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濮振宇 北京報道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近期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則關于公司交付量的 " 漏洞 ",撕開了當下存在于中國汽車市場上鮮爲人知的一幕——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正在流行起來。
" 原來是平行進口,現在流行平行出口了。本月前兩周,私人平行出口了 200 多輛車(這兩周交付量和上險量差了 200 多輛),詳細調查後發現以出口中亞和中東爲主。" 李想對此事感到頗爲意外。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目前很多平行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其實是把新車當做二手車銷售。這部分銷售數據并不被統計在各企業的車型上險量當中,但着實存在于其交付量當中,也被計算到二手車出口數量當中。
8 月 10 日,天津市二手車出口協會秘書長張婷婷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從此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二手車出口中大概 25% 左右是二手商用車,包括自卸車、牽引車、大巴車等,這些是真正意義的二手車,另外 75% 是二手車乘用車,這裏面大概 90% 其實是新能源新車。
" 好多(二手車出口)企業去年集中出口到迪拜,因爲它是重要的中轉國,可以去非洲、歐洲等地區很多國家,但迪拜港口消化能力和周轉速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中國二手車出口業務發展太快,企業出口意願強烈,短期的集中出口,一度讓迪拜口岸積壓了大量的中國進口車,乃至在上半年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滞港,目前剛逐步恢複常态。" 張婷婷說。
迪拜口岸的滞港現象是中國二手車出口爆發的一個縮影。華泰證券最新研報預測,考慮到二手車出口存在較大套利空間且俄羅斯以及 " 一帶一路 " 國家仍留有供給空白,今年我國二手車出口量可能超過 10 萬輛。作爲參照,2019-2022 年,二手車出口分别爲 3036 輛、4322 輛、1.5 萬輛、7 萬輛,一直呈現快速增長态勢。
在張婷婷看來,參考天津二手車出口的情況,預計今年我國二手車出口量有望能夠增長 2 倍以上。天津的二手車出口規模排名國内前列,根據天津海關的統計,今年 1-5 月,天津口岸二手汽車出口 5200 餘輛,同比增長超 6 倍。
平行出口悄然流行
國内消費者對于平行進口汽車已不陌生,每年國内的進口汽車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經由非廠家授權經銷商引入國内的,這些車多是跑車、越野車等小衆化車型,滿足國内一部分追逐個性的消費者的需求。
李想提到的平行出口,與平行進口有些類似,也是由非廠家授權經銷商主導的行爲。但有别于汽車生産企業主導的新車出口,平行出口的車源雖然也是新車,但采用的模式卻是在國内上牌後,再以二手車的名義出口到海外市場。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非授權車商無法出口新車。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我國對汽車實行出口資質管理,符合要求的汽車生産企業可以向商務部申請出口資質。如果一家公司不是汽車生産企業,又想出口汽車,必須獲得擁有出口資質的汽車生産企業的授權。
在我國,二手車出口曾長期被禁止,2019 年後開始起步。2019 年 4 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2019 年 5 月,三部門共同召開二手車出口專題會議,正式啓動二手車出口工作。
如今,二手車出口資質并不稀缺。據統計,截至今年 8 月,全國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覆蓋 27 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已有超過 400 家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
通過二手車出口的方式賣新車,程序上也不複雜。隻需要車商或者私人首先在國内授權經銷商處買到新車,然後銷售給具備二手車出口資質的企業,接着再由二手車出口企業辦理出口手續,完成中國海關出口清關、外國海關進口入關,最後就可以在海外銷售。
爲什麽在出口二手車中,商用車大多是貨真價實的二手車,而乘用車很多都是新車?張婷婷對此表示,中國的商用車包括售後養護在内的各類成本比較低,相較日韓等國家的二手商用車具備優勢,而二手乘用車暫時并不具備這樣的有利條件。
非授權車商替主機廠 " 探路 "
對于平行出口現象,很多國内車企持默許的态度。張婷婷表示,一些車企的全球化戰略,布局速度未必那麽快,如果車企要在海外開展授權出口,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涉及市場調研、質量安全、售後服務等各方面,投入非常大,而二手車可以出口到車企授權體系沒有覆蓋到的區域。
據了解,中國二手車已出口超過全球 140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 " 一帶一路 " 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對二手車進口需求大,例如中亞多國對二手車進口沒有具體限制,非洲大部分國家允許進口二手車,緬甸超過 90% 的車輛來自二手車進口,且對車齡要求較低。
對于部分實力較弱的車企而言,平行出口甚至是它們将車賣到海外市場的唯一途徑。根據商務部等部門 2013 年發布的通知,2014 年起,未建有境外售後維修服務網點的生産企業不得授權或自營汽車出口。
" 目前的情況,我們覺得(二手車出口企業與主機廠)是比較和諧的狀态,它(指平行出口)是主機廠出口的有益補充 ",張婷婷表示,從原則上看,在海外競争不太激烈或者沒有車企授權經銷體系的區域,平行出口模式對國内車企是有利的,一些國内無法消化的産能可以通過平行出口輸出到海外,也可以利用平行出口提前在一些海外市場 " 探路 ",積攢用戶。
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史運昇也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應該理性看待平行出口," 對于好的産品的認可是沒有國界的,也恰恰說明理想們的競争力是具備的,在官方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這種方式也能從市場上提供很多有價值的參考數據,世界那麽大,任何地區都有可能,底層邏輯還是我們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競争力強了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二手車出口商與車企在海外的産能、渠道布局區域有所重合,則雙方可能會産生矛盾。
據過往媒體報道的消息,比亞迪 2022 年曾在約旦市場發布聲明稱,比亞迪在約旦隻有一家官方合作夥伴,隻有在該處購買的比亞迪車型才能享受質保。該消息傳遞出的信号是,比亞迪官方不認可約旦市場的平行進口車。
二手車出口日漸 " 内卷 "
近兩年,受國際關系影響,歐美車企相繼退出俄羅斯市場,留出的市場空白正吸引中國平行進口車的湧入。今年 5 月,俄羅斯《消息報》報道援引 Avto.ru 網站俄羅斯專家的話稱,當前俄羅斯市場中國 " 二手 " 電動汽車售車廣告是年初的 3 倍。
雖然機遇很大,但二手車出口商的競争壓力也在增大。在張婷婷看來,目前全球汽車市場并不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軌道,中國二手車出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海外市場的增量帶動,而是在搶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汽車的存量市場份額,但這些競争對手肯定不會無動于衷,必然會想方設法反擊。
日本是全球二手車出口第一大國,而俄羅斯是日本二手車的主要銷售市場。日本 E-Stat 政府統計網數據顯示,2021 年,日本二手車出口量高達 122.49 萬輛,覆蓋全球 166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量超過 10 萬輛的國家有 3 個,分别是俄羅斯、阿聯酋、新西蘭。
此外,國内二手車出口商之間的競争也在加劇。張婷婷表示,以前海外的二手車采購企業,會先向國内出口企業支付 20%-30% 的采購定金,然後國内出口企業再去采購車輛,完成出口申報後馬上收取尾款。現在試點企業增多,行業越來越 " 卷 " 了,很多企業都在建設海外倉,客戶在家門口就能夠看到車,不需要先支付定金再等待車輛采購,也不用再承擔彙率、車價變動等方面的風險。
今年 6 月,浙江存富進出口有限公司簽訂了日本東京海外倉租用項目,宣布開展海外直售模式、縮短訂單交付周期,提供便利條件。近日,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方面也透露,正和阿裏巴巴國際站合作建設二手車出口網絡平台,根據客戶需求建設海外倉,用于儲備和展示産品。
張婷婷認爲,在海外很多國家,二手車出口已成爲 " 紅海 ",但行業整體來說仍然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優質賽道。隻是在這個賽道上,有資源、有背景的企業可能會更加如魚得水,而實力較弱的企業已不太适合入局厮殺。現在,一些企業出口的數量是上去了,但是卻不掙錢,想在這個行業長久立足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企業需要想清楚自身競争優勢是什麽再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