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歡
編輯|翟文婷
作爲交易基因濃重且深厚的平台,美團向來擅長精打細算,「内容建設」可以說是短闆。
去年 Q2 财報的主角是美團閃購,今年 Q2 與本地生活有關的「内容生産能力」成爲美團新的主角。
今年上半年,美團在營銷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不僅推出了特價團購,還啓動了外賣直播,這些與抖音本地生活相似度極高的業務,是美團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擊。衆所周知,抖音引起了本地生活新的戰火。
和早期互聯網企業破釜沉舟砸錢做營銷獲客不同,這次美團不僅守住了江山,還進攻了新的内容城池,反映在财務數據層面,美團也沒有因此增收不增利。
8 月 24 日公布的 2023 年 Q2 财報,收入側幾乎是美團五個季度以來,最好的一份業績答卷。679.6 億元的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 33%、環比增長 16%。而當季 46.9 億元的淨利潤也很可觀,同比增長 58 億元,環比增長 13.3 億元。
官方解釋,這是由于本地消費恢複,兩個報告分部的收入有所增長,尤其是核心本地商業分部。
「核心本地商業」收納了所有賺錢的業務,本季度爲美團貢獻了 75% 的收入來源。512 億元的收入總額和 111.4 億元的經營利潤均創下單季度新高。
這幾乎是在向市場傳遞,美團還是很能打的一個信号。
賺的更賺,虧的更虧
雙位數增速的收入增長穩住了美團的底盤,背後是即時配送業務提供的底氣。
即時配送業務(餐飲外賣和美團閃購)是美團的護城河業務,與之相關的配送服務收入和傭金收入構成美團收入的半壁江山。
今年 Q2,這兩項細分收入占比總收入的數據分别爲 30% 和 28%。其中,配送服務實現收入 203.7 億元,同比增速雖并無大幅變動,但環比增速由負轉正的跨度明顯。
環比的進步預示着另一項傭金收入,會是這份财報中的一個小亮點。今年二季度,美團的傭金收入總額爲 189.1 億元,同比環比增速表現都不錯,尤其是 48% 的同比增速,創前五個季度新高。
傭金收入由即時配送訂單量錨定,訂單量的增長推動着傭金收入的增長。今年 Q2,美團的即時配送交易筆數爲 54 億單,日均約 5900 萬單。相比去年同期,54 億單的總單量提速了 32%。
相比核心本地商業的穩健增長,幾乎囊括了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等所有虧損的新業務,本季度表現平平,甚至略有退步。今年 Q2,新業務經營虧損 51.9 億元,同比收窄 16 億元,環比則擴大了 1.6 億元,而上個季度,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經營虧損至少是朝着收窄的方向大步邁進。
美團在财報中解釋,美團優選交易額和收入繼續同比增長,但由于市場整體增速低于預期,增速有所下滑。
美團優選是三年前社區團購大戰中的産物,目前,美團優選交易用戶量已經達到 4.7 億人。2021 年,當時包括美團優選在内的新業務經營虧損達 384 億元,一度拖累了美團整體業績。第二年,美團迅速收縮對這項業務的投入,降本增效。
美團在财報中提到,美團優選本季度經營虧損環比擴大,主要是由于業務規模擴大加大的補貼,以及炎熱天氣下,在冷鏈及物流方面的花費,還有季節性産品組合變化的影響。并且在短期内,食雜品類仍面臨商業模式優化上的困難。
奪回廣告失地
美團擅長突破進取,但在消費複蘇、經濟形勢更複雜的當下,穩住賺錢的基本業務,會比建設新業務更重要。
到家業務是美團不能丢失且必須穩住的基石,而到店業務貢獻的廣告收入(在線營銷服務收入),才是一項利潤率更高的現金牛,反映着美團在本地生活地盤上的流量分發和推廣能力。
原本對此擅長的抖音,近來對本地生活虎視眈眈,讓美團感到危機。去年 Q4,美團的廣告收入 77.7 億元,同比和環比增速都罕見的進入了負增長階段。
外界當時對此表示擔憂,美團在本地生活的一大塊蛋糕即将被抖音切走。抖音介入本地生活的破局點是低價團購,這恰恰是美團當年千團大戰用于競争的利器。
一開始,美團并未對抖音的介入作出反應,直到今年三月份左右,年底 Q4 廣告收入的低增長公之于衆之後,美團才被迫重回團購主場,推出低價團購,随後陸續上線了「特價團購」和「團購配送」。
從近五個季度美團對營銷費用的投入力度,能看到美團對于「奪回失地」的決心。
去年 Q4 及以前的三個季度,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同比增速都是負增長,而自去年 Q4 之後,美團加大投入力度,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同比增速都轉爲正數,Q1 爲 15%,Q2 一躍升至 62%。
廣告收入很快就在本季度扳回一局。Q2 廣告收入數據爲 103.1 億元,41% 的同比增速和 32% 的環比增速,相比于往前五個季度,完成了跨越式增長。
(數據來源:美團财報 制圖:新莓 daybreak)
不過一向擅長把錢花在刀刃上的美團,卻沒有讓營銷費用率大幅上漲。去年 Q4 到今年 Q2,三個季度的營銷費用率都沒有超過 2021 年 Q2 社區團購大戰期間的 25%。
美團一直都在平衡公司的成本費用支出。在 Q2 整體費用結構上,美團保持并放大了 Q1 的支出風格,一邊擴大營銷投入,一邊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控制研發開支、減少行政管理費用。
甚至是占據銷售成本大頭的配送相關成本,美團也是「能省則省」。由于自去年 Q1 起,美團就不再公布單季度的配送相關成本,但這份中期報告中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配送相關成本數據。
配送相關成本是反映即時配送相關業務(外賣和閃購)的支出項。如果以半年爲數據的統計口徑,能計算出美團在配送環節的投入産出比(配送服務收入 / 配送相關成本)。
從四個半年内來看,今年上半年的投入産出比比值最大,爲 0.92,意味着美團每花一塊錢的配送成本,獲得的配送服務收入在上漲,雖然上漲幅度很小。
(數據來源:根據美團财報計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可能是美團提高了配送效率,壓低了單位配送成本。
今年上半年,美團共計支出 403 億元的配送成本,相比去年下半年,這項支出項環比下降了 10%。美團财報中提到,本季度,餐飲外賣和美團閃購業務的運力供應充足,單均配送成本下降。
借力直播,重建内容
穩住即時配送業務基本盤的同時,又做到開源節流,讓廣告收入大漲。美團都把錢花在「内容」産出。
财報端體現了業績成果。在淨利潤口徑下,美團保持 Q1「扭虧爲盈」的态勢,繼續脫離虧損的泥淖,并且核心本地商業本季度經營利潤破了百億,增速接近 35%。
本季度廣告收入大漲是最大的亮點,是因爲美團花錢在「内容」上下了大功夫。
「神搶手」是美團在内容探索上的重要開端,這項直播業務在今年 3 月底正式推出,由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負責,平台給予了直播入口最顯眼的推薦位和豐沛的流量。
現在我們進入美團 APP 首頁,左上角外賣入口會有「直播」的提醒,神搶手的直播闆塊占據手機屏幕正中央三分之一的闆塊,這是用戶視野最核心、流量最豐沛的推薦位。
美團直播售賣外賣核銷券,以限時搶購的形式,售賣參與直播活動的商家産品。
此前,美團對于「神搶手」直播調整了數月。第一場外賣直播出現在今年 4 月 18 日,當天的直播活動是在神券節(每月 18 日,美團推出的固定營銷節日)的基礎上增加的一場直播活動,售賣的同樣是外賣商品券,但更像是一次試點。這之後,美團的直播活動并未進入常态化階段。
美團直播邁出關鍵一步是在今年七月,美團在 APP 首頁灰度測試了直播一級入口。到現在,定位于北京的美團 APP,已經能在直播間流暢購買外賣券并使用。北京之外的一些城市,比如成都,同樣能購買。
在财報中,美團提到,商家能夠通過限時秒殺、直播和短視頻爲消費者提供低價優質的菜品。而參與活動的商家能獲得交易量和新客的上漲。Q2,美團新入駐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
Tech 星球采訪到的一位參與「神搶手」直播的商家表示,目前,美團還沒有開通商家自主申報入口,參與直播的名額有限,商家需要 PK 坑位資源,性價比更高的産品會更有優勢。并且,大型連鎖品牌會更适合參與直播。
美團直播之外,在 Q2 财報中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中,美團三次提到要提升内容生産能力,其中「特價團購」又被提及了兩次。
不管是直播還是「特價團購」,美團都希望能打造更多爆品,鼓勵更多消費者囤券消費。
美團外賣直播間啓動不久,一位在直播間消費了四五次的消費者發現,參與活動的商家幾乎每天都不一樣,品牌數量在 25 家左右,有時候被榜單種草了一款外賣産品,會因爲好吃而記住這家店鋪,下次再一次性囤好幾張券,不斷回購,因爲一張券能爲她省下 8 塊錢。
美團手握大衆點評這張王牌,内容卻成爲美團的短闆,現在美團舉全平台之力建設内容,很難講是一次回歸重建,還是大膽嘗試。
一篇稿件解決一個問題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朋友圈或在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