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還是電影演員紮堆下凡拍電視劇,這年頭,導演也不能免俗。
馮小剛拍迷霧劇場《回響》的熱度剛過去,這不,張藝謀 9 月開拍《英雄聯盟》的消息也飄了過來。
張藝謀,電競劇《英雄聯盟》.......
很多雜念一下就沖到腦殼裏面:是不是易烊千玺主演?劉浩存還是新謀女郎?一鏡到底?
桃的反應跟大家一樣:沉默,困惑,質疑。試圖想象,想象不出來,放棄。
是不是很大膽?大膽不大膽?
承認吧,多少人第一次看到張藝謀要監制《英雄聯盟》真人劇集的時候,腦子裏下意識是拒絕的?
桃的第一反應也是:這 TM 是個洋蔥新聞吧?
震撼程度堪比看瑞恩 · 高斯林演芭比男友肯、樸叙俊出演驚奇隊長丈夫,以及第一次看《小美人魚》真人版預告的内心感受。
就是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原因很簡單,《英雄聯盟》确實和張藝謀太不搭了。
《英雄聯盟》,moba 遊戲來的,屬于熬夜通宵激情上分的男大女大,宿舍裏開黑,賽場上 " 金色的雨 ",什麽 " 永遠的神 "" 你什麽冠軍 ",是年輕人的殿堂和新潮黑話誕生地。
" 國師 " 張藝謀,大師級别的第五代導演,作品随便拎兩個出來都是那種特别磅礴大氣、講究民族性和批判的,什麽《紅高粱》《活着》《大紅燈籠高高挂》,雖然最近變成了 " 大膽 " 的代名詞,一個喜劇人。
藝術成就和商業性兼具,謀子還以勤奮、謙遜和精力旺盛著稱,擔任多個國家級晚會、開幕式表演的導演,世界上第一位同時執導過夏奧會和冬奧會開閉幕式的導演。
一個是年輕人的遊戲,一個是 73 歲的國家級電影大導,确實畫風迥異。
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拉遠一些,或許這件事就還挺正常的,就是 " 網劇 " 和 " 電影導演 "。
有多少電影導演已經拍過,或者正在準備拍網劇?
非常非常多。
近期,馮小剛拍攝了迷霧劇場劇集《回響》,他還有被諷刺爲不接地氣的女性題材劇集《北轍南轅》。
代表作《催眠大師》《盛夏未來》的陳正道導演有《愛很美味》和《摩天大樓》兩個爆款劇集。
王小帥拍攝了《八角亭迷霧》,王家衛擔任《繁花》的監制和導演,吳宇森拍了劇版《赤壁》……
張藝謀自己在《英雄聯盟》之前,早已傳出要拍攝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改編劇集。
在國外,這個趨勢更早。
最會拍電視劇的當屬鬼才導演大衛 · 芬奇,拍出《搏擊俱樂部》和《社交網絡》的他,接手的三個系列網劇,一部比一部重量級。《紙牌屋》(2013)、《心靈獵人》(2017)和《愛死機》。《紙牌屋》的火爆讓 " 網飛 " 登堂入室,股價直接拉升 26%,《愛死機》則讓網飛再次偉大。
馬丁 · 斯科塞斯、昆汀、斯皮爾伯格、斯派克 · 李、沃卓斯基姐妹等大導演也都是 " 吃螃蟹的人 ",伍迪 · 艾倫在拍攝《六場危事》時還說:劇集可能讓人覺得低人一等,但是賺錢啊!
《六場危事》
導演們賺是真賺,影視公司和平台也是鐵了心,砸錢的時候一點不帶含糊的。
爲了讓王家衛安心拍《繁花》,上海電影公司斥資 5 億買下一個影視基地供劇組拍攝使用;芬奇的《心靈獵人》使用了大量的 CGI 技術,因預算過高,與關注度不匹配而被砍;換言之,隻要有足夠的回報,想要更大的投資,不是不可能。
這些導演們的雇主,幾乎沒有例外,都是互聯網平台。無論是網飛、hulu、亞馬遜,disney+,抑或是其他新的老的平台,還是愛優騰,他們的最終信仰,都是自己平台的用戶。
截止到 2022 年第三季度,網飛的全球訂閱用戶超過 2.23 億,迪士尼旗下流媒體部門總用戶數反超網飛,超過 2.3 億。
2022 年 12 月,中國網民規模達 10.67 億,網劇市場規模從 2016 年開始實現指數型增長,從 2016 年的 32 億增長至 2020 年的 168 億,預計在 2022 年要達到史無前例的 212 億。
有用戶,就有願意付費的用戶。網絡視頻付費用戶數目由 2016 年的 1.7 億人增至 2020 年的 6.9 億人。
而這個數字,還有增長的空間。就像我們小時候說的 " 如果全國每個人都給我 1 塊錢,那我就成大富翁了 "。
在網劇的市場,這不是空想,而是現實," 如果有 7 億人願意每個月給我 15 元,那我 ......"
讓如此龐大的用戶持續付費的核心競争力,就是平台的原創劇集。
作爲電影号小編,桃自己手裏至少有 3 個視頻平台的會員,光是這樣,還經常因爲 ×× 平台這個劇、這個綜藝火了,必須去看看而臨時充一個月會員的情況。
跟桃一樣愛追劇,但是略摳門一些的網友,則研究出了各種各樣的薅羊毛大法:有白嫖已拉黑的前男友的視頻會員的;有三個微信換着薅羊毛的,還有爲了一周的免費會員,每天暴走一萬步的狠人。
讓我們沉迷至此的網劇到底有多好看?或者換個說法,網劇能有多酷?
要是放幾年前,特别是 2013 年、2014 年,你說國内的網劇是個很 " 酷 " 的東西,恐怕是沒有人信的,要形容那時候的網劇,或許更準确的形容詞是:低成本、娛樂性強,土,有時甚至低俗,但是賺錢,非常非常賺錢。
《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是那時候的代表作品,搜狐的《屌絲男士》全三季的網絡播放量超過 14 億,每集投資不過幾萬塊的《萬萬沒想到》第二季,光是廣告收入就有 3000 多萬。
2015 年,李某峰楊洋那版《盜墓筆記》上線之後,愛奇藝的服務器竟然崩潰了。
這次服務器崩潰讓愛奇藝成爲第一個進入 App Store 暢銷榜前三(第二名)的視頻應用,在這之前,愛奇藝剛公布過自己付費會員的數量是 501.7 萬。而這次崩潰的原因是那天《盜筆》正式上線後,瞬時觀看播放請求超過 260 萬次,開通會員支付訂單請求超過 260 萬次。
自《盜墓筆記》開始,平台自制劇集開始走大 IP+流量明星的模式,這個模式常被诟病的問題是:演技塑料、特效垃圾,質量那叫一個差勁,有追求的觀衆不愛吃付費的屎。
平台的負責人們眼睛一亮:明白,安排。
" 低人一等 " 的網劇,在賺到錢之後開始強調 " 精品化 " 和 " 電影感 ",有了這兩樣東西,電視劇酷了起來。
2017 年,愛奇藝 CEO 龔宇說:未來能對标美劇的超級網劇模式将成爲主流。他還預測未來大量的電影人才将會流入網劇行業,包括但不限于導演、編劇、演員。
愛奇藝 2017 年的投資量較高的網劇項目已經開始與電影團隊接洽,2020 年,他們推出《隐秘的角落》,确立了電影質感網劇的标杆。
精品化,就是短小精悍,強信息,每一集加大投資。《隐秘的角落》隻有 12 集,《開端》隻有 15 集,雖然網絡上沒有《隐秘的角落》具體的成本信息,但據制片人何俊逸說,愛奇藝對《隐秘的角落》的投入是《無證之罪》的三倍,或達到 2019 年網劇投入的天花闆。
電影感更不必說了,直接找電影導演來拍嘛,重色調、構圖、視聽語言,讓電視劇的鏡頭看起來有效果,有情緒,有味道。有多少觀衆記得看張東升摘假發那種震撼,第一集結尾時的毛骨悚然,以及後面每次《小白船》響起時頭皮發麻的感覺?
電影導演的加入,是網劇電影化重要的一環。畢竟沒有什麽人能比電影導演更熟悉如何用鏡頭調動一個人的感官,比如,我們看《滿江紅》時被調動的好奇,看《懸崖之上》和《狙擊手》時感覺到的冷,看《活着》的時候複雜的心緒 ……
與其問爲什麽電影導演要去拍網劇?不如問,爲什麽直到現在才輪到張藝謀?
設計 / 視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