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實踐,給予孩子更多可能。
01
近日,河南一位鄉村科學教師火了。
這位老師用廢舊瓶子等材料,帶學生們制作了一個多級水動力火箭。
看到水火箭在操場上發射成功,不少孩子激動地直接跳了起來。
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帶孩子們動手做科學實驗了。
他說,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都有很多的渴望和好奇。
爲了開闊孩子們的視野,他就經常會給孩子們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有時候,孩子們也會加入進來,和他一起完成。
孩子在做實驗這個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提高動手能力。
這樣的活動,對孩子們學習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
對于所學的知識,孩子親自實踐過後,感受會更加深刻,記憶也會更加強烈。
其實,養育孩子,除了教他讀書學習,開闊眼界、提升他的動手能力,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02
上周,杭州一小學一周不上課沉浸體驗科學實驗,惹得很多人羨慕。
爲了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探究和好奇心,該學校舉辦了爲期一周的科技節。
在科技節開幕式上,孩子們便被 " 大象牙膏 "、" 空氣大炮 " 等實驗狠狠地吸引了。
部分實驗,孩子們還可以親自去動手體驗。
網友們看到後直言:這樣的學校,看得我想回去上學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離開學校,平時基本沒有什麽動手實踐的機會。
一些家長爲了不讓孩子浪費時間,就連家務都不讓孩子動手做,更别說做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了。
在他們看來,孩子學習就該全身心沉浸在書本的世界裏。
可仔細想想,一個整日低頭與書本爲伍,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打交道的孩子,他又怎麽會真正愛上學習呢?
03
之前,貴陽一位媽媽就非常支持孩子将理論知識實踐化。
每次兒子在學校學習了新的物理知識,做了新的物理實驗,他都會回家做給媽媽看。
有些家長在孩子放學後,會要求孩子抓緊時間學習。
但這位媽媽在兒子做實驗時,從來不會催促他。
她會耐心地觀看,并且會在實驗結束後爲兒子鼓掌點贊。
就這樣,通過一次次地實踐,孩子不僅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也愛上了令很多同學頭疼的物理。
後來,他甚至會一邊在家做實驗,一邊給媽媽講解實驗原理。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 看來老師教的,孩子是真的學會了。"
知識的學習形式,是多樣化的。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會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也會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識,鞏固知識。
04
當然,我們所說的讓孩子 " 動手做 ",不單單指的是對課本内容的實踐。
除了做一些科學實驗,生活中也有很多知識,是需要孩子們親自動手去做,去體驗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的。
近日,賀州市不少小學生化身小小菜農,在學校親手種下生菜、辣椒、茄子等菜苗。
從播種到采收,孩子們都會參與。
整個過程除了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還能夠讓他們在實踐中了解蔬菜的生活習性。
我們常說,知識來源于生活。
孩子課間動手種菜,在放松身心的同時,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種植知識,對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而這些内容,是孩子們坐在椅子上看書學不到。
想起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句話:
" 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上,動手實踐都是一種積極的教育方式。
而那些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他們未來的人生,也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05
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因爲真正優秀的孩子,從來不會悶頭死讀書。
動手能力與知識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實踐可以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
實踐還可以讓孩子單調的生活充滿色彩。
平時,家長多帶領孩子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的未來更有底氣。
可以說,孩子多動手,身體、智力等各種素質都會得到一定的發展提升。
爲此,家長們,不要剝奪孩子們動手的權利。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盡可能讓孩子去動手實踐。
這樣知識會變得更加鮮活,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彩。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
點個【在看】!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