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加速與京東融合之後,德邦的業績繼續修複。
8 月 16 日,德邦股份(603056.SH,股價 16.84 元,總市值 172.94 億元)發布的 2023 上半年财報顯示,德邦上半年有三大重要指标表現優異。
一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2.43 億元,同比增長 196.52%,增長近兩倍;
二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1.31 億元,同比上升 284.63%;
三是基本每股收益爲 0.24 元 / 股,同比上漲 200%。
而這三大指标實現的前提是,德邦上半年營業收入 156.93 億元,同比增長了 6.03%,增幅并不大,同時,德邦上半年主營業務公斤單價同比下降了 1.74%,其中一季度同比上升 0.59%,二季度同比下降 3.82%。
這說明德邦正走出 " 貨量爲王 " 時代,已經開啓了 " 精細化運營 " 的下半場。下半場競争或許更具挑戰性,德邦将如何保持自己的優勢,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和競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三季度京東完成對德邦的收購後,德邦整體業績表現轉優,今年以來,雙方的實質性合作也在增加。
放眼整個快運市場,德邦的轉型也掀起了行業的新一輪變革。今年以來,安能也通過高管變動、品牌戰略升級等手段加速轉型,根據最新公告,安能物流預計上半年扭虧爲盈至,并錄得利潤不少于 2.3 億元,順豐快運也在 2022 年實現扭虧爲盈。
頭部企業已經邁步探索了。
大件快遞收入占總收入比重 63.86%
規模效益有待提升
财報顯示,在行業競争格局持續改善與需求的逐步修複下,2023 年上半年,德邦快運業務收入 51.22 億元,同比增長 11.09%;快遞業務實現收入 100.21 億元,同比增長 2.62%,總票數 3.78 億票,同比增長 7.72%。兩大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爲 96.49%。其他業務(主要是倉儲與供應鏈業務)實現收入 5.5 億元,同比增長 29.24%。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德邦體系注入京東後,京東商流爲德邦的大件快遞(單件 3KG 至 60KG 大件的快遞服務)帶來物流增量,德邦在财報中表示,公司大件快遞業務仍處于成長期,其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已達到 63.86%。去年上半年,大件快遞業務則占比總收入 65.97%。
德邦大件快遞貨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德邦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 聯姻 " 京東物流後,2022 年雙方業務合作金額爲 5745 萬元,2023 年,雙方合作預估交易金額爲 30.38 億元。今年 7 月,德邦物流股份又發布公告稱,與京東物流拟簽訂《資産轉讓協議》,将以合計不超過 1.06 億元的自有資金購買京東物流及其控股子公司 83 個轉運中心的部分資産,以實現雙方的資源整合及優勢互補,提升運作效率。
業内認爲,京東物流擅長于倉配,短于全網運營,而德邦物流作爲深耕全網快運多年的企業,在核心中轉及運輸環節沉澱了豐富的管理經驗。雙方進行業務整合後,導入京東快運業務量,有利于德邦網絡升級,裁提升場地效率及幹線裝載率;中長期來看,有利于德邦物流人力、車輛、中轉場各環節資源效率的提升,進一步提升規模效應,推動德邦單公斤人力、運力、折舊等各項成本的下降。
财報同時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德邦擁有末端網點 8986 個,包括 5895 個直營網點、3091 個合夥人網點,鄉鎮覆蓋率 93.82%,各種用工模式快遞員 6.54 萬人。而在供應鏈業務方面,德邦供應鏈在全國各地擁有 166 個倉庫,總面積 99.30 萬平方米。
快運市場走向存量
頭部企業加速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德邦與京東的融合加速,快運市場也迎來了整個行業的變革期。今年以來,安能物流大刀闊斧開始轉型,從追求貨量到降低成本精細運營,并實現上半年業績的轉虧爲盈,順豐快運也在去年實現扭虧爲盈。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随着國内零擔市場逐漸從增量走向存量,産品面臨同質化。快運行業正在經曆從過往粗放型增長到精細化管理過渡,整個行業走向下半場,從過往的規模之争到品質服務之争,零擔行業的未來充滿不确定性。
從德邦的财報可以看出,上半年利潤的增長除了與京東合作加持之外,還包括德邦對精細化運營的探索,德邦方面表示,上半年,公司對網點、運作場地實施閉環管理,及時識别低效益網點及功能單一的小型運作場地,通過網點優化、場地聚合等舉措實現場地成本同比節降。德邦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長期資本布局基本完成,已正式進入維穩性資本支出階段。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2 年以前德邦的降本增效來自于投入期已過的資源優化與精細化管理變革,從組織架構及人員優化、運力優化的角度來看,員工數量已經達到 2015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自有運力占比也提升至曆史新高水平。
業内認爲,未來,預計京東與德邦的融合将進入加速期,上半年京東電商已調整戰略方式,需要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得以支撐。而未來德邦的成本優化彈性及空間,除了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以外,與京東物流的資源整合效果預計将帶來更大的變化。
整個快運行業在集體實現盈利之後又如何進行新一輪的競争?也成爲半年的主要看點。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