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第三部劇《回響》又被嘲了。
槽點主要集中在,挂羊頭賣狗肉,把一部懸疑探案劇拍成了婚姻倫理劇。
女警冉咚咚(宋佳 飾)強勢、神經質,懷疑老公慕達夫(王陽 飾 ) 出軌并熱愛審問,而連辦的案件也有出軌案情;
而慕達夫是個作家,又直又飄。
這設定,怎麽都像本劇策劃徐帆對馮小剛的控訴。
圖源 | 上《回響》,下《影視風雲》,人物設定可真像啊
當然,這裏頭也有馮對徐的。
圖源 | 《回響》
其實馮這幾年都沉浸于書寫自己,《老炮兒》《隻有芸知道》也都是個人回憶錄。
盡管是控訴,但發現沒,這幾年馮小剛的作品裏徐帆現實中的痕迹越來越明顯,果然老夫老妻就是會讓對方潛移默化着痕。
幹脆就這部劇,聊聊馮小剛和徐帆的婚姻。
飄一直有個感覺。
與其說馮小剛 pua 了徐帆,不如說,這倆人有種莫名其妙的命中注定。
這倆人,其實都有暗合大衆印象的一面。
先說徐帆。
徐帆戀愛腦嗎?确實很像。
劇中,冉咚咚對男性的誠實偏執,查看日記本後發現老公說的和前女友發生的 11 次性關系屬實,竟開心得做了一頓燭光晚餐與之慶祝。
不爲纏綿本身吃醋,反爲誇大所謂 " 誠實 " 的意義,不是灑脫,而是病态地圈地自萌。
圖源 | 《回響》
和徐帆對馮小剛的花邊新聞回應 " 她們撲呗,反正我們家男的,不吃虧 ",屬于一個邏輯:
可以玩,但隻要他回家,我就沒輸。
劇中兇殺案中的受害者,是一個老總的小三。老總老婆的三觀,是徐帆的 plus 版本。
是上古老中女的愚忠。
不敢看這個男人全貌,隻敢捕捉一點,自欺他還有部分忠誠。
徐帆被疑戀愛腦還有顯性表現:
出去旅遊,總打電話和馮小剛膩歪,一口一個哥哥,輕聲細語。甚至大呼昵稱 " 剛剛 ",讓旁人跌破眼鏡。
圖源 | 《花樣姐姐》
實際上,徐帆并不像表面那麽逆來順受。
《花樣姐姐》時,她是會和其他姐姐硬怼的那種。
溫柔不是她的本性,某種程度上是她的 " 手段 "。
徐帆對家的概念非常着迷,你會發現即便是聊到出軌這類最影響婚姻的話題,她的用詞依然是 " 我們家那位 "。
據說,大學時她曾倒追過老師王志文,也曾爲其洗手做羹湯,但分手時被趕出家門。
而後來的馮小剛是滿足了她 " 家 " 的希冀,所以她多次表達出這層意思:
馮小剛收留了她。
有點像之前飄分析過的,《狂飙》裏的大嫂。于其說,高啓強是她的愛情,不如說是她填補完美家庭中男性角色的工具人。
徐帆也是一樣, 某種程度上,馮小剛就是她 " 家 " 的工具人。
圖源 | 《花樣姐姐》
自傳體式《隻有芸知道》,女主徐帆演的房東太太都在強調安全感和家的概念。
從這個層面上,她非但不是戀愛腦,目的性還挺強。
而花邊新聞滿天飛的馮小剛在大衆印象中是個标準渣男。
他曾在微博中公開表示,老婆翻看老公手機就是自讨沒趣,言下之意是,我偷吃,你看着也難受,還是别看了,畢竟你管不了我,我也不會改。
渣男形象深入人心。
而劇中,出軌老總也是個标準渣男。
圖源 | 《回響》
這段言論,翻譯過來不就是 " 我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嗎?"
這個又直又渣的男人,他無情無義嗎?
片面了, 馮小剛确有擊中徐帆的深情一面。
劇中,女警丈夫被問到某段時間的行動軌迹時支支吾吾,連觀衆都懷疑他出軌了,更何況老婆。結果,是嶽父被騙錢,他幫着處理也幫着瞞——即便自己被誤會。
馮小剛也有這一面。
他安排女兒去學幾天青衣,隻爲了給從小學戲的徐帆驚喜。
他在這件事情上,是非常細膩的。
他沒搞無腦送花那一套,而是直擊徐帆真正在意的東西。
講起戲劇之于徐帆的意義,馮小剛甚至感慨得哽咽。
果然,馮小剛把自己感動壞了,徐帆更感動壞了。
但。
" 徐帆利己 "" 馮小剛深情 " 的反差,依然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他們。
劇中,花心老總的老婆,面對女警盤問,總擺出一副大婆相。
細數老公曾經的,如今的百依百順,無可挑剔——除了出軌。
圖源 | 《回響》
但沒關系,秉承着 " 我始終最重要,他玩夠了就會回家 ",眉目間甚至有幾分驕傲。
一看,似乎真的很劃算。
隻在出軌這件事上讓一步,就能收獲優越物質生活和 " 完美 " 老公。
這也很像徐帆的行事邏輯。
可這讓我想起班昭寫《女誡》。
《女誡》,其實是班昭寫給未出嫁女兒的一封遺囑,目的不是爲了讓女兒們學會奉獻," 庶有補益 , 裨助汝身 " 暴露其最終目的,利己。制造完美形象,是爲了讓夫家找不到理由爲難你。
這是一招以退爲進,以柔克剛。
徐帆也常常流露出相似的戰略思維。
圖源 | 《了不起的姐姐》
哪怕到生活中的小事,她都樂于應用。
比如叫馮小剛洗頭被拒,她提出:
你低頭就好了, 我來洗。
看似我吃虧了,但我目的達到了,這就是以退爲進。
她很驕傲于能娴熟地用這個方法從某種意義上 " 掌控 " 馮小剛。
但爲什麽我們旁人看着總覺得變扭呢?因爲所謂 " 以退爲進 ",不過是古代女性在巨大的不可抗力般的社會風氣下的被逼無奈。
大清亡了,所以徐帆的快樂,我們欣賞不來。
再說馮小剛。
老實說,這劇真的拍得老矯情了。
兇殺案被害女孩的房東阿姨,在面對警察詢問時,輸出了小言言論:
圖源 | 《回響》
這樣的旁白,台詞還不止一處。
圖源 | 《回響》
隻能說,馮小學語文課沒有一秒是浪費的,就是多少有些不符合實際,太多文字遊戲,着實油膩。
油膩,出自于 " 自以爲的 " 深情。
劇中,出軌老總一邊出軌,一邊強調自己的擔當:
答應老婆孩子的一樣會做到;爲我的老婆孩子,企業,我在面對誘惑時,曾經明确拒絕過,是個可一不可再的柳下惠 ……
圖源 | 《回響》
馮小剛也矯情。
他對徐帆的深情,是以其花邊新聞爲背景的。
這種所謂深情,甚至可以追溯到他和前妻。
前妻是他出門闖蕩前的糟糠之妻,他在外打拼時,前妻爲他承擔照顧老人的責任,卻換來他用已婚身份追徐帆。
圖源 | 《回響》劇中的靈魂質問
馮小剛公開表示對前妻的愧疚,也在離婚後仍爲前妻女兒留下足夠的物質保障。
但别忘記,這些情誼是和其他更劣質的渣男對比出來的,所謂深情,同樣是以不忠爲背景的。
還有一例證:他曾一度 " 深情 " 重用某冰。
前期《手機》利用其美貌,後期《潘金蓮》利用其星光,用完卻當衆劃清界限 " 人家是明星,不是演員 ",矯情盡現。
他的深情不純粹,難贊賞。
至此,這倆人和劇中熱心卻也冷漠的女警,深情實際矯情的女警丈夫完全對上了。
都好壞參半,甚至人格上矛盾得有些詭異。
就說兩個細節。
女警會善良地爲受害家屬揪心,但面對未定罪的嫌疑人,甚至某種程度上也屬渣男受害者的 " 大婆 ",和自家老公的審問,臉上總有表意不明的笑意。
圖源 | 《回響》
破案不是爲了真相,而是爲了戳破謊言的快感。
而女警老公,在妻子擊斃罪犯時,竟站在網友那邊,當起了道德高點的理中客,質疑妻子不該在擊中罪犯後,補槍,他的生死,應該交給法官。
實際上,那個罪犯當時已經插了人質很多刀,哪怕再動一下,對人質都是威脅。
就這樣兩個灰色的角色,在劇中,婚姻已經出現了巨大裂縫。
圖源 | 《回響》
反倒是現實中的馮小剛徐帆,感情穩定。
因爲這對夫妻,有兩個擇偶的痛點讓他們極其契合——
一,功利性。
二,滿足自尊心。
這兩點,足夠讓這段旁人看不懂的婚姻成爲命中注定。
先說功利。
據說,王志文爲什麽把徐帆趕出家門呢?
因爲他清高,不肯向劇組推薦徐帆。徐帆隻能自謀出路,拍《大太監李蓮英》中的珍妃時,和導演田壯壯傳出绯聞。
看出來徐帆的擇偶标準不僅是有個家 ,對方還得是能助力事業的男人。
而馮小剛符合這點。
她代表作,都和馮小剛有關:《大撒把》《永失我愛》《不見不散》《一聲歎息》《唐山大地震》。
所以她願意作賢妻讓他在家當大男人,因爲他在外面不容易。
這似是一種很公平的、互補的分工。
而馮小剛也一樣。
《大撒把》時,馮小剛還是個隻和鄭曉龍合寫劇本的編劇,而徐帆已是女主。
相較純粹賢妻良母前妻,他和徐帆搭檔,當然更能助力其事業。
圖源 | 《可凡傾聽》
再說自尊心。
其實徐帆和馮小剛都是特别在意自尊心的人,恰好徐帆又特别會爲呵護彼此的自尊心。
衆所周知,馮小剛成名之路不容易,一路被大院子弟瞧不起,但他隻能笑臉相迎,他的自尊心在早年幾經挫敗。
但徐帆用伺候皇帝一樣的規格,讓馮小剛感覺找到了尊嚴。
馮小剛對這種方式極度受用, 在《隻有芸知道》中,有個非常荒誕的一幕。
男主在女主死後深情召喚她魂魄歸家,但你知道女主回家第一件事是什麽嗎?
不是熱淚擁抱愛人,而是徑直拿起男主的煙灰缸清洗,注意,不帶手套那種哦。接着,又急匆匆奔赴卧室疊被子。
圖源 | 《隻有芸知道》
回魂短暫的十幾秒,都在做家務。
而男主則一臉癡漢地看着,在他的視角裏,這做的就不是家務,而是愛的表現啊!
而徐帆在維護馮小剛尊嚴的同時,自覺維護的也是自己的尊嚴。
徐帆曾說馮小剛是狗脾氣,可再被問起,她給了一個絕對體面的回答:那不過是夫妻間的小玩笑,老公脾氣還可以。
圖源 | 《影視風雲榜》
包括她那些看似驕傲的大婆言論,能有多驕傲?不過是逞強。
看她對花邊新聞的回應:
圖源 | 《影視風雲榜》
她不發飙,看上去受到的傷害就沒那麽大,她要的,不過一份體面。
況且徐帆對馮小剛曾是有愛情的。
剛結婚時,她開心到覺得滿大街的人都臉有笑意,一個月長胖 5 斤。
後來的大婆論,不過是愛情叫人失望後的自洽而體面的說辭。
不過這兩點,已經足夠生成他們婚姻最堅韌的鏈條了。
徐帆後來對馮小剛的态度是:懶得理。
其實,對這對夫妻的成功史來講,馮小剛和徐帆真的特别像開國皇帝和皇後。
如今,皇帝遲暮,馮小剛在内娛的處境大不如前,反複自書也頗有江郎才盡之勢。
兩部作品,同一套台詞。
圖源 | 上《隻有芸知道》,下《回響》
馮小剛再不是那個敢罵觀衆垃圾,仍令人趨之若鹜的超級大導演了。
從《北轅南轍》開始,他就想讨好女觀衆,可不小心就流露爹味,甚至别扭。
就像這部劇,用女警的女性視角去解讀世界,卻依然變相講着,他最欣賞的,徐帆式的老式女性的奉獻感。
如今,觀衆并不買單了。
但沒關系,徐帆依然買單。
現實中,是當時還不見經傳的馮小剛對徐帆一見鍾情,但在《隻有芸知道》中,變成了徐帆對丈夫一見鍾情。
圖源 | 《隻有芸知道》
馮小剛的自戀還在升級。
江山易幟,但他們婚姻内部的模式不變。
依然是,王和他的後。
徐帆依然準确地滿足了馮小剛對女人的幻想,因此也從某程度上掌控了馮。而馮小剛依然能從婚姻内部獲得 " 大男人 " 的快感,哪怕在外面他已無法叱咤風雲。
徐帆回憶,馮小剛追她,約她出去吃飯,然後把自己灌醉。
圖源 | 《金星秀》
是的,醉。
熱烈而長久地相愛,激烈而狗血地斷愛,畢竟是少數。成年人的婚姻有太多混沌的、暧昧的、糾纏着,私人的,黑漆漆的不可說。
很多人的婚姻狀态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實際上,一個蒙混過關,一個自我麻痹,他們都不自知嗎?他們太了解了。
盡管徐帆幫馮小剛圓,但他自己在《老炮裏》裏,借許晴角色之嘴,自嘲了脾氣。
狗臉啊
說變就變
圖源 | 《老炮兒》
徐帆也坦言,夫妻,不過是合法的仇人,有時候真的恨對方, 但她不想計較。
圖源 | 《了不起的姐姐》
若世人相愛的難度有十級,相配也得有八級。
婚姻其實沒那麽夢幻,在波谲雲詭的名利場,能夠守住一段穩定的關系已然不易。
哪怕感情最後完全讓位于利益交換。
可尚能互相給予價值,而非彼此折磨,對于老夫老妻已屬難得。
說白了。
婚姻到最後,剩的往往不會是愛情,而是需求和底線的平衡。
他人所見之荒唐,可能是醉夢生死的婚姻中,于他們的無關緊要。
圖源 | 《了不起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