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詳解,新車隻有預告—— 9 月 25 日的華爲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或許讓一部分守在屏幕前的觀衆略感遺憾,但也足以讓另一些人熱血沸騰。
去年年底,華爲提出要構築 " 鴻蒙世界 ",實現一個系統打通所有設備。今年 8 月,華爲常務董事、華爲終端 BG CEO 餘承東表示,鴻蒙生态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在發布會上,華爲一連發布平闆電腦、手表、智慧屏、耳機、眼鏡等近十款新品,向外展示了成長中的鴻蒙生态。
過去 3 年,華爲從巅峰跌落,核心要義變爲 " 活下來 "。當下,使用麒麟芯片的華爲 Mate 60 系列銷售火爆,被視爲華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餘承東透露,HarmonyOS 4 的升級設備數已達到 6000 萬,每天增加 120 萬用戶。
一位從業者告訴雪豹财經社,現場此起彼伏的 " 遙遙領先 ",既有調侃玩梗的成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士氣和信心的體現。
華爲更新 " 全家桶 "
原本被當成焦點的華爲 Mate 60 手機系列,僅被餘承東一語帶過," 内部正在加班加點生産 "。同樣備受期待的華爲新車,也隻是在進入尾聲時預告,首款轎車智界 S7、問界新一代 SUV M9 分别将于 11 月、12 月發布。
整場發布會結束,反而是劉德華作爲 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品牌大使的出現,并引出定價 21999 元的黃金手表、11999 元起的手機 Mate 60 RS,成爲亮點。
在這場發布會上,華爲向外界展示了華爲生态的新動作。
軟件層面,餘承東宣布,HarmonyOS 4 的升級設備數已達到 6000 萬,鴻蒙 HarmonyOS NEXT 即将發布,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啓動。同時,鴻蒙系統将不再兼容安卓應用,這意味着華爲的軟件生态正在脫離安卓,加速走向獨立發展。
硬件層面,華爲圍繞 "1+8+N" 戰略中的 "8"(車機、音箱、耳機、手表 / 手環、平闆、大屏、PC、AR/VR)進行了全面更新。
其中,面向智能辦公場景的平闆産品 Mate Pad Pro 13.2,售價 5199 元起,搭載柔性 OLED 屏,以輕薄爲最大亮點,輕至 580 克,比 iPad Pro 12.9 輕了 100 多克,号稱 " 世界上最輕、最薄的大屏平闆 "。這款平闆還支持 88W 有線快充,65 分鍾便可充滿,比蘋果 iPad Pro 12.9 快至少 2 小時。
平闆的配套産品第三代手寫筆 M-pencil,則用上了華爲首發的星閃技術,以功耗更低、數傳速率更高挑戰藍牙。
面向智能家居場景的華爲智慧屏 V5 Pro,号稱要開創 " 巨幕手機 " 時代,首次搭載華爲靈犀隔空觸控,要讓操控智慧屏像玩手機一樣便捷。此外,這款智慧屏還搭載全新 HarmonyOS 4,并憑借鴻鹄畫質技術,讓 "1080P 秒變 4K"。98 英寸、85 英寸售價分别爲 36999 元和 24999 元。
手表、耳機、眼鏡 " 可穿戴三件套 " 新品,此前在海外已經亮相,此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級。
新款手表華爲 WATCH GT 4,售價 1488 元起,重點提升了運動健康監測功能。新款耳機 FreeBuds Pro 3,售價 1499 元,搭載華爲音頻芯片麒麟 A2,耳機降噪效果和音質更好、功耗更低。新款智能眼鏡 Eyewear 2,在 HarmonyOS 4 的加持下支持手機、平闆自動連接,還可對有潛在頸椎健康風險的用戶進行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品的定位多爲中高端産品。研究機構 BGD 咨詢分析師李剛告訴雪豹财經社,華爲對産品的定價也是在向外界宣示,自身具備技術和服務能力,支撐得起這樣的高端産品。
僅僅回到四五年前,還很難想象,華爲的軟硬件生态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
鴻蒙:從 0 到 7 億硬件的底座
在漫長的蟄伏期,華爲大力建生态,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生态力量的強大,從蘋果的成功便可窺見一斑。
如果說喬布斯爲蘋果留下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壁壘,那麽蘋果生态在其中不可或缺。蘋果形成了一個軟硬件一體化的封閉生态系統,無論是硬件實力、軟件生态,還是軟硬件的結合能力,在全球消費電子領域都是頂流。
用戶出于對數據共享、設備協作等因素的考量,會更容易購買更多蘋果産品。一旦習慣了蘋果生态,便很難再轉投其他品牌。
極強的生态護城河,造就了這個萬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巨頭。
有蘋果珠玉在前,硬件生态卷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軟件生态卷操作系統,構建全方位生态競争力,将用戶穩定在自己的生态圈中,已成爲國産手機廠商們的共識。
小米早在 2014 年就嗅到了 IoT 的機會,并在 2018 年戰略加碼,将 IoT 定義爲第二增長曲線。作爲後來者,vivo、OPPO、榮耀在 2018 年紛紛基于安卓系統推出優化版本的操作系統,以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
華爲建設自己的生态系統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先行者之一。
2015 年,華爲第一次對外發布 IoT 戰略,啓動智能家居生态建設,以面向萬物互聯的 HiLink 全連接架構标準,解決不同品牌廠家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
2019 年,華爲發布 "1+8+N" 全場景戰略,想構建牢固的終端消費者生态系統。其中居于核心的 "1" 是智能手機,"8" 是指圍繞手機的車機、音箱、耳機、手表 / 手環、平闆、大屏、PC、AR/VR 産品,N 則指衆多泛 IoT 設備。
同一年,華爲鴻蒙操作系統問世。華爲自研操作系統,就是爲了開發從手機單設備到全場景多設備的操作系統,爲使用不同設備的用戶提供統一、一緻的體驗。
此後 4 年,鴻蒙系統不斷叠代,升級至 HarmonyOS 4 後,已覆蓋超 7 億硬件産品,品類涵蓋可穿戴設備、手機、座艙、智慧屏、平闆、耳機、全屋智能等。
做生态,最大的價值是讓用戶能夠留下來。餘承東曾表示,随着 HarmonyOS 4 的發布,華爲手機和其它終端設備銷量也将繼續增長,鴻蒙終端生态也将更加繁榮。
能否一戰蘋果?
鴻蒙打破 iOS 和安卓 " 雙雄争霸 " 的局面後,蘋果、華爲、小米分别作爲 iOS、鴻蒙、安卓系統的代表,各成一派。
李剛對雪豹财經社分析稱,這三派或許很難放在相同維度下進行比較,但各家都有獨特之處。
蘋果是封閉生态,但占據的市場夠大,已經圈住了一批開發者和用戶,護城河難以被打破。小米背靠生态鏈,在終端品類的豐富性上占據優勢,但其挑戰在于設備之間的互通連接存在割裂感,用戶黏性不夠強。
至于華爲,鴻蒙生态更強調連接性,核心體驗之一就是能夠實現端與端之間的互相連接。這也體現在華爲對底層硬件産品的規劃上:品類不求廣而寬,而是更着力于産品之間的互融。
此外,李剛認爲,鴻蒙會更加開放,不會像蘋果一樣封閉。
在 2019 年之前,華爲或許會被看作是一家硬件公司。當時,華爲研發鴻蒙生态被視作應對突變的無奈之舉。但鴻蒙系統當前的進展,表明了華爲在軟硬件協同發展上的決心和掌控能力。
自成一派的鴻蒙,成爲華爲從低谷向上攀爬的驅動力之一。
憑借對國内用戶習慣的了解,華爲産品的用戶體驗已大幅提升,在某些層面甚至超過蘋果。以往,很多中高端用戶的首選都是 " 蘋果全家桶 ",但現在,已經有不少用戶在蘋果生态和華爲生态之間會選擇後者。
華爲 Mate 60 系列發布後一機難求,出現線下排長隊的搶購熱潮。
根據 IDC 相關數據,今年第二季度,華爲在國内手機市場份額達到 13%。當其他廠商市場份額都在下降時,華爲手機逆勢增長 76.1%,同時,華爲在高端市場也跻身 TOP 2。
掣肘依然存在,華爲的重心市場隻能放在國内,這必然限制華爲的反彈速度。短期内,華爲依然很難與頭部手機廠商們相抗衡,超越蘋果更是難上加難。
但李剛認爲,過去 3 年,華爲是在 " 求生存 "。未來 3 年,華爲隻要能在國内市場保持正向運轉,實現一定增長,就已經算是打開了好局面。
要想走得更加長遠,華爲的鴻蒙生态,還需要向下紮根、向上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