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 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那麽平穩的盡頭,會是 " 騰飛 " 嗎?對于李書福操心的業績與股民關心的股價,吉利汽車 2023 上半年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和規劃?
作 者 | Mary
責 編 | 陳 楚
出 品 | 汽車 K 線
很多投資者和機構可能都在期待,0175 什麽時候能再次騰飛?也有人問,7 年前吉利汽車 "K 線圖 " 那條美好的曲線,還有機會再勾勒一次嗎?
8 月 22 日,吉利汽車(HK.0175)召開了一場久違的線下 2023 年中期業績說明會。這場發布會的地點選擇也非常有意思,不是公司上市地點香港,也不是其總部所在地——浙江杭州濱江,而是放在了吉利汽車 15 年前發出宣言的浙江甯波——吉利汽車的福地。
在這裏,吉利對外發出《甯波宣言》,告别 " 老三樣 ";在這裏,吉利汽車建龍灣、強研發,推出一代産品把吉利汽車銷量和股價推上了第一波高峰;還是在這裏……
如今,業績說明會上,李書福身旁的衆将們,不再像前兩年業績說明會,一味地承認當下公司存在的問題,而是讓外界感受到,吉利汽車距離 " 二次騰飛 ",可能真的不遠了。
1
營收高企、利潤收緊
機構爲何仍 " 看好 "?
"通過過去半年的表現,我們現在有了底氣和信心,讓吉利汽車重新回到快速增長的道路。"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如是說。從業績層面來看,吉利汽車上半年的表現,在當前經濟和市場環境下,可圈可點。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售69.4 萬輛,同比增長13%,恢複至疫情前水平(2019H1:65.17 萬輛);收入731.8 億元,同比增長25.8%,整車收入 602.84 億元,同比上漲 22.5%;其平均單車收入也順勢首次突破 10 萬元大關;股東應占溢利15.7 億元,同比微增 1.2%。
另外,受市場競争加劇、新能源占比提升等影響,吉利汽車毛利率微跌至14.4%。
吉利汽車對于上半年的銷售表現,給出了基本符合管理層預期的判斷。
這份業績也吸引了諸多券商機構的關注。廣發證券認爲,吉利汽車混動化轉型有望提速發展,維持其合理價值 15.51 港元 / 股和 " 買入 " 評級;華西證券同樣對該股維持 " 買入 " 評級,并預計吉利汽車 2023-2025 歸母淨利潤将分别達到 73.5 億、106 億和 157.9 億元。
中銀國際則認爲,吉利汽車當前估值,并未反映其新能源轉型趨于明朗的前景,同時其股價從年初至今,跑輸可比公司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亦不合理。
可該行認爲,在極氪品牌、吉利銀河系列推動下,吉利正加速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并将該股目标價上調至 15 港元 / 股。
大和證券亦将吉利汽車評級由 " 持有 " 上調至 " 買入 ",并将目标價由 10.3 港元上調至 13 港元。
交銀國際表示,吉利汽車的淨利潤水平低于該行預期約 23%,主要是銷售費用支出較該行預期高,并指出下半年由于汽車行業的 " 價格戰 ",預計毛利率改善空間不大。
同時其認爲,吉利在銀河系列上的推廣投入,下半年銷售費用應會維持在高位,也會令利潤受壓,該行将吉利汽車的目标價下調至 12.5 港元,維持 " 買入 " 評級。
不難看出,多家券商機構在研報中提到了吉利汽車的混動化、新能源轉型,也将其作爲評估上市公司未來預期的重要參考維度。
誠然,向新能源轉型的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在《汽車 K 線》看來,吉利汽車在 150 萬輛級别上下徘徊已經有一段時間,當務之急是如何迅速地跨越年産銷 200 萬輛,甚至 300 萬輛門檻,實現更好的規模化效應,來分攤智能電動化轉型的高昂投入。
2
智能電動化将成吉利汽車的優勢?
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44%至15.8 萬輛,貢獻了更高的單價和收益;一方面則是銷售成本與分銷費用的大跨步。
例如,純電品牌極氪直營渠道的建設和運營,領克向混動和純電路線加速切換,吉利新能源系列銀河初創等,先期都需要花費投入不菲的資金。
從數據來看,上半年,吉利汽車加大了智能電動化研發投入,研發總投入同比增長62.8%至59.1 億元,分銷及銷售費用同比大增 44% 至 47.8 億元,行政費用也增至 49 億元,銷售成本同比增加 26%,高于收益增幅……
不過,吉利管理層依舊信心滿滿。極氪 CEO 安聰慧表示," 第一台車極氪 001 上市,極氪整車毛利率就爲正,2022 年整車毛利率爲5%,今年上半年達到兩位數,高于行業水平。極氪 2025 年要完成65 萬輛,每年最少推出 2 款全新車型,到 2025 年會有 8 款車型銷售。"
桂生悅也表示,"今天的吉利有了 2015 年吉利初次騰飛時的感覺,從現在開始,将會在新的汽車競争格局下迎來第二次騰飛。" 他還表示,目前吉利汽車已全面完成了向新能源轉型的基礎性投入與生态建設,吉利汽車旗下的産品也完成了向智能化轉型的過程。
透過這次業績發布會,我們看到吉利銀河、領克、極氪三大品牌已完成清晰布局和品牌定位。
吉利銀河面向大衆車市場,主打 10 萬 -20 萬元價格區間;領克面向高端車市場,主打 20 萬 -30 萬元市場;極氪則是面向豪華純電動市場,售價在 30 萬元以上。
雖然領克和極氪上半年分别出現了 6.6 億元和 8.1 億元的虧損,且領克是近六年來首次虧損,睿藍集團也虧損了 3 億元,但《汽車 K 線》認爲,這種被動的局面,會随着各品牌新能源化的逐步深入,以及産生的規模效應,讓盈利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畢竟,吉利汽車整體燃油車銷售業務盈利能力仍然良好,公司總現金水平維持穩定(336.4 億元),吉利有資本和底氣蓄勢 " 第二次騰飛 "。
吉利汽車表示,全年預計資本開支140 億元,堅定支持旗下所有品牌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回想 2015 年前後,博瑞、博越等車型的橫空出世以及持續熱銷,給了吉利汽車第一次騰飛的源動力,使其迅速脫穎而出;時至今日,吉利汽車在疫情洗禮和汽車産業變革中,也基本完成了新能源的轉型。
銀河 L7 上市次月銷量破萬,并計劃于三季度推出 L6 插電混動轎車;領克上半年銷售8.2萬輛,累計銷量已突破 90 萬輛,并将全面停止純燃油車投入,加速新能源轉型;極氪上半年累計交付4.26萬輛,保持年度 14 萬輛的銷量目标。
同時,吉利汽車也将維持今年165 萬輛的銷量目标不動搖,其上半年目标完成率爲42%,已屬不易,處于行業平均水平。可不要低估了做過多年中國品牌 " 一哥 " 的吉利汽車的潛力。
在産品規劃上,下半年吉利品牌将全速推進 " 銀河系列 " 布局,上市銀河 L6 和 E8;極氪品牌将推出全新智能純電轎車;領克品牌則要将領克 08 打造成新能源明星車型,全面開啓品牌電動化轉型。
如果問吉利汽車的 " 第二次騰飛 " 還要多久?時間還不明朗,但也許不會太久。在筆者看來,吉利汽車近幾年相對穩定的形勢,更像是在平穩跑道上積蓄力量," 二次騰飛 ",可能就在不遠的将來。
截至 8 月 30 日收盤,吉利汽車股價報收 9.81 港元 / 股,仍然低位振蕩,讓人隐隐産生些許期待……
3
Views of Autoskline
對于吉利汽車而言,雖然沒有像比亞迪那樣,早早地飛馳在電動化賽道上,但正如李書福和他的衆将們所言,汽車行業是一場馬拉松,不能計較一時的得失。而這幾年," 大吉利體系 " 已經低調地實施了旗下各大闆塊自我造血能力計劃。
在海外,沃爾沃、極星、億咖通已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近日,極氪 IPO 備案獲得通過,估值 130 億美元;遠程商用車也在計劃赴美 IPO。在國内資本市場,漢馬科技、力帆科技、科力遠、錢江摩托、洪橋集團……它們的身後,也有吉利和李書福的影子。
回到吉利汽車本身,銀河系列的迅速推出,及時提振了吉利品牌涉足新能源領域的信心,而對于領克品牌,仍然是一座寶藏,既能捍衛中國燃油車時代的光榮,也能迅速地切入新能源賽道。
在全球範圍來看,吉利有着更爲廣泛的布局,多年來上千億的研發投入,以及全球合作 " 協同效應 " 的成果,也會在未來逐漸顯現,對吉利汽車無疑是較大利好。奔馳下一代部分新車會搭載吉利提供的動力系統,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