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 VC 第一股誕生了。
投資界 - 天天 IPO 消息,今日 ( 10 月 6 日 ) ,天圖投資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爲首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創投機構。眼下港股并不熱鬧,天圖同樣破發了,此次募資約 10 億港元,其中引入了福田引導基金作爲基石投資人。
印象中,這是第一家主流人民币 VC 基金登上 IPO 舞台。在此之前,單偉建執掌的太盟投資已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今年 6 月,博将也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不過看下來,大家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目前太盟投資已推遲了 IPO 計劃。
回想 2021 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文件中罕見提及探索優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上市制度安排。如今,天圖投資似乎打響了人民币基金第一槍,但現實也擺在眼前,VC 上市依然道阻且長。
執掌 250 億,投遍消費
上市募資 10 億
成立于 2002 年,天圖投資由原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王永華和畢業于清華 MBA 的馮衛東一同創立。早年以 PE 起家,天圖投資曾是創投圈赫赫有名的 " 吃貨 PE",如今依然活躍在國内消費投資一線。
追溯天圖投資的曆程,可以隐約看到一些本土創投的影子。最早階段,起步于深圳的天圖用自有資金做 PE 投資,以投資 Pre-IPO 階段爲主,而項目的選擇都比較寬泛且傳統。這一幹就是十年。
那是以深圳爲代表的本土創投崛起的時期,天圖團隊投出了一些賺錢的項目,聲名鵲起。直至 2012 年,全民 PE 時代到來,本土創投紛紛轉型,天圖内部也進行了一輪策略調整,決定将投資戰線收縮到消費領域,成爲中國最早一批專注消費賽道的創投機構。
2015 年,天圖投資迎來一個裏程碑——正式在新三闆挂牌上市。2017 年,天圖 PE 基金内部進行改革,分别成立了 VC、PE 和并購及控股投資事業部。其中 VC 基金由潘攀執掌,1979 年出生的他一舉成爲天圖最年輕的管理合夥人。
正如眼下消費投資陷入低估,外界關于天圖投資的質疑也并不鮮見。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天圖投資共計管理 8 隻人民币基金和 3 隻美元基金,資産管理總規模 255 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天圖累計投資 222 家公司,包括餐飲、服裝、醫療保健等在内的 180 家消費領域公司,以及 42 家其他行業公司(如生物技術、科技行業),投資案例包括周黑鴨、中國飛鶴、奈雪的茶、小紅書、茶顔悅色、萬物新生、百果園等項目。招股書透露,目前天圖已對其中 35 家公司實現完全退出。
一家 VC 的成色幾何?招股書顯示,天圖投資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期内全面收益總額分别爲 2.93 億元、9.2 億元、6.64 億元;天圖投資 2022 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總額爲 5.15 億元,上年同期爲 4.93 億元。
此外,天圖投資 2022 年上半年期内利潤爲 3.94 億,上年同期的期内利潤 5.19 億元。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天圖投資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 3.4 億元。
這一次,天圖投資引入了深圳市福田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 ( " 福田引導基金 " ) 和青島投資者作爲基石投資。其中,福田引導基金認購 3090 萬美元,青島海明認購 910 萬美元,青島海諾認購 940 萬美元,青島金融認購 1250 萬美元。
此次 IPO,天圖募資淨額 10.085 億港元,其中約 65.0% 将用于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約 25.0% 将用于進一步發展及加強公司的直接投資業務、約 10.0% 将用于公司的一般公司用途。
創投機構爲何去上市?
天圖爲何此時去港股 IPO?
" 當下無論人民币還是美元募資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消費投資機構,更不受一些國資背景 LP 待見。此時上市,第一個原因可能是一種募資新探索。" 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消費 VC 合夥人分析。
對此,天圖投資創始合夥人、CEO 馮衛東也曾坦言,這幾年行業最難的還是募資端," 我們也不得不加大和一些引導基金的合作力度 "。此前他解釋,天圖将來也會擴大在美元領域的發展,去香港沖擊 IPO,其實也是想擴大美元市場的影響力,這也是未來走向國際化的一個準備。
事實上,國内 VC/PE 圈對于創投公司上市讨論已久。通過資本市場募集長期資本,便是創投機構追求上市的現實初衷之一。
中國創投行業走過 20 餘年,當下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正如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曾在公開演講時表示,私募基金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上市募集的資金可以作爲 GP 的長期核心資金帶動更多的 LP 資金,有助于形成長期資本,活躍資本市場的流動性。
曾有本土創投大佬感歎,目前國内創業投資基金一般基金存續期爲 3+2 年,最長爲 7 年。而一般企業從成立到符合上市要求需要 6 — 10 年的時間,這使得部分人民币基金無法長期持有優秀企業。
要知道,當年軟銀長期持有阿裏巴巴 14 年才能收獲高達 2500 倍的回報;MIH 持有騰訊十幾年才能收獲高達上千倍的回報。阿裏巴巴和騰訊的高速成長卻跟中國的人民币基金沒有關系,導緻國人沒有分享到投資紅利。
此外,上市也有利于創投機構建立更加規範的公司治理體系,做大做強。" 現在人民币基金管理規模過千億的 GP 鳳毛麟角,而且基本是國有的。應該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允許 GP 上市來做大做強,最後會産生一批在國際上具有競争力的創業投資管理機構,此外,還可以運用上市公司的多樣化激勵工具,吸引優秀人才,并以優質上市 GP 爲标杆,對行業起到示範效應,提升創投行業整體的專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夥人陳玮曾向投資界分析。
從國際經驗來看,創投機構上市并非新鮮事。早在 2007 年,一批海外私募巨頭便掀起首輪上市潮,黑石 2007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爲美國當時近 5 年裏最大規模的 IPO,緊随其後,KKR 在 2010 年上市,凱雷在 2012 年上市。
而從 2022 年起,美元 PE 上市潮又來了。彼時,管理着千億美元的 TPG 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過 100 億美元;随後,亞洲私募股權公司太盟投資集團公司(PAG)同樣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還有歐洲 PE 豪門 CVC 資本,也謀求在倫敦上市。
可以說,上市成爲國際私募股權行業的風向标之一,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國内 VC/PE 的選擇。
但相比美元 PE,天圖的 VC 色彩更爲濃厚——須知道,很多 PE 機構的業績具有波動性大的特征,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較弱,所以二級市場一般不會對 PE 機構給出太高的估值。沿着這一個邏輯,VC 機構的業績波動更大,所以全球尚未有一家主流 VC 機構上市。
天圖投資選擇了港股,客觀原因或許在于,隻要是符合港交所上市規則要求的公司均可申請,并沒有任何行業限制。投資界從多方了解到,港交所曆來歡迎内地 VC/PE 機構赴港上市,一度希望重點開拓打造一家行業标杆案例。
鼓勵創投公司上市
下一個是誰?
VC 上市會成爲一個嶄新趨勢嗎?
回想 2021 年 1 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促進深圳股權投資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征求意見稿)》的通知,當中就出現了一條罕見的舉措——探索優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上市制度安排,首次公開提及創投機構上市話題。
随後,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新時期進一步促進科技金融與産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确表示鼓勵和支持創投機構創新募資手段,包括上市。
但是,創投公司上市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全盤謹慎考慮。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創投機構通過 IPO 進入 A 股市場。
正如上海某知名 VC 機構主管合夥人坦言了自己的擔憂:" 風險投資尤其是早期風險投資,周期長波動大,如果不上市的話這些波動都是可控的," 一旦變成公衆公司後,所有的事情都會暴露在公衆眼皮底下,無論是對被投企業還是創投機構本身而言都是一種壓力。"
他表示,國外上市的創投機構也不多,加起來不超過 10 家。而且國外上市的都是比較大的 PE 機構,發展都相對平滑,但對做早期或 VC 投資的機構而言,上市是否合适還需要打一個問号。
北京某本土 VC 機構合夥人也梳理了目前反對創投公司上市的聲音:一是私募不能公募化;二是資本市場要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創投這樣的類金融機構上市。"
" 上市不應該有行業歧視。" 深圳某頭部人民币基金執行合夥人建議," 我們可以針對上市的創投機構出台一些特别要求,進行日常監管。畢竟創投機構是金融屬性的公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上市之後不能想幹什就幹什麽。明确上市創投機構能幹什麽,不能幹什麽,大家會在規定範圍内做一個好孩子。"
這幾年,不少創投大佬都在公開場合袒露心聲。同創偉業創始合夥人、董事長鄭偉鶴曾判斷,創投公司上市是未來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不出意外,這件事正在推進的過程中。" 本土創投大佬靳海濤也曾強調," 募資難 " 的解決方式之一,是支持創投機構上市;而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更曾坦言,在促進創業投資方面,他最爲期待的政策是允許私募股權機構上市。
其實早在 2019 年,當時正在醞釀創業闆注冊制落地,關于創投機構上市的話題就曾在人民币基金中引發熱議。彼時曾有創投大佬透露,相關部門牽頭做了很多調研,考慮推動深創投成爲創業闆首家上市創投公司。
如今随着天圖成功 IPO,國内創投機構上市算是邁出了第一步。顯然這是一條艱難的征途,誰會是下一個呢?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繼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0/522918.shtml
【本文爲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衆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