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書堂》· 第442篇
内容來源 | 本文摘編自光塵文化出品書籍
《這是真的嗎:如何避免成爲烏合之衆》
喬爾 · 貝斯特 著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值班編輯 | 金木研
第 7991 篇深度好文:5202 字 | 13 分鍾閱讀
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概念——信息繭房。
意思是:在信息傳播中,如果一個人隻關注自己選擇的領域,或者隻關注使自己愉悅舒服的東西,久而久之,便會像蠶一樣,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編織的繭房之中,從而喪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美國社會學教授喬爾 · 貝斯特在自己的新書《這是真的嗎》中也提出了這樣一個與之想和的觀點:" 堅稱我們知道唯一真正的原因并完全拒絕考慮其他觀點,隻會将社會世界過分簡化。"
信息繭房就像是專門爲人類布置的舒适巧妙的陷阱,我們總是很容易陷入其中,難以逃脫。尤其是生活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我們。
一、我們是如何落入信息繭房陷阱的?
" 信息繭房 " 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存在的痕迹,正如《這是真的嗎》一書中提到的:" 我們很容易對自己不嚴密的思維産生一種選擇性的盲從,這是極其危險的。"
這種不嚴密的思維,正是産生于我們每天獲取的信息之上。它和每個人的信息來源、認知程度以及個人喜好有關。而這些因明顯偏好選擇而産生的信息不對等,又會造成認知沖擊,進而形成固化的信息繭房。
2022 年 3 月中旬,國内各頭部 App 陸續上線了算法關閉鍵,允許用戶在後台一鍵關閉 " 個性化推薦 " 功能。而随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這項功能開展問卷調查。1144 名受訪者結果顯示,53.8% 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關閉算法推薦功能。
從 2016 年大數據整合元年開啓,到現如今,不過短短幾年時間,爲何個性化推薦的算法會屢屢被人诟病,甚至各大 APP 不得不上線一鍵關閉功能?
除了越來越嚴重的隐私洩露之外,大數據另一未曾料到的隐患——對信息繭房的加固,也日益被人重視。
大數據時代信息魚龍混雜,我們的眼睛、大腦每天都會被數千萬條來自五湖四海、内容迥異的信息搶奪。而人類,并不具備像計算機那樣擁有超強信息處理的能力。非自願性的接受信息,成爲這個時代人類注意力的主要落腳點。
如何幫助人類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就成爲了大數據主要在做的工作。
平台會根據你的網絡浏覽足迹,根據既定的公式,鎖定你可能感興趣的信息,然後将它們放在你打開 APP 時最顯眼的位置。比如,某音樂軟件按照每個人日常聽歌的足迹,把 " 大家都在聽 " 這個部分,放在 APP 的首頁。
社交 APP 也是如此。根據最近數據顯示,某短視頻社交 APP 的日活躍用戶已突破 8 億。點開軟件,默認就是 " 推薦 " 頁面,平台根據流量算法機制給每一個人的短視頻作品貼上不同的标簽,分配到不同的流量池裏,等待着被無數次的定向推廣和散布。
然而,定向推廣的内容,真的可以做到 " 人人皆是 VIP" 嗎?
事實,并非如此。
關于大數據,網絡上有這樣一句有趣的話:" 我點贊轉發評論,不是因爲我想點贊轉發評論,是因爲我怕大數據忘了我 "。
大數據收集的是每個人的傾向,然後根據這些人的傾向标簽,重複的去推薦 " 猜你喜歡 "" 大家都在看 "......
于是,我們就很容易從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反複看自己喜歡的東西。久而久之,除了自己喜歡的,其他東西再難走到我們面前。
有時候,我們期待大數據能 " 懂點事 ",推薦自己想要的,更多時候,大數據也期望我們能 " 安穩點 ",更好的被标簽化、群體化。
人類通過科技,實現了自我需求與信息的雙向選擇,然而,當我們選擇走進大數據精心布置的 " 信息繭房 ",等待着的不是破繭重生,而是一個過度簡化的世界——碎片式閱讀取代了深度閱讀,被動觀看代替了主動選擇,人類的大腦就這麽被流程化、簡單化、标簽化、無思考化。
二、批判性思維到底有多重要?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歐陽康認爲: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最常規的人類思維,它與人的開放性、超越性聯系在一起,是人類文明進步最爲重要的主體性條件。
以前人們用望遠鏡觀察行星和恒星,事實向他們證明了是地球圍繞太陽而轉的,而這一結論與神學家們所堅持的 " 地心說 " 矛盾。
後來,人們又用顯微鏡觀察到可能緻病的微生物,這又令醫學專家們無奈地否定了亞裏士多德的病理模型(疾病由 4 種體液的失衡引起)。
當時人們争執得不可開交,一些神學家和醫生堅決抗拒這些新思想。而到了今天,這些由證據支撐的新思想最終勝出——現在大多數人都認同:地球繞着太陽轉,細菌會導緻疾病。
這便是批判性思維的能量。倘若沒有批判性思維,人們一味相信權威和他說,人類社會就很難進步,也很難接近科學真相。
早在 21 世紀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将批判性思維與創造力定位爲 21 世紀教育的主旋律。
理查德 · 菲利普 · 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24 歲的時候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47 歲的時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費曼曾公開講述過自己的成長故事,并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這些成就,與從小經受的來自父親的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小時候,爲了引導費曼自主思考,父親經常扮演成外星人,向他提問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
" 爲什麽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别啊?"
" 爲什麽會有氣候和天氣的變化啊?"
......
在源源不斷的問題互動中,費曼學會了自己去百科全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尋找答案的過程,讓費曼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獨立思考思考。慢慢的,費曼開始了自己的數學研究之路。
當下,終身成長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活到老學到了不再是一句廣告宣傳,已經成爲很多人在踐行的準則。
而人類追求終身成長的首要目标,不是讀過多少書,獲取多少知識,而是永遠的保持批判性思維對待自己、周遭與世界。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獨立思考和判斷,而非特定的知識。"
三、你真的了解什麽是批判性思維?
社會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 " 二元對立思維 "。二元化對立思維,又稱二分法,一般是指用簡單的概念把事物分成兩個對立面,并對其進行非此即彼的思考,這種思維經常見于人們對一些事件的評論裏。
爲什麽我們總是忍不住給對方貼标簽下定義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長期生活在二元對立思維的影響下,我們漸漸的無法建立完整的批判性思維方式。
二元對立思維,其實是人類本能的思維方式。在遠古時期,人類非常弱小,多群居生活,爲了更好的适應環境,大家選擇用最簡單方便的把資源劃分爲能用的和不能用的,把同類劃分爲我們和他們。
然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0 和 1 的邏輯門可以演化出鏈接 65 億人的互聯網,相比黑白,這世界永遠擁有更廣袤的灰色地帶。我們終究要走向這片廣袤的灰色,完成從二元到多元的心智轉變。
很多人、包括一些研究者,都曾将批判性思維看做保持懷疑的态度和質疑的行爲。這就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維嗎?
當然不是。
美國特拉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喬爾 · 貝斯特在新書《這是真的嗎》中這樣解釋:一切論證均包含根據、理據和結論,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對每一項要素進行評估。
而遇事先質疑,遇人先貼标簽的行爲,僅僅是根據自己的直覺感受對最終呈現結果的批判。一味地進行二元對立的批判并不是在進行批判性思考,反而是在阻礙自己批判性的看待的人和事。
而且,相比對外界人和事的批判,喬爾 · 貝斯特認爲,人們很容易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批判,但很難對自己觀點一緻、信任、崇拜的人批判,而對自己的論證進行批判性思考則難上加難。
所以,構建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是,要先審視清楚自己的論證,思考其中的局限,并在呈現給他人之前解決掉其中的問題。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也對批判性思維有進一步解釋。他将批判性思維分爲兩個層次:第一,它是一種能力,有别于知識;第二,它是一種心态,是一種心智模式,是一種價值取向。
但僅僅是根據這些定義與解釋,大家其實很容易陷入批判性思維的誤區,以下幾種常見的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擁有批判性思維不是在網上做鍵盤俠,更不等于否定與批判。而是從質疑開始,全面了解多元的意見,最終依靠證據進行判斷,否定絕不是目的,這個獨立思考、追求真理的過程才是更重要的。
其次,批判性思維和辯論也沒有必然的聯系,更不是吵架,不是以駁倒對方爲目的,而是找到事物最本質的真理。
最後,批判性并不等同于邏輯。邏輯隻是它的一個基本标準。批判性思維有比邏輯更豐富的内容。
四、重新認識批判性思維
美國特拉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喬爾 · 貝斯特,爲了讓大家更簡易地結合生活去理解批判性思維,他在新書《這是真的嗎》中重新定義了批判性思維。
他将批判性思維視爲一套用來評估 " 斷言 "(claim)的工具。
首先," 斷言 " 指的是一種聲稱某事屬實的陳述。
在談話間,在閱讀中,在媒體上,在幾乎所有與他人相聯系的場合,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斷言,并且我們都需要學着诠釋這些斷言。
我們會将這些斷言按照可信度的高低進行區分,将那些似乎合理的斷言定義爲 " 事實 " 或 " 信息 ",并給那些可疑的斷言貼上 " 謠傳 " 或 " 虛假 " 的标簽。
那我們需要掌握的,就是将那些存疑的斷言與那些更具真實性的斷言區别開來。
所以,批判性思維不是簡單假定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麽是真的,而是要求我們思考我們的假定是否有可能錯誤。也就是批判性思維通過評判支撐性證據來評估斷言,批判性思考就是評估或評價論證的可信度。
比如:現在下雨,我們不想被淋濕,我認爲我們應該等雨停了再出門。
喬爾 · 貝斯特在《這是真的嗎》一書中分析:
提供基本信息的根據(ground),即 " 現在下雨 ";将得出的結論正當化的理據(warrant),即 " 我們也不想被淋濕 ";結論(conclusion),即 " 我們應該等到雨停再出門 "。
那我們在看到這個 " 斷言 " 時,就會思考論證是不是還在下雨?是不是雨大到不方便出門?是真的怕被淋濕,還是存在其他更緊迫的原因需要馬上出門?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我們也許會認爲這一論證可信,并選擇待在室内;或者會認爲該論證不可信,并選擇硬着頭皮外出。
因爲一切論證均包含根據、理據和結論,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對每一項要素進行評估。
五、構建批判性思維,
關鍵要走出這幾個盲區
喬爾 · 貝斯特在《這是真的嗎》一書中提出了幾個經常會陷入批判性思維盲點的分析:
1. 理智對待傳聞,讓子彈先飛一會
針對人身的論證:指将重心放在說話人而非說話内容上的論證。如果我們隻因爲某人屬于某個與我們意見不合的群體就否定其論證,那我們就犯了一個推理錯誤。
2. 民間智慧和隐喻≠真理
隐喻的問題在于,使用隐喻會阻礙人們對斷言的批判性思考。我們需要批判性地思考,隐喻會将我們引向何方,那裏又是否是我們想要去的方向。
3. 爲什麽對自己崇拜的人很難批判性的看待?
喬爾 · 貝斯特認爲:持有強烈信仰的人,哪怕面對在他人看來無可辯駁的證據時,也常常會堅持信仰,不動搖。
4. 爲何科學研究者也會掉進批判性思維的盲區?
實驗者效應:實驗者期望得到某個結果,然後就得到了符合這一期望的結果,提前知道你想要發現什麽可能會影響你最終的發現。
研究者更需要警惕,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期望可能會影響自己的發現。他們必須盡己所能地确保發現是準确的。要做到這一點,批判性思維是關鍵。
5. 爲什麽說 "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
回音室效應:同一陣營就如同一個回音室,身處其中的人們彼此認同,并爲彼此的契合歡欣鼓舞,就像觀看情節劇的觀衆會通過噓聲和歡呼聲來增強觀演效果一樣,這種回音室的環境使其中的每個人都很難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觀點,因爲他們身邊的人都在不斷地強化這些觀點。
我們很難識别自己文化的獨特特征——因爲我們沉浸其中,我們隻是假設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是正确的、正常的、明智的。我們需要認識到,正如我們認爲我們的文化或觀點正确且正常一樣,其他文化中的人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爲他們自己的文化正确且正常。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所有人始終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中。
針對這些盲區,作者在書中,也給到了相應的批判性思維小貼士,這裏爲大家摘取幾條:
針對人身的論證,以及用 " 謬見 " 來否定斷言,都是在逃避批判性思維。
文化浪潮塑造了我們對新想法的開放态度,而将某些話題定義爲禁忌會阻礙批判性思維。
對因果關系的解釋有四個評判标準:因在果前、因緻果變、因果有據、因果明确。絕無可能建立一個絕對明确的因果關系。
傳聞是一種薄弱的證據,諺語和隐喻可能包含有待檢驗的建設。事實會建立在社會共識之上。
如果一切論證的目的都是說服,那麽論證其實就是一種交流形式——論證的目标是将一個人頭腦中的想法轉移到另一個人的頭腦中。
針對 " 專家言論 ",我們需要學會思考一項社會學研究背後的取向:是樂觀主義取向還是悲觀主義取向?是突出了文化的作用,還是突出了結構的作用?研究該問題的學者究竟是局内人還是局外人?研究視角是悲劇性的還是喜劇性的?
叔本華曾說過:" 每個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領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世界不會直接給答案,我們必須學會使用批判性思維,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打破自己的 " 信息繭房 ",成爲一個可以坦然面對複雜世界的人。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