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市值更應該關心 AI 的未來。
搶先發布的 "Grok"
在 OpenAI 即将召開首屆開發者大會,欲升級 GPT-4 和其他産品之前,馬斯克提前一天官宣了自家 xAI 帶來的大模型 Grok,馬斯克認爲這是 " 目前最好的 "AI 聊天機器人。
馬斯克的這個人工智能助手被稱爲 Grok,這是一個動詞,意思是 " 搞清楚場合(再說話)"。牛津詞典将其描述爲 " 憑直覺或同理心理解(某事)" 的能力。考慮到直覺是基于語言、生理和聽覺線索的,而這些線索很難向其他人表達,更不用說機器了,因此給人工智能取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根據 xAI 團隊的說法,Grok 旨在模仿《銀河系漫遊指南》,用 " 一點點的智慧 " 來回答問題,還有着 " 一點點的叛逆 "。開發者還特别提示:如果你不喜歡幽默,千萬不要用 Grok!嚴格地說,Grok 可以回答人類提出的幾乎任何問題,即使不會問,它也能提出一些建議性問題。
雖然目前的 Grok 跟此前發布的 GPT3.5 形式差不多,以對話方式回答問題的機器人,但是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測試結果顯示,Grok-1 在數學、代碼和多學科知識評測中不僅相比前代有顯著提升,甚至比 GPT-3.5 更勝一籌。畢竟是馬斯克親自下場動手的作品,Grok 的不走尋常路與質量都是意料之中的。在 Grok 系統中找不到熟悉的 PyTorch 或 Tensorflow,甚至連 Python 成分也沒有,而是選用了 Rust 編程語言以及深度學習框架新秀 JAX。
除了常規對話,Grok 還有其他功能,比如多個對話同時輸出,一邊寫代碼一邊問其他問題也可以。在回答不滿意重新生成後,可以展開時間線,直接導航到不同版本的回答,甚至可以使用内置的 markdown 編輯器,手動修改 AI 的回答後繼續進行對話。
不過最讓馬斯克引以爲傲的是 Grok 擁有兩個 " 秘密武器 ":第一,Grok 願意更加主動提供某些答案,比如回答多數其他人工智能系統拒絕的尖銳問題;第二,Grok 能夠從 X 平台獲取實時信息——類似 ChatGPT 通過浏覽互聯網獲取即時消息。
有網友給 ChatGPT 打上 " 政治正确 " 的标簽,而稱 Grok 接地氣和有什麽說什麽、不在意他人想法(Based),在肯定 ChatGPT" 确實厲害 " 的同時,表示和 Grok 相比其确實有些 " 無聊 "。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和 ChatGPT 極力強調自己沒有感情、隻是個機器人不同,Grok 不吝于 " 展露 " 情緒和喜好。比如當用戶詢問:" 應不應該允許貝果面包被挖空?"Grok 會大呼 " 太可怕了 ",斷言 " 這是對早餐甚至人類的犯罪行爲 ",并絮絮叨叨了上百字。
需要注意的是 Grok 仍然會有事實錯誤,也就是它也受困于目前大模型普遍存在的 " 偏見 "。在馬斯克曬出的一張截圖中,Grok 介紹虛拟貨币平台 SBF 近期的法律案件,錯誤地将陪審團 4 個多小時的商議說成了 8 個小時。
在 xAI 官網的聲明中,多次呼籲更多人才加入。接下來,xAI 還将在一些方向上精進,比如模型上下文理解和檢索的能力,以及爲 Grok 配備視覺和聽覺等不同感官能力,提高多式聯運能力,實現包括實時交互和協助在内的更廣泛的用途。
馬斯克與 AI 的不解之緣
有些網友會認爲 xAI 公司成立僅四個月,能有多少是自家研發的呢?馬斯克終究也是在蹭熱度罷了。
事實上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馬斯克就沒有 OpenAI,沒有 ChatGPT 也不會有 Grok。馬斯克之所以創辦 xAI,與 OpenAI 的 ChatGPT 大獲成功有着直接關系。馬斯克對 OpenAI 的商業化運營,以及與微軟的密切關系非常不滿。在《埃隆 . 馬斯克傳》這本書裏,美國當代知名傳記作家 Walter Isaacson 長期跟訪馬斯克,詳細介紹了馬斯克與 OpenAI 的不解之緣。
10 年來,馬斯克一直擔心人工智能終有一日會失控,它會發展出自己的思想,從而威脅人類。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裏 · 佩奇對他的擔憂不屑一顧,稱他是 " 人類種族主義者 ",因爲他隻偏愛人類,卻不能對其他形式的智能體一視同仁,二人之間的友誼也因此破裂。馬斯克曾試圖阻止佩奇和谷歌收購人工智能先驅戴米斯 · 哈薩比斯成立的 DeepMind 公司,失敗後,2015 年馬斯克與山姆 · 阿爾特曼成立了一家名爲 OpenAI 的頗有競争力的非營利性實驗室。
正在 OpenAI 最需要後續資金投入的時候,馬斯克卻離開了。2018 年 2 月 20 日,馬斯克以特斯拉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與 OpenAI 存在利益沖突爲由,突然退出了 OpenAI 董事會;當時官方介紹,他還會繼續向 OpenAI 捐贈以及擔任顧問。馬斯克後來表示,這是因爲特斯拉和 OpenAI 都在招攬同一批技術人才,因此存在利益沖突。
但實際情況要更爲複雜,馬斯克實際上是賭氣離開的。2018 年初,馬斯克認爲 OpenAI 的研發已經明顯落後于谷歌,因此提議自己接管 OpenAI 并親自來負責研發。但他的這一自信提議卻遭到了艾特曼、技術團隊以及其他董事的強烈反對。
因此,馬斯克決定繼續打造一支能與之抗衡的人工智能團隊,專注于實現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盡管他要同時應付内華達工廠和弗裏蒙特工廠遭遇的生産危機,他還是從 OpenAI 挖來了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專家安德烈 · 卡帕斯,由此人來領導特斯拉的人工智能項目。
OpenAI 向公衆發布了 GPT-3.5,它們創造的産品能夠以自然的方式與人類聊天,并執行大量基于文本的知識性任務。GPT-3.5 大獲成功,山姆 · 阿爾特曼跟微軟的關系越走越近,馬斯克認爲他們在人工智能失控邊緣瘋狂試探,這讓馬斯克非常擔憂和不滿。
2023 年 2 月,他邀請了山姆 · 阿爾特曼到推特同他會面,并要求阿爾特曼帶來 OpenAI 的創始文件。馬斯克質疑他,要求他證明自己憑什麽能夠合法地把一個由捐款資助的非營利組織轉變成一個可以賺取數百萬美元的營利組織。阿爾特曼試圖向馬斯克證明這一切都是合法操作,他堅稱自己既不是股東也不是套現者。他還向馬斯克提供了新公司的股份,但被馬斯克拒絕了。
出人意料的是,馬斯克對 OpenAI 和阿爾特曼發起了猛攻。他說:"OpenAI 是作爲一家開源的(這也是我将其命名爲‘ Open ’ AI 的原因)、非營利性的公司創建的,其目的就是與谷歌抗衡,現在它卻成了一家封閉源代碼、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實際上處于微軟的控制之下。
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我捐贈了 1 億美元創辦的非營利性組織是怎麽變成市值 300 億美元的營利性公司的。如果這是合法的,爲什麽大家不都這麽做呢?" 他稱人工智能是 " 人類有史以來創造過的最強大的工具 ",随後對它 " 如今落入了無情的壟斷企業之手的境遇 " 表示遺憾。
(以上選節來自《埃隆 . 馬斯克傳》)
比起市值更應該關心 AI 的未來
馬斯克此前曾和 Bengio、蘋果聯合創始人 Steve Wozniak、Stability AI CEO、馬庫斯等人簽署了一封要求暫停發展比 GPT-4 更先進 AI 6 個月的公開信,但沒過幾個月卻又發布了自己大模型 Grok,這并不是馬斯克精分,馬斯克仍然是 "AI 末日論 " 的強力擁趸。
馬斯克和阿爾特曼曾詳細讨論了一個目标,名爲 " 人工智能對齊 "。它在 2023 年 OpenAI 推出一款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後成爲熱門話題,這一目标是讓人工智能系統與人類的目标和價值觀保持一緻,就像艾薩克 · 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說中設定的那些預防機器人傷害人類的規則一樣。想想《2001:太空漫遊》中大開殺戒的計算機哈爾直接與創造它的人類開戰。在人工智能系統中,人類可以設置哪些防火牆和自毀開關,讓機器的行動與我們的利益保持一緻?誰又有資格決定這些攸關人類的利益是什麽?
此外,早在 2015 年馬斯克就認爲大量彼此競争的 AI 系統能相互制衡,這樣會更好。就像人類集體協作能抵禦人類惡霸一樣,一大批獨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也會努力阻止邪惡機器人的行徑。
對馬斯克來說,讓 OpenAI 真正開放的原因就是要讓許許多多的人能根據其源代碼建立各自的系統。他對《連線》雜志記者史蒂文 · 利維說:" 我認爲,防止人類濫用人工智能的最佳防火牆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都擁有人工智能。"
馬斯克還意識到,一個人工智能系統能否成功,取決于它能不能從真實世界獲得大量數據供機器學習。他當時意識到,特斯拉就是這樣一個 " 金礦 ",它每天收集數百萬幀司機處理各類情況的視頻。他說:" 特斯拉可能比世界上其他公司擁有更多的真實世界數據。" 他後來意識到,另一個真實世界數據的寶庫就是推特:截至 2023 年,推特每天要處理 5 億條人類發出的帖子。所以 Grok 未必就真的會輸給 ChatGPT,數據比起算力是更加硬的門檻且難以補充。
從馬斯克的表達來看,這是一場關于保護而非争奪的戰役。xAI 官網寫着:" 我們将盡最大努力确保人工智能仍然是一種善良的力量。"
OpenAI 發布的新産品和功能,讓許多初創企業心驚膽戰。發布會前就有人就調侃:" 蘋果開發布會,會有很多初創公司看到機會誕生;OpenAI 每次發布新産品,就有一堆初創公司死去。" 從發布會後的反饋來看,似乎确實如此。而且這次因爲 GPT 的發布,對很多初創公司來講情況更嚴峻。
事情仿佛就像馬斯克之前指出的那樣,OpenAI 跟大公司走得過近,逐漸成爲封閉源代碼、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對于仍然在進化尚未成熟的大模型來說,并不是好消息,隻會讓科技巨頭們過早地紮起自家藩籬,用戶們不再擁有自主權利被大公司所控制。所以我們希望馬斯克的 Grok 還有國内的大模型們,繼續叠代進化充分競争,AI 應該可以有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