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3 日# 耳念珠菌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 #火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二,微信朋友圈也紛紛有人轉載該新聞,引起了一陣恐慌。
圖源:微博截圖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 嗯?地球 online 新版本又上線了????"、" 這是要走最後的生還者的劇情麽…… ."、"《最後的生還者》照進現實,咱就是說美國預言自己還是有一套的 "。那麽,什麽是耳念珠菌、爲何其會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耳念珠菌會來到中國嗎?今天春雨君會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做出一一解答:
前情提要:
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 " 驚人的速度 " 傳播,目前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成爲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根據研究,耳念珠菌可導緻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上嚴重疾病,且具有耐藥性。從 2019 年到 2020 年,美國的感染人數增加了 59%,達到 756 人,2021 年感染人數增加了 95%,達到 1471 人,2022 年感染人數進一步上升,達到 2377 人。紐約流行病專家瓦利德 · 賈韋德表示,新的發現 " 令人擔憂 ",由于感染通常發生在患有健康問題的重病患者身上,因此主要任務是防止真菌傳播給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但不幸的是,此類真菌具有極端生存和繁殖能力。
什麽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一種新興的真菌(09 年發現于日本),其一般具有多重耐藥性,這意味着它可以抵抗常用于治療該菌感染的多種抗真菌藥物。就算臨床常用的氟康唑對它也是束手無策,治療困難,可導緻死亡;因此耳念珠菌也被稱爲 " 超級真菌 "。
北京大學醫學部檢驗學系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王輝也曾說," 超級真菌能長時間存活于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皮膚及醫院設施表面,若感染控制措施不力,容易導緻院内爆發性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病原學——耳念珠菌不同菌株的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素活性差異很大,表明并非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緻病菌。
爲何耳念珠菌會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
首先這和耳念珠菌的傳染性有關——耳念珠菌能停留較長時間,并且能通過病人和被污染的物體傳播;所以耳念珠菌極易形成院内感染。
" 由于真菌會在表面停留很長時間,因此對醫院進行徹底清潔具有挑戰性。醫療機構常用的一些消毒劑對這種真菌不起作用。" 萊曼說。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部門的醫學教授威廉 · 沙夫納說:" 如果(真菌)進入了醫院,就很難控制和消滅。就算感染防控小組和醫院裏的每個人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它們可以持續存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造成感染。"
美國官員說,新冠疫情很可能加劇了耳念珠菌的傳播。因爲随着公共衛生部門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度提升,導緻對耳念珠菌篩查的重視程度降低。
耳念珠菌會到中國來嗎
其實早在 2018 年 5 月,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第一例 " 超級真菌 " 感染者;從當時的報道來看,感染者是一名因腎病和高血壓入院的 76 歲患者。
那麽,耳念珠菌會在中國大範圍傳播嗎?
先上結論:不會的。一般情況下耳念珠菌不會感染健康人群。這是一種醫院内感染真菌,一般僅在住院病人(特别是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通過人與帶菌者或帶菌物體的接觸傳播。
根據文獻報道,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險人群一般有以下幾類:
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人群;
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呼吸管、飼管和膀胱導管的住院病人;
長期住院的病人;
免疫系統缺陷的病人。
簡單地說,這種超級真菌一般隻發生在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住院病人身上,正常人不易感染。即使是那些可能接觸患者的人,感染耳念珠菌的風險也十分低。
結語:
我們更應該關注——耐藥真菌感染的流行正在加劇,并惡化了本已很困難的治療形勢。許多真菌感染存在可治療性問題,尤其是對患有其它潛在感染(如艾滋病毒)的患者而言。耐藥性耳念珠菌是最常見的侵襲性真菌感染之一,已經廣泛存在,據報道對氟康唑、兩性黴素 B 和伏立康唑的耐藥性日益加強,并出現卡泊芬淨耐藥性。
世衛組織宣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是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威脅到全球衛生和發展的威脅。迫切需要采取多部門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要知道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帶給經濟的成本是巨大的。除了死亡和殘疾之外,長期患病會導緻住院時間延長、對更昂貴藥物的需要以及受影響者的沉重經濟負擔。如果沒有有效的抗微生物藥物,現代醫學在感染的治療上,包括在大手術和癌症化療期間,将面臨更大的風險。
參考文獻:
1、who,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timicrobial-resistance
2、中國成人念珠菌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 J ] . ChineseAdultCandidiasisDiagnosisandManagementExpertConsensusGroup. 中華内科雜志 ,2020 ( 01 )
圖源:微博截圖、圖蟲創意
更多健康科普
點擊小程序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