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5 日訊(編輯 胡家榮)近日,廣汽埃安和理想等新勢力車企公布了 6 月份的銷量數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 以下簡稱 " 乘聯會 " ) 昨日盤後發布的數據,6 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有望達到 74 萬輛,同比增長 30%。
在國内整體車市呈現 " 低開高走 " 态勢的情況下,廣汽集團(02238.HK)旗下廣汽埃安以單月交付 45,013 輛的成績再創新高,并連續四個月實現月銷 4 萬輛的水平,同比增長 86.71%。理想汽車(02015.HK)則在 6 月份共計交付新車 32,575 輛,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 3 萬輛,同比增長 150.1%。
乘聯會表示,6 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環比增長 10%,同比增長 30%。預計 1-6 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量将達到 353 萬輛,同比增長 44%。此外,乘聯會預測到 2023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将達到 850 萬輛,狹義乘用車銷量爲 2350 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 36%。
機構稱頭部車企的新能源車盈利有望持續上行
除了乘聯會看好汽車市場後續增長之外,安信證券在今日早間發布研報稱,頭部車企的新能源車盈利有望持續上行。遠期看,頭部車企的淨利率有望超過 10%。從 2023 前五個月各車企的銷量表現看,頭部車企份額明顯提升,弱勢新勢力和合資品牌份額下滑,行業格局已初步分化。未來新能源頭部車企有望加速發力,行業有望迎來第一梯隊的浮現和末位的加速淘汰。
而短期來看,頭部車企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核心原因在于,其一:銷量增長會帶來規模效應,拉動盈利提升;其二: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成功概率低,預計會加速出清,頭部品牌盈利有望上行;其三:由于高端車的盈利性更好,頭部車企的銷售結構優化有望推動盈利上行。
報告還指出,一線傳統車企和頭部新勢力新能源版圖愈發完善,并且新品節奏加快。基于不同車型的産品力和競争力,對細分車型進行銷量預測,預計 2023 年比亞迪(01211.HK)、吉利(00175.HK ) 、廣汽埃安、長城(02333.HK)、長安、理想的新能源車銷量分别爲 320 萬、55 萬、54 萬、50 萬、46 萬和 32 萬輛,份額分别爲 34%、6%、6%、5%、5% 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