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 iPhone 15 系列上提供了「充電循環計數」功能,據官方介紹,該功能旨在讓用戶可以直觀地了解到當前設備的電池健康狀态。充電循環計數按照完整的充電周期進行記錄,即完成 1 次 0~100% 的充電計作 1 次循環,0~50% 則計作 0.5 次循環,以此類推。
除了幫助用戶檢視電池健康狀态之外,蘋果也将充電循環計數視作電池壽命強度的标準,比如 iPhone 15 系列,蘋果最早公開的電池壽命情況爲「800 次循環仍保持健康狀态」。
(圖源:RM Updates)
近期,蘋果官方重新測量了 iPhone 15 系列四款機型的充電循環計數,将原本的「800 次」調整爲「1000 次」,确定了該系列的電池壽命表現比原本估量的結果要更加出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同時也揭開了 iPhone 14 系列用戶的傷疤:iPhone 14 的電池循環計數測試僅爲「500 次」,遠低于 iPhone 15 系列。這意味着,早前 iPhone 14 系列曾被遭到的「電池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近幾年,iPhone 一直深陷電池相關的争議,多數用戶表達了對蘋果不願意提供更大容量電池、更快速的充電感到不滿。如今,蘋果通過這種方式回應了這些争議,但同時也讓自己深陷更大的輿論風波。
早在 iPhone 14 系列發售之時,就有不少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與電池有關的問題,尤其是 iPhone 14 Pro,短短幾個月時間内電池健康度就跌破 100%,十分詭異。
科技記者 Joanna Stern 在她的調查報告裏指出,多數 iPhone 14 Pro 的用戶在使用幾個月時間後電池健康度就跌至 88% 或更低,這可能與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事實上,蘋果官方也曾針對 iPhone 14 Pro 的電池損耗問題作出解釋,将問題甩給「全天候顯示」功能。
(圖源:9to5Mac)
「全天候顯示」是 iPhone 14 Pro 與 iPhone 14 Pro Max 首發的功能,和 Android 選擇的徹底熄滅屏幕、隻保留關鍵信息的做法不同,蘋果傾向于展示較暗但完整的壁紙與時間信息。這樣的做法使 iPhone 的耗電速度更快。
前文提到,充電循環是電池健康的标準之一,循環計數越多、電池健康下降越快。iPhone 14 Pro 電池健康快速下降,或許與用戶充電次數過多有關。但 The Verge 記者在研究報告裏提到,蘋果也許在 iPhone 14 系列上采用了更廉價的電池,這些電池品質較差,這才是導緻健康度暴降的元兇。
(圖源:iFixit)
蘋果重測 iPhone 15 系列的電池健康表現,也側面印證了前代 iPhone 電池性能不佳的問題。超過 500 次循環就會導緻電池健康度下降,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假設你每天循環 1 次,那麽隻需一年半時間就會降至蘋果标稱的「不健康狀态」,也就是 80% 以下;假如你還是一個遊戲黨,每天都在進行多次循環,那麽不到半年就需要更換一塊新電池了。
更關鍵的問題在于,iPhone 的官方換電是一項非常昂貴的服務。iPhone 14 系列選擇官方電池更換服務的價格 748 元,而 1g 黃金的價格也才 626 元。難怪時常有人吐槽,iPhone 的電池比金子還貴。
(圖源:Apple Newsroom)
對于電子産品而言,續航能力也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指标之一,更别提現在已經到了人人手機不離身的時代了。而随着 AI 手機概念的确立,手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承擔的任務也将變得更加繁重,在這種關鍵節點裏,蘋果還在電池壽命上偷工減料,這是讓人難以理解的。
iPhone 之所以能夠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受到消費者的高度關注,靠的就是其對用戶基礎體驗的重視。近些年來,iPhone 在性能、影像上不斷攀升,也整出了「靈動島」之類的創新,但最基礎的電池和信号問題,始終都沒能解決。
在 vivo X100 系列發布會上,vivo 帶來了全新「藍海電池」與「藍海續航系統」,前者以行業首發的碳元重組技術,實現了百瓦雙芯閃充;而藍海續航系統則是在電源管理、電池健康和多種快充協議上給足支持。得益于此,vivo X100 在 202g 的機身裏塞入了 5000 毫安時的超大容量電池,還支持到了 120W 快速充電。
(圖源:vivo)
此外,vivo 早就提出了循環千次的電池健康标準,即和 iPhone 15 系列保持一緻,而榮耀則是将最大電池循環次數做到了 1500 次。
Android 陣營品牌們從早年間在性價比上相互較勁,逐漸演變成對産品品質、使用體驗的提升,例如更舒适的機身材料,更耐用的電池等。
手機市場的「電池大戰」早已打響,除 vivo 之外,小米、華爲、OPPO 均帶來了自研的電池技術,目的就是做好手機最基礎的體驗。反觀蘋果,盡管在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上使用了更輕的钛金屬外殼,但電池容量并未增加,且快充速度也與前代保持一緻,這種「原地踏步」,屬實有些不夠看。
(圖源:Apple)
不過,蘋果終于将 iPhone 的電池循環提升到千次标準,也算是同步了其他産品線,例如 iPad、MacBook,早在 2020 年就達到了 1000 次循環,就連 Apple Watch 也是這個标準。但 iPhone 沒有先進的電源管理系統,其電池健康能否真的達到官方标準,還很難說。
還有幾個月時間,iOS 18 就要登場,這個号稱史上最強的 iOS 版本,不出意外的話将帶來很多與 AI 相關的功能,而基于蘋果對待隐私需求的态度,不少對算力需求較低的功能可能都會以本地端側運算爲主。屆時,蘋果采購的這些「廉價電池」,就會成爲用戶接觸到 AI 的最大阻礙。
但蘋果也不會太擔心,畢竟官方在售的高價電池更換服務正在等待着用戶們。
蘋果選擇在 iPhone 15 系列發布近半年時間後才爲其「正名」,一方面是爲了解決長期以來的電池争議,另一方面則是應對歐盟将在 2025 年推出的全新法案。這則法案建議,所有在歐盟銷售的智能手機與平闆電腦都需按照 A-G 劃分等級,其中一個标準就是關于電池循環,隻有超 800 次的循環計數才能符合 iPhone 所在的等級。
(圖源:Digital Trends)
說到底,蘋果也隻是爲了确保 iPhone 能夠繼續在全球市場裏不受阻礙地展開銷售,至于用戶的體驗,或許并不是至關重要的。何況,蘋果并未公開此次測試的更多細節,我們很難判斷兩次測試是否基于同一個标準。
當然,從 iPhone 15 系列用戶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愛機突然被證實更「強」了,也是一樁,但假如你希望電池健康能夠達到官方的千次循環标準,那麽可能也需要注意平日的充電模式,具體方案可以參考蘋果官方提供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