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國内首檔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再見愛人》在情感綜藝裏,可謂天花闆般的存在。
9 月 5 日中午 12 點,《再見愛人 3》開播了。
依舊是熟悉的配置,3 對面臨婚姻危機的夫妻,通過 18 天的旅行,來直面遇到的問題,并最終做出離或不離的決定。
在前兩季裏,節目探讨了 " 閃婚閃育 "" 異地婚戀 "" 老年婚姻 " 等典型現象,而這一次,則将焦點對準新的樣本:
這次選中的夫妻都是外人眼裏的模範夫妻,眼下尚未離婚。但撕開表層的面紗後,每一段都各有苦楚。
本是親密無間的枕邊人,如今陷入困境,讓人好奇是什麽造成了眼下的局面?他們最終會做出何種選擇?
先來說說最讓人意外的傅首爾和老劉。
在網友的印象裏,傅首爾的婚姻一直很幸福。雖然她經常講段子吐槽老劉,但那些事看起來蠻甜的。
從先導片和第一期正片來看,傅首爾和老劉是相處融洽、放松自在的老夫老妻模式。沒矛盾、不争吵,你給我夾菜披衣服,我給你指路整理着裝。
也正因爲此,不少網友懷疑他們倆上節目有劇本。
對此,觀察室的嘉賓認爲:看起來沒有問題的他們,可能是 3 對裏問題最大的。
傅首爾和老劉這組,對标的是當下社會中年人普遍的婚姻狀況。
婚齡夠久、生活穩定、衣食無憂,孩子在上學,也不需要太操心。但恰恰是這樣的中年階段,最容易有危機。
他們婚姻的第一個問題,是傅首爾和老劉家庭模式變了。
女人賺錢養家,在外面上通告錄綜藝風風火火,是十足的女強人。男人在家躺平,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和提供情緒價值,當好賢内助。
這種新的家庭模式,在現代挺常見,不過大多數都以悲劇收場。
說到底還是思想觀念停留在舊腳本上。
男人并非心甘情願被籠罩在妻子的光芒之下,特别是像老劉這種純家庭煮夫,沒有任何其他事情可做時,很容易失去自我價值。
再加上我們的整個社會,從小到大給男生描述的藍圖一直廣闊豐富,讓他們很小就知道,人生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而不是被困在小小的一個房子裏。
但反過來講,當全職媽媽在家裏做着同樣的工作時,爲何就會被社會規訓接受這一切呢?我想這也是他們這一組所能帶給大家的思考。
他們婚姻的第二個問題,則是越來越不同頻的狀态。
從合肥搬家到上海後,傅首爾的生活高歌猛進,老劉則日複一日地重複着單調的生活。
有一個很巧妙的轉場是,老劉在等紅綠燈,倒計時 " 五四三二一 ",那邊切出來的畫面是傅首爾在錄節目。
倆人的地位差距不言而喻。
傅首爾外向、熱情,就像她第一天出場穿的那套衣服一樣,五光十色;老劉恰恰相反,内向、自我,守着一盆篝火,就能快樂很久。
因爲生活狀态的變化,缺少共同的興趣愛好,再加上刻意避開矛盾,他們最近一兩年,連吵架都吵不出來,更别說走心的交流。
這也意味着,他們活得像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當他們與對方的世界漸行漸遠,親情、友情的部分固然還在,與 " 我們 " 最緊密連接的愛情卻消失了。
一個很紮心的細節,傅首爾過生日,老劉給她送花,卡片上寫 " 助你高飛 "。這種話由合作夥伴或經紀人來寫再恰當不過,可當它出現親密無間的枕邊人之手,問題就很嚴重了。
熟悉的無愛婚姻,讓人想起第一季的郭柯宇和章賀。
回憶起這段婚姻,章賀很迷惑:曾經以爲相愛的瞬間到底是不是錯覺?而郭柯宇則更直接:沒有愛情。
對于那段婚姻,郭柯宇覺得 " 孤獨 "。她和章賀,各自待在各自的屋子裏,做着自己的事情。
如今的傅首爾和老劉,婚姻正在被那種難捱的孤獨逼上絕境。
争議最大的一對,是王睡睡和張碩,倆人都是 90 後。
婚禮辦了,證還未領。要說不合适吧,彼此又沒分開。他們帶出了一個新的議題,婚後發現和伴侶三觀有差異,要怎麽辦?
從出場開始,王睡睡和張碩就寫滿了不對付。張碩拖着箱子下車,傅首爾和王詩晴熱情招呼,唯獨作爲妻子的王睡睡,一聲不吭,看都不想看他一眼。
很明顯,他們正在鬧情緒。
鬧情緒是他們生活的常态。打遊戲、做家務、收拾行李,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能成爲點燃彼此的火星,在搖搖欲墜的婚姻中燒上一把火。
王睡睡和張碩是同學,張碩對她死纏爛打 2 年,連瓶蓋都不舍得讓她擰。考上大學後,又經曆了 7 年的愛情長跑。
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們辦了婚禮。然而婚禮上的一個意外,卻讓這段關系停滞不前,直到現在都沒有去領結婚證。
婚禮當天,盡管王睡睡已經提前和張碩溝通過,還是發生了婚鬧的情況,伴娘被性騷擾了。
當時,王睡睡提出讓張碩處理好,堅持要求對方跟伴娘道歉。
但張碩卻礙于情面,覺得對方曾幫助過自己家,不好去提這個要求,隻是自己出面跟伴娘到歉。
這件事就像一塊石頭,一直壓在王睡睡的心頭。她覺得張碩的處理方式,不是說有沒有站在自己這邊,她希望的是他能選擇正義。
但張碩可能覺得不是什麽大事,始終拉不下臉跟對方說你錯了。
雙方爲此僵持了 3 年,一直到上節目,坐在湖邊談心,他都覺得沒必要,說的話就讓人血壓升高 " 那你當時怎麽不制止呢?有本事你當時報警啊!"
想來大家都發現了,王睡睡是更有自我意識的一代,比起前兩季隐忍的女性嘉賓,她在面對不公時,更敢發聲和表達。
而作爲男方的張碩,則明顯回避問題,不會好好溝通。
張碩認爲王睡睡情緒不穩定,是瘋女人。可每一個被逼瘋的女人,有幾分是背後那個男人的鍋?
王睡睡的情緒不穩定是事實,但張碩的敷衍了事,才是刺激她發瘋的原因。
若張碩能夠妥善處理,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可以挺身而出,又怎會生出後來的事端?
那些懦弱逃避、答案不明的瞬間,随着時間越久,也在變得越發尖銳,将彼此戳得血肉模糊。
這也是提醒大家,在親密關系裏,逃避沒用,學會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重要。
此外,在挑選婚戀對象時,要細細觀察打量三觀,看對方在原則性問題上是否站得住。
就像複旦大學梁永安教授所言:" 真正的愛情本身,需要對對方一種深度的理解,一種很深的價值認可。"
如果沒有,注定會走得艱難、痛苦,搖搖欲墜。
第三對夫妻:王詩晴和紀煥博,這對觀察樣本也選得很好。
王詩晴是覺醒的芭比。
她和紀煥博都是模特,相差 10 歲,有點養成系戀愛的感覺。
曾經,王詩晴是初出茅廬的職場菜鳥,需要紀煥博的專業指導。現在,她 30 多歲,年齡和閱曆的增長讓她有了足夠的自信和主見。
但眼下的局面是,丈夫紀煥博依然管着她。
大到穿衣打扮,穿哪雙鞋子出門,小到發朋友圈九宮格的順序,都得由他來把關。
節目中有一個細節:
王詩晴要去朋友家小聚,随意搭了一雙鞋子就走了。紀煥博對剛才的搭配不滿意,翻箱倒櫃一番後,找了兩雙鞋子閃送到朋友家裏。
王詩晴對這種高度管控表達過抗議,一度覺得自己被 PUA 了,也曾試過不靠紀煥博幫忙,單槍匹馬跑國外的時裝周,照樣幹得漂漂亮亮。
但紀煥博對此很生氣,他回憶起這件事,稱王詩晴是想證明 " 沒有你,我會更好 "。
可實際上,王詩晴的原話是 " 我就是想看看,沒有你我到底行不行。"
紀煥博當然不願意承認王詩晴 " 行 ",在他看來王詩晴審美土、能力差,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她好。
這番爹味十足的發言,簡直是在親密關系的雷區上放鞭炮。
總有那麽一些人,喜歡打着 " 爲你好 " 的名義,對你指點這指點那,但他們卻忽略了一件事,所謂的好不好、對不對,不過是從他的感受出發。
特别是當有一天,這份 " 爲你好 " 無意識中越了界,甚至還帶着控制的意味。
親密關系本就是變化與成長的,當一方在往前走,而另一方原地踏步時,要如何去協調。
這是王詩晴和紀煥博所提供的的樣本意義。
而且他們的關系,原本從一開始就不平等,王詩晴是帶着崇拜的眼光在仰視這位職場前輩。
當她逐漸成長和覺醒,帶着平等的姿态來看待親密關系,必然會面臨沖突。
最近 " 老少戀 "" 養成系 ""PUA" 等熱詞在網上瘋傳,很多人對親密關系中的控制與自我感到困惑,有這樣一對嘉賓給大家做觀察的樣本,是一種進步。
沒有人能忍受畸形的關系。
真正走得長遠的婚姻,雙方應該是特立獨行、彼此平等的個體。
或許,通過這 18 天的旅程後,不隻是王詩晴和紀煥博,還有更多其他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婚姻這道題,人類解了千百年,依舊搞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它很複雜,哪怕再親密的關系,參與其中的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激烈碰撞能掀起驚濤駭浪。
特别是,人很複雜,每個人都有很多面。那些隐藏在心底的傷痕,很容易在面對親密關系時,暴露無遺。
在那些歇斯底裏、劍拔弩張的瞬間,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求救。
婚姻是照見自己的一面鏡子,我們越是在親密的人面前,越容易放松。卸掉僞裝後,也更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再見愛人》這類情感綜藝存在的價值。
它推開了一扇門,讓懵懂的人開始思考,在親密關系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愛人。
比起離或者不離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具備讓自己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