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響 王萌
意料之中,網飛版《三體》上線後口碑迅速兩極分化。
IMDb 評分這兩天從 7.5 漲到了 7.7,不過整體評分走勢呈 "C" 字,28.7% 的觀衆打出了 10 星,代表着極爲滿意;8.2% 觀衆打出了 1 星,即特别不喜歡,且 1 星的占比高過 2 星到 6 星。其在美中英三個收視率較高的國家評分走勢幾乎一緻。
在國内的豆瓣平台上,超 5.9 萬人打出 6.7 的評分,走勢呈現 "D" 形,5 星、4 星、3 星分别占比 23.3%、26.5%、24.2%,2 星和 1 星占比疊加達 26%,好中差某種程度達成可怕的平衡,口碑完全分裂。
争議較大的點不勝枚舉——劇中諸多關鍵角色換了性别、國籍、種族;葉文潔多場吻戲;大史成爲 " 工具人 ";高燃名場面 " 宇宙閃爍 " 變成了裸眼 3D;古筝行動拍成了全船大逃殺 ……
而令原著粉 " 最不滿意 " 的則是網飛版史詩感的欠缺、對于三體哲學的過于淺化。三體的故事絕不是個别天賦異禀的英雄拯救地球,而是處處滲透着中國哲學和時代烙印。
原著《三體》的 IP 價值毋庸置疑,2015 年拿下世界科幻小說最高獎 " 雨果獎 ",紮克伯格、奧巴馬等均是 " 三體粉絲 "。
網飛版籌備四年、權遊主創加盟、1.6 億美元投入、網飛有史以來第一季最昂貴的劇集,拉足期待。然而口碑的分化,讓它被定義爲了 " 左宗棠雞 "(一種在美國很常見但在中國卻沒有的 " 中國菜 "),這也讓人思考,如何合理評價 IP 出海的成敗?中國 IP 走向全球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挑戰?
IMDb 與豆瓣的評分走勢
《三體》難拍
《三體》難拍,幾乎是所有改編者的共識。科幻類的描寫很難視覺化,小說中短短一句話,可能拍出來需要巨大工作量,更何況科幻是最耗錢的,CG、特效,花銷都是按秒計算。誰能拍出來、誰能拍得好,誰也說不出确切的答案。
改編很難,仍有人堅持去做。
國内 B 站推出的動畫版《三體》率先上線,在改編效果上,B 站《三體》考慮到成果和特效量,沒有把全部原作搬上屏幕,把重點聚焦到了《三體 2: 黑暗森林》。主要人物明确、線索和情節也更清晰明了,不過也有網友認爲缺少了第一部的背景鋪墊,擡高了理解門檻,另外動畫的部分人物形象也被認爲丢失了原著神韻。
騰訊視頻版《三體》去年初上線,豆瓣評分 8.7,爲 2023 年國産劇口碑評分前三,頗受好評的點在于 " 忠于原著 "。劇情發展進度按照原著,同時又增強了現實主義色彩,畢竟如果實打實拍科幻,國内既缺乏經驗積累、也沒有機制和産業支撐,用總制片人白一骢的話說:沒有奔着科幻拍,講科幻前先讓觀衆相信這個故事。
在最後呈現上,主創把故事線設定在了 2007 年,劇中有大量描述 2007 年北京是什麽樣子的細節,包括廣播裏播放的都是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籌備進程,在呈現上普通觀衆能沉浸代入。這種細節增加了真實感後,科幻部分再一點點顯露,像紅岸時期的年代戲、古筝行動細線切割巨輪的名場面都盡可能做到了還原。
騰訊視頻版《三體》" 古筝行動 "
所有改編版本裏,網飛《三體》投入最大、噱頭最足,豆瓣評分中也标注這是 " 最值得期待劇集第三名 "。該劇原定去年上線,不過因爲要拍攝一場兩個人在酒吧裏的五分鍾場景,拍攝時又恰巧趕上好萊塢大罷工,就一直推遲到了今年 3 月。
全球流媒體拍中國 IP,最明顯感覺到網飛《三體》的美劇創作思路。總共八集,每集時長 40 分鍾到一小時,總時長不到八小時,比騰訊視頻的一半還少,這就意味着每集有效信息密度更高,勢必要對原著删繁就簡。
在觀看時,叙事節奏的确更快。比如第一集就講述了從事納米技術研究的物理學家 Auggie 看到了倒計時,并且出現了名場面 " 宇宙将爲你閃爍 ";女科學家程瑾在第三集通關了 ETO(地球三體組織)用于篩選和招募新人的三體遊戲,了解了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的真正原因,而在原著及騰訊視頻版本中這部分情節處在 2/3 的進度。
有人覺得上瘾,但也有人覺得 " 糊弄 " ——原著裏讓人緊張的倒計時、宇宙閃爍、古筝行動等部分網飛都選擇了冷靜化處理,看着 " 宇宙閃爍 " 的貼圖式特效,觀衆不禁質疑:1.6 億刀花哪兒了?
網飛《三體》名場面 " 宇宙将爲你閃爍 "
此外,考慮到海外觀衆的理解門檻,網飛還在部分劇情做出了适當調整。
比如将三體遊戲中原本應該出現在秦代的人列計算機換成了元代。這或許是因爲元代是與西方世界交流最爲頻繁的一個時代,且《馬可 · 波羅遊記》傳播甚廣,影響了不少西方人對中國的認知。
網飛《三體》人列計算機
從劇情到特效,改動頗大的網飛《三體》在國内社交平台上收獲了一邊倒的口誅筆伐,還有人把國内改編版本拉在一起對比。
其實網飛所做的改動不難理解,本就面向全球觀衆,改編來自中國的 IP,不管是怎麽改都會有争議,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神一般的原著以及忠于原著的珠玉在前,市場也需要不一樣的《三體》。
IP 出海,如何避免魔改?
就在網飛《三體》在全球發酵時,賈玲飛往洛杉矶宣傳《熱辣滾燙》,并着手處理美版《你好,李煥英》的消息登上了熱搜。
二者都指向了同一點:中國 IP 正在走向海外。過去我們總是翻拍别人的 IP,但現在我們自己的 IP 也走向了成熟舞台,且 IP 出海的内容形态越來越多樣。
在所有 IP 出海的内容形态裏,影視劇出海相對常見和主流,大緻分爲兩種方式,一種是發行、一種是翻拍。
發行就是成品劇尋求海外的播出渠道。比如通過國内視頻平台的海外版 WeTV、iQIYI、YOUKU 發行,像平台的自制劇 / 定制劇都會在海外上線;或者直接交給海外平台播出,YouTube 是按廣告分賬,Netflix 是直接買斷版權;還有一種是發行中介把國産劇分銷給各個國家的電視台,中介會買斷全球 / 部分地區版權。
近年來一個明顯變化是越來越多自主發行的電影和電視劇被全球娛樂巨頭們看中,比如迪士尼買了《人世間》《慶餘年 2》的版權,索尼影業拿下《你好,李煥英》的獨家發行權。另外劇集出海的題材也在不斷拓寬,國産劇豆瓣小組曾總結過 2020 年的國劇播放量排名,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現偶、古偶、仙俠,但如今有了很多現實厚度的題材,新麗國際部業務負責人提到現實題材占其出海作品的 50%。
《人世間》《慶餘年 2》《你好,李煥英》
翻拍是指海外制作公司或者電視台買下版權做本土化改編。但這中間也會有 " 坑 ",如果版權賣出,當地團隊 " 魔改 ",會對 IP 造成損害。
例如《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被韓國制作公司 Kakao M 翻拍,雖然 " 學生大掃除 " 等情節照搬、但劇集體量的縮水導緻故事細節交代不清楚,引起了當地觀衆的不滿。
這樣的 " 風險預警 " 下,部分劇集公司會采用合拍方式,中國團隊把控、海外團隊制作。像《三十而已》泰語版、日語版、印尼版都是檸萌影業主控,在當地尋找制作公司進行合拍。還有《隐秘的角落》日影版《GOLD BOY》也是類似的組合,由國内的海潤影業和日本當地的 TEAMJOY 株式會社聯手打造。
劇集之外,小說、遊戲等 IP 也更頻繁地走向國際市場,被海外用戶關注和喜愛。比如小說《三體》走向世界,被網飛買下版權改編成劇集,還可能走向系列化;比如閱文自主發行遊戲,其首個自主發行的 IP 改編遊戲産品《鬥破蒼穹:怒火雲岚》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上線,東南亞地區 2023 年 Q4 新用戶環比增長 118%。
至于原著和本土化改編之間的度怎麽把握?不少從業者歸納出來兩個關鍵點:
一方面是 IP 本身要有全人類的共通性——《三體》裏有時代傷痕、人性選擇、對人類命運的擔憂;《你好,李煥英》則是講述人人有共鳴感觸的母愛。
另一方面則是明确受衆," 忍痛 " 改變。網飛《三體》導演之一、中國香港導演曾國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 在這個更國際化的創作中,當然有令這件事更加宏大、充滿國際性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會流失本來很獨特的中國特色,但因爲要變成國際觀衆看到的版本,一定要這麽做 "。
在網飛《三體》上線後,包括好萊塢報道者、衛報、CNN 等在内的外媒均報道了其口碑分化的熱點現象。其中一個觀點指出,各個版本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遺憾,充滿争議本身就已經是《三體》IP 成功的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