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穩增長、促消費的大背景下,促進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正成爲各界關注的熱點。
4 月 6 日,主題爲 " 攜手共謀新發展,激發車市新活力 " 的廣東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沙龍,在廣州正式舉行。本次沙龍旨在爲促進廣東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獻言建策,并打造高水平政企學交流平台。廣東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黃欣,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偉華,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等出席了此次沙龍。
适度擴大 " 雙碳 " 補助範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目前,廣東新能源汽車産業總體規模呈現快速擴張,新能源汽車産業投資熱度持續高企。2022 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産量約 130 萬台,同比增長 140%,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份額約 18%。然而,新能源汽車也面臨核心零部件供應缺口較大的難題,新能源汽車産量規模的快速擴大或将進一步加大廣東汽車産業鏈的上遊壓力。
作爲全國汽車制造和消費的第一大省,廣東擁有最豐富、最便捷的汽車動力能源使用環境,能夠适應不同的 " 補能 " 生态。與會專家認爲,純電動、混合動力汽車 " 兩翼齊飛 " 的發展格局,更爲适合廣東汽車産業的平穩發展,能爲廣東汽車産業提供更穩定、更充沛的長期動能。
沙龍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珠江學者韓永輝建議:廣東可以探索适度擴大 " 雙碳 " 政策補助範圍,将汽車産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作爲産業政策支持補助的重要判斷标準,實現自主車企與合資車企、純電動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的統一對待,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另一方面,廣東可以重點關注汽車産能利用率、庫存量等數據,加強對汽車市場形勢研判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果對現有汽車産業政策體系進行科學适度的動态調整,引導廣東汽車産業均衡化發展。
在活動圓桌對話環節,廣汽研究院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祁宏鍾表示:當前新能源車和 HEV 正好呈現出互補關系,希望政府層面能協調發展燃油、混動、電動三種動力,尤其在 HEV 市場要給予政策支持。
據調研數據顯示,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被消費者認爲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兩類新能源車型。艾媒咨詢首席執行官張毅表示: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大規模産業化新階段,但目前純電動汽車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長途出行的需求。各大自主品牌均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布局,技術創新使得自主品牌混合動力汽車價格落至合資燃油汽車的價格區間。這是 2021 — 2022 年混合動力汽車得以 " 放量 " 增長的核心。
純電、混動多路徑發展,促進産業高質量進階
當前,汽車産業正在進入全面電動化的轉型期。從能源安全,産業均衡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堅持純電動、混合動力多路徑發展,才能确保 " 雙碳 " 目标持續推進,确保能源安全。
韓永輝表示,廣東應以傳統汽車工業基礎助力産業轉型,打造純電、混動 " 兩翼齊飛 " 的發展格局。目前,廣東汽車産業的幾大龍頭企業均在 HEV 和 PHEV 領域有較大投入。同時,在傳統汽車工業的積累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接受度較高,加之廣東汽車産業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産業鏈配套成熟,具備相當強的市場普及前景。純電、混動 " 兩翼齊飛 " 的良好發展格局,相較于燃油到純電 " 一步到位 " 的發展路徑,或許更适合廣東汽車産業的平穩發展。
從技術和應用場景出發,混合動力汽車,尤其是 HEV 汽車可以滿足更多用車場景,減少用車端的充電難題。從實現兩碳目标的可操作性來看,HEV 汽車還擁有高效減碳,普及面廣等優勢,是汽車産業高質量的發展重要組成部分。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上官文斌則認爲,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表現優于同排量的純燃油汽車。尤其是發動機開始加速時,電機能有效彌補内燃機低速時扭力不足的弱點。同時,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可以在純電動模式和混合動力模式下運行,達成低油耗的目标。車輛也可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 " 零 " 排放。在使用混合動力模式時,車輛電池組則可以充電,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态,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純電、混動多路徑均衡發展,将爲廣東汽車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向上動能。
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在圓桌對話中表示:新能源汽車在廣東省汽車銷售的比例約爲 24%。因此,汽車産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發展,燃油車、混動車也要高質量發展。補貼政策可以更充分顧及到燃油、純電、混動車型,讓消費者有更充分的選擇空間。
汽車産業在新時代之下,既要實現産業高質量發展,也要賦能消費升級的新路徑。通過本次沙龍,各界專家不僅在宏觀層面上爲廣東汽車産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言建策,也在消費端、市場流通環節等微觀層面上,提供了務實建議。
展望未來,與會專家普遍認爲,燃油、純電和混動汽車的均衡發展,可以形成多元競争的汽車産業格局,實現汽車動力能源的平穩過渡,達到更高質量的均衡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