教育數字化浪潮的到來,在線教學視頻正在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助手。
教師可能會開發他們最重要的課程,或者從網上選擇資源,作為學習輔助工具提供給學生,以便他們可以暫停、回放和複習學習内容。
視頻課程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直觀、形象和靈活,内容也更連貫地提供給學生。舉例來說,當教授學生基本概念時,隻要暫停按鈕,視頻課程可以讓學生在達到他們的注意力極限時,适時暫停。
2022 研究總結,暫停按鈕和倒帶按鈕一樣,對于那些遇到 " 複雜的學習材料 "、缺乏 " 先驗知識 " 或表現出 " 低工作記憶能力 " 的學習者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有針對性的視頻課程的内在價值。在一個盧卡斯基金會的專題裡,支持自定進度、嵌入問題的視頻有效提高了學習成績,有利于學習者的筆記記錄,減輕了壓力。
拉開學習間隔
也是一種聰明的學習方法
元認知是知識論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
元認知知識包括學習策略、自我調控、目标制定和自我管理等,但是,學習者通常對于這一領域的知識重視不夠。
有效學習策略使用不足,可能源于他們對學習的錯誤信念,認為事實性的知識才是學習的重點。
研究證實,兩種高效學習策略:學習的間隔,提煉檢索重點内容,是推動知識長期留存最有效的權威方法。
2022 年數百項關于這個主題的研究顯示,學生們應該知道這些策略如何以及為什麼有效。研究綜述中,研究人員解釋說,在緊張的學習中,長時間埋頭苦讀的學生注定會失敗。
相反,學生應該将學習視為一種 " 健身程序 ",他們能練習從記憶中回憶材料,并随着時間的推移自行安排學習或者複習。
教孩子進行自我測驗或根據記憶進行總結,然後再試一次,這是消除學生 " 關于學習的錯誤信念 " 的關鍵的第一步。
高效學習策略的影響很難被忽略。
一項研究顯示,三年級學生學習了關于太陽的一課,然後又重讀了同樣的材料,在後續測試中得了53 分,相當于不及格;而他們的同齡人學習了一次,接着回答了鞏固性練習題,在之後測試中得分為87 分。
一項 2021 年的研究顯示,在三周内解決了十幾個數學問題的中學生,比在同一天解決了所有問題的學生表現高出 21 個百分點。
結語
可以看出,這些教育研究結果,沒有什麼太高深的奧秘。
從全納教育、遊戲式教學,到戶外運動、大腦休息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環境、師生關系、元認知策略,都指向一種更高效的教育和學習方式。
不過,知易行難。任何教育理念從普及,到因地制宜地實踐,還有很多步要走。
好在,有關教育的探索,一直向前。
* 此文根據盧卡斯基金會年度報告編譯;部分圖源 Edutopia 官網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