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智己知道,想要在市場拔得頭籌,必須要強化自身在智能化領域的市場号召力。
作者丨李思佳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靳鵬輝
随着電動化賽道競争的愈發激烈,更多關于诠釋汽車行業未來的創新不斷被提出和定義,如電池革新、純電專屬平台、智能座艙、自動駕駛、V2X 等概念,在市場上前赴後繼地演繹着技術至上的籌碼,如同奔流向前的浪潮,向前者無窮,後繼者不絕。
而今年,城市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成爲衆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競争下更細分地奔赴。在技術成熟的前提下,城市 NOA 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實現點到點的導航輔助駕駛,用戶隻要在導航上設好目的地,車輛便可在無人接管的情況下全程輔助駕駛到達終點。
在使用場景上,這一接近 L3 級輔助駕駛的技術,能夠輕松實現自動調節車速、自動變道超車、自動進出匝道等多項複雜使用的功能,非常契合汽車潛在消費人群的用車場景,成爲消費者在購車時的重要考量。
因此,一衆車企将其視爲新能源賽道上的重要課題,更想借此爲自己樹立競争優勢,打造行業标簽和定義未來智能汽車新風向。像外資的特斯拉,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傳統車企的捷途等,都投身這一技術領域,其中頭部玩家小鵬更是孜孜不倦地耕耘了 9 年。
而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也深度參與了這一賽道,并且隻用了兩年時間,便追上頭部玩家 9 年走過的路,不僅刷新業内智駕落地最快速度,與頭部玩家同步邁入城市 NOA 時代,更是用自己的标準和底層核心技術來诠釋 " 什麽是智駕第一梯隊該有的樣子 "。
效率至上,決心爲王
9 月開啓 " 去高精地圖 NOA" 公測、10 月開啓 " 城市 NOA" 公測、12 月份實現 333 座城市高速 NOA 功能開通、2024 年 " 通勤模式 " 覆蓋全國 100+ 城市、2025 年 IM AD 将邁入 Door to Door(全場景通勤)時代……
8 月 16 日,智己汽車在北京清華科技園召開了一場 " 智己智能駕駛發布會 · 清華篇 "。在活動上,智己汽車披露了旗下智能駕駛系統的技術細節,并宣布了其未來 3-5 年智駕産品路線圖在智駕方面的規劃,實現去高精地圖 NOA、城市 NOA、通勤模式等智駕産品的密集上線。
我們都知道,四個月前智己汽車宣布 " 城市 NOA" 開啓内測,彼時的智己汽車,還在蔚來和理想城市 NOA 開啓内測的前奏裏悄無聲息,四個月後便一股腦地宣布了這一智駕領域更多的技術落地和戰略規劃。
相關智駕技術的内測到公測進程,彰顯出智己汽車在 2023 年内,不僅要完成高速 NOA 在國内的全覆蓋,還要随同頭部友商一同進入城市 NOA 時代的決心與實力。
而回顧智己汽車從 2021 年成立到如今,也不過兩年多的時間。
與此同時,對比友商相關智駕技術落地的速度來看,更加證明了智己正在不斷刷新業内 " 智駕産品最快量産 " 的落地紀錄。
就城市 NOA 而言,智己今年 4 月開始内測,10 月便開始在上海進行公測,同時到 2024 年去高精地圖 10 城 / 通勤模式 100 城。
小鵬則是去年在在廣州推出城市 CNGP(即城市 NOA)搭載在小鵬 P5 上,其進度是今年四季度突破 50 城,2024 年達到 200 城;理想于今年 6 月内測,二季度開啓無圖内測,四季度達成 100 城……可見,智己發展城市 NOA 的速度和規模已經趕超頭部玩家們。
而在更遙遠的 NOA 通勤模式、Door to door 全場景、L3 及以上的自動駕駛甚至人機共駕上,智己已經有了明确的規劃,相比之下,智駕頭部玩家們的發展軌迹則不那麽明确。
這意味着,智己汽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追上頭部玩家 9 年智駕路,能夠與友商們站在城市 NOA 市場的同一起跑線上,向着智駕新時代進發。
要知道,在這個 " 剩者爲王 " 和堅持 " 長期主義 " 等企業發展觀下的時代,依然有很多企業在各種新嘗試中或缺乏發展的決心與敬畏之心,或受客觀因素影響,它們大都選擇了眼前利益而放棄長期發展的短視戰略;也有企業因爲技術缺失等跌出競争圈兒,成爲陪跑者。
而從智己汽車的長遠戰略部署來看,展現出了其将長期緻力于城市 NOA 乃至大的智駕領域這一賽道的決心和勇氣;從兩年時間達成的智駕成就來看,則體現出智己汽車在智駕發展上演繹出的 " 智己速度 "。
智己,變奏
如果發展的決心和速度是智己立身智駕領域的優勢,那麽智己的标準和底層核心技術加持則是智己未來引領智駕的長遠核心競争力,也正是它們的賦能,爲智己鋪平了智駕的追趕之路。
作爲最快進化者,智己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即 IM AD)具備更先進的算法,更快速的技術進化能力,更高效地架構開發能力和數據生産能力。
據 Momenta CEO 曹旭東介紹,IM AD 是唯二兼容 Xavier、Orin 兩種高低算力的雙智駕計算平台,架構适應能力更高效,算力需求降低 90%,模型運行效率則大幅提升 500%。
基于此,即使算力有限,智己也能實現全域視覺融合,而僅憑 " 單激光雷達 + 單 Orin 芯片 " 方案,也能覆蓋全量城市場景,以滿足去高精地圖 NOA 的需求。
同時,IM AD 算法具備更快速的技術進化能力。
早在 2021 年,智己就已實現 OneModel、BEV、Transformer 技術落地;2022 年搭載首車實現量産,奠定行業領先的技術基座;今年 4 月,智己汽車聯合 Momenta 發布行業首個 D.L.P. 人工智能模型,解決了認知智能的卡脖子難題。
而即将于今年 9 月啓動的 " 去高精地圖 NOA" 公測,更是将逐步實現地圖技術方案切換,在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情況下,實現全程無斷點的輔助駕駛體驗。在此基礎上,2024 年,IM AD 預計進入 Occupancy 占用網絡的應用階段,在絕大多數場景下實現自動駕駛。
更高效的架構、快速進化的算法與更高利用率的生成式數據構成的核心能力,将持續驅動 IM AD 智駕進化的加速跑。
在安全标準上,智己已實現人類駕駛安全 3.2 倍的智能駕駛。
實際行駛數據統計結果顯示,現階段 IM AD 的百萬公裏碰撞事故 0.6 次,遠低于人類駕駛百萬公裏碰撞事故 1.9 次,爲人機共駕的用戶體驗提供了紮紮實實的安全保障。IM AD 的安全類誤制動頻次百萬公裏低于 1 次,更是 5 倍優于行業頭部标準。
性能體驗上,IM AD 的交付标準同樣嚴苛,無論是變道效率、行駛居中性能、行駛流暢性、行駛舒适性等 " 行車性能 ",還是車位識别能力、泊車成功率、泊車流暢度等 " 泊車性能 ",均超越了行業頭部玩家水準;IM AD 變道成功率高達 98%,每千公裏的不舒适減速僅爲 1.3 次,泊車成功率達到 97%,成爲全能王一樣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智己旗下智能化的又一力作,即将于成都車展亮相的第三款車型智己 LS6,全系具備去高精地圖的 NOA 能力,交付即搭載業内首創的 " 一鍵場景代駕 " 功能,基于 IM AD 智駕技術解決用戶城市出行中确定性場景下的高頻痛點。
另外,在中國智能純電市場成爲 " 紅海 " 的事實基礎上,出海探尋藍海一片,是上汽集團乃至中國汽車出海的整體思路。而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智己的智駕出海也快人一步,按照智己的計劃,其 IM AD 将在 2024 年正式出海。
而在出海之前,智己 IM AD 感知已完成歐洲本地化适應性訓練,規劃算法已适配當地環境及駕駛習慣,打造更貼近歐洲用戶習慣的産品…… 2024 年,伴随着智己汽車首款全球戰略車型 LS6 出海,智己将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智能駕駛技術,以擴大中國品牌的海外影響力。
作爲一家新興品牌,智己在過去兩年的發展軌迹大都以 " 穩健 " 著稱,畢竟在這個行業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市場包容度日益降低的如今," 穩健 " 涉及長遠發展并非壞事,但這一發展思路也注定了智己無法短時間内沖到行業最前端。
而随着公開課的舉辦,智己的變奏愈發明顯,從此前的穩健,到如今的沖勁兒十足,是智己在智駕技術領域的優勢給予的,也是市場競争态勢決定的。因爲智己知道,想要在市場拔得頭籌,必須要強化自身在智能化領域的市場号召力。
這一場自動駕駛的關鍵之戰,智己準備好了。
|李思佳|
反香菜聯盟頭目、公社一樓雅座長期霸占者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