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車百智庫
超 1000 家企業參展,150 場發布會,近 120 款新車,總展出面積超過 36 萬平方米……
2023 年上海車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相比去年北京的遺憾取消,成都的匆忙撤展,作爲疫情常态化後國内舉辦的首個重量級車展,也是今年全球第一個 A 級車展,上海車展拉開了車市複蘇大幕,也拉開了新時代市場競争的新大門。
本次車展的主題是 " 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 ",而今天的中國汽車也處于從舊時代切換到新時代的關鍵轉折點,從高增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幾年的整個汽車行業,也在不斷蝶變,從多個維度沖向電動化、智能化。
所以本屆上海車展看什麽?除了看各家大秀肌肉,發布新戰略、新計劃、新車,更要從本次車展看到未來汽車産業的新趨勢。
一、趨勢一:激光雷達從試水期漸入成熟期
随着智能汽車的發展,更多智能駕駛場景的觸發,以激光雷達爲主的核心傳感器成爲近年行業關注的重點。從 2021 年開始,車企紛紛紮堆宣布激光雷達 " 上車 ";到 2022 年,已經有許多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開始量産交付;2023 年,激光雷達更被外界公認即将迎來爆發。
本屆車展,越來越多車型搭載激光雷達。
如蔚來此次攜全新 ES6、2023 款 ET7、全新 ES8、EC7 等多款車型亮相,每款車型均搭載圖達通激光雷達。
小鵬除了全新 P7i 和 G9 外,還帶來全新中型 SUV G6 的首發。三款車型均預備了搭載速騰聚創 M 系列激光雷達的 XNGP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版本。
理想全系産品 L9、L8、L7 也一同亮相,均在車頂前瞭望塔搭載禾賽 AT128。
除了新勢力外,沃爾沃的全新電動旗艦車型 EX90 用上了 Luminar 激光雷達,奇瑞星途的星紀元 STERRA ES 和紅旗的 E001 也都在車頂位置布置了激光雷達。這些車型大的激光雷達主要來自速騰聚創、華爲、禾賽科技等企業,搭載數目多爲 1 — 4 顆不等。
二、趨勢二:自動駕駛卷向 " 城市 NOA"
本屆車展,城區 NOA 功能成爲智能出行的一個亮點。車展首日小鵬 G6 正式首發亮相。新車搭載了行業唯一量産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XNGP,這是實現無人駕駛前智能輔助駕駛的終極形态。目前,小鵬已開放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城市 NGP 功能,這标志着 XNGP 第一階段的能力正式開放;并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開放 XNGP 第二階段的能力。
理想 AD Max 3.0 正式發布,宣布理想汽車智能駕駛步入 3.0 時代,也進入到了城市場景。理想 AD Max 3.0 通過大模型 AI 算法,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像人類司機那樣實時地感知、決策、規劃。
官方表示,理想 AD Max 3.0 的城市 NOA 将于本季度開始推送内測用戶,年底将覆蓋 100 座城市、更立下了 " 終身免費 " 的 "flag"。不過,城市 NOA 隻能在 Max 産品上使用,還未涉及到 Pro 産品。
問界 M5 智駕版正式上市,是業内首個搭載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
HUAWEI ADS 2.0 最爲重要的升級就是不依賴高精地圖,在其加持之下,城區(NCA)智駕導航輔助的落地速度将大幅提升。根據華爲公布的商用計劃,2023 年第二季度将在 5 個城市開放有高精地圖的功能體驗,第三季度開放 15 個城市無高精地圖體驗,第四季度擴展到 45 個城市。
另外大廠紛紛宣布進軍城市 NOA,譬如百度帶來了全新升級的駕艙圖産品矩陣以及旗艦産品城市智駕 Apollo City Driving Max。據介紹,該系統搭載兩顆英偉達 Orin X,算力達 508TOPS,是國内唯一一款使用純視覺感知就能在城市道路上帶給用戶連貫體驗的産品。
2023 年的智能車市,城市場景正開啓自動駕駛的下半局,打響智能汽車軍備競賽。
三、趨勢三:智能座艙迎來新變革
本次車展鴻蒙座艙也升級到了 3.0,除了依然絲滑之外,實現了多項全新軟硬件技術的上車,譬如空間音頻技術的首次上車;後排搭載 HUAWEI MagLinkTM 魔吸車載接口;車機與手機進一步融合,手機應用内地址導航流轉功能,手機一碰即可車機導航等。
傳統車企也不再傳統。吉利汽車攜多款新能源智能化産品亮相車展的同時,還在現場正式發布吉利銀河 L7 智能座艙—— " 智愛座艙 "。官方稱," 智愛座艙 " 标配了高通骁龍 8155 芯片以及 128GB 存儲,同時還有星睿智算中心的超強雲端算力支持,雲端總算力達 81 億億次每秒," 雙算力 " 的加持保證了銀河 L7 的車機響應速度。
系統方面,銀河 L7 搭載的是銀河 N OS 生态系統,開門上電,熱啓動速度僅需 2 秒,号稱是同級别最快;系統 UI 方面完全複刻了手機的交互邏輯,采用了卡片式設計,應用均可獨立拖動、添加,全局皆可自定義。
傳統車企在智能座艙領域也卷了起來。
大衆帶來了全新的 ID.7 轎車,新車在座艙功能方面也十分豐富,配備了 ID.OS 2.0 全新車機操作系統、ID.Mate 智能 AI 助手、Smart Air 隐藏式智能空調和 Skyview 智能光感天幕,并且專門爲國人特别調節了座椅的發泡材料,讓整個座椅乘坐起來既舒适又具有一定的支撐性。
寶馬帶來了曾在今年 CES 展會上亮相過的 i Vision Dee 概念車,座艙内用虛拟投影取代了屏幕,而且寶馬将會在今後的量産車上減少屏幕數量。
智己汽車聯合斑馬智行推出了基于開源的 Linux,中國唯二的自主研發操作系統 IM OS,實現整車從底層到應用層的全棧融合,并且具備相當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領克牽手魅族開啓了 Flyme Auto 首秀。
跨界的科技企業也不在少數。商湯絕影 SenseAuto 亮相,其中首發 6 款座艙創新産品;遊戲引擎巨頭 Unity 中國首次參與車展,并将在 4 月 20 日重磅發布最新版本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車百智庫(EV100_Plus)認爲,賦予座艙智能化屬性,而不局限于對造型設計、内飾用料的考究,将成爲智能汽車時代的新趨勢。
四、趨勢四:800V 高壓平台風口已來
續航裏程、電池充電等一直是電動汽車發展的限制因素。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從 2022 年開始快速加碼推動新能源車高壓快充技術的應用。如今," 充電五分鍾,續航百公裏 " 的 800V 高壓技術幾乎被視爲解決電動出行問題的關鍵之一。
車展首日搭載扶搖架構的首款全新戰略車型小鵬 G6 正式亮相。這是國内首個量産的全域 800V 高壓 SiC 碳化矽平台和 3C 電芯,新車支持 800V 高壓快充,續航将達到 700km。何小鵬指出,800V 平台的優勢不僅僅是在 800V 規格的充電設施上好使,而是在普通充電樁,也能把充電樁效率利用到最高。
理想的純電方案也采用了 800V 高壓超快充來解決補能效率問題,充電 10 分鍾續航 400km。這套方案包括了基于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碳化矽技術打造的 800V 高壓電驅系統,具備 4C 超充能力的電池,以及全棧自研的熱管理系統,在提升充電速度的同時改善能源使用效率,讓用戶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夠獲得更高的充電效率,更長的續航裏程。
合創汽車帶來了旗下全新中大型 MPV ——合創 V09。标配 800V 高壓系統,峰值快充功率達 380kW,官方綜合續航裏程超過 750km。
起亞 EV9 概念車也擁有 800V 高壓快速充電系統,充電功率可以達到 350kW,在此系統加持下,補能 100km 續航僅需 6 分鍾,從 10% — 80% 最快耗時爲 20 分鍾。
除了自主品牌,面對 800V 高壓充電,奧迪也做了準備,此次亮相的奧迪 A6 Avant e-tron 概念車,擁有 700 公裏的超長續航,即便在虧電狀态下,大模組電池充電 10 分鍾,就可讓續航裏程增加 300 公裏相當于一輛普通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
眼下,沒有進入 800V 俱樂部的車企,似乎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車百智庫認爲,800V 高電壓平台或将成爲高端電動車與普通電動車區分的标志之一。但推廣的快慢将取決于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 800V 功率電子産品的成本下降。
五、尾聲
整個展館走下來,很明顯感到新能源車已然成爲本屆上海車展的主角。如果說廣州車展是車市的 " 回暖 ",那麽上海車展便是新能源車的盛放,電動化、智能化的未來已經是确定的,中國汽車市場的活力也将持續迸發。但行業仍處于發展期和定型期,不管主機廠還是供應商," 内卷 " 将會非常嚴重。
" 我們如果不努力,不能抓住智能電動網聯汽車時代的變遷機會,尤其不能抓住自動化的機會,無論今天是多麽強大的公司,将來有可能會消失掉。" 餘承東說。
雲程發轫,萬裏可期。唯有這一階段的勝者才有資格進入下一階段的角逐。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