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個地獄級笑話。
上個月初,向太發了一條微博,内容是說摯友李連傑多次被傳去世," 你到底死了多少回?又傳你走了!今早你還和我請安啊!"
不少網友的重點是 " 請安 " 兩個字。
但 Sir 卻想到别的——
如何正确地報道一個名人的生死信息?
在爆款劇《新聞女王》中有這麽一段情節,很明顯是有在借鑒美劇《新聞編輯部》的經典場面。
後者是有這麽一句台詞:
她是人,醫生才能宣布她死亡,新聞不能。
可是到了 TVB 的地界,就被 " 乾坤大挪移 " 了。
女王文慧心的邏輯是 " 隻有醫生有權利宣布死訊 " ——
但是,我們要賭一把啊,搶發訃聞,這樣就成爲了全球信息源,各家隻能轉載。
如果賭對了,就赢很大。
甚至爲了進一步渲染違背業内公認新聞倫理的戲劇性,《新聞女王》還引入了 " 吹哨人 " 的概念,原來是電視台方太洩露的信息,主要目的就是測試文慧心上不上道,有沒有這個所謂的 " 新聞敏感性 "。
但是,劇中繞着核心事實打太極,就是沒有一個人直接去醫院想方設法跟醫生溝通,求證。
這讓 Sir 想起一段在互聯網門戶網站的往事,當時不少同行在金庸先生晚年都準備好紀念專題,從生平轶事到經典作品,唯獨留了一個空白就是真正的信源。
搶發是臨門一腳,但也要守住底線。
這才是真實的新聞媒體。
而在近年來的國産影視劇中,新聞媒體人早已面目全非。
或被降智成爲搗亂的 " 反面教材 ",增加公衆惡感;或被套進傻白甜的角色上,本質上還是滿足男凝的情感獵物。
哪怕是正在上映的《熱搜》中,也出現了沒有采訪權的自媒體沖在第一線的硬傷。
所以這樣看來。
今年 3 月公映的《不止不休》,就 Sir 看過的同類型作品中,已經算是比較接近真實新聞媒體人的 " 天花闆 " 存在了。
問題有哪些?爲什麽會出現?
Sir 今天特地找來了一位老友,在傳統媒體待了十幾年的老媒體人 @錢德勒好好聊一聊。
在一個媒體人眼裏,到底怎麽看這些講述媒體人作品的?
種種不專業的背後。
那些沒說出口的潛台詞,到底又是什麽?
文 | 錢德勒
Sir 電影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01
牛虻出動
激化矛盾的燃料?
大部分國産劇是怎麽拍 " 記者 " 的?
一個詞:聒噪。
比如《歡樂頌》裏,記者沖上去圍追堵截安迪,逼她回應員工因爲加班昏迷的事情;
或者《完美關系》中,一個外賣員被富二代撞成植物人,記者跑到醫院圍堵他的兒子,刺激對方差點動手打人;
以及《安家》中,也是一幫記者在網上看到中介店長房似錦跟母親争吵的畫面,馬上把門店門口堵得水洩不通,集體 " 拷問 " 房似錦的孝心 ……
類似這種情節,記者都是集體出動,就像牛虻甚至蒼蠅,聞風而動,而他們的消息來源,基本都是互聯網上流傳的視頻片段或者論壇帖子。
且不說他們要不要先分個輕重緩急,是不是所有矛盾、紛争都要全副武裝,帶着錄音筆、攝像機去堵。
真實的媒體中,這樣的情況就根本不會發生。
說實話,一家正規,稍微上點規模的媒體單位,真不至于去報道一家公司中層領導和下屬吵架、一對普通母女在門店吵架的事兒,甚至《安家》中發生的事件,正常、有腦子的媒體人也會權衡一下風險點,至少要先跟交警、街道辦進行溝通,沒見過像土匪一樣,一馬平川地沖進去。
就現場他們那個狀态也是唯恐天下不亂,不需要考慮治安,先把機器怼上去,問也沒問出個所以然,用分貝炸炸氣氛就夠了。
說白了。
類似記者群像的描述在國産劇中就是激化戲劇沖突的燃料,劇組預算高點呢就多找幾個群演,少點了就随便拉幾個應付場面。
甚至爲了把場面搞大,顯示度較高的照相機或者攝像機成爲記者最常備的工具,360 度環繞當事人,極少有人會用錄音筆——後者實在太小了,鏡頭裏很難看出來。
實際上,這就是編劇不懂記者的分工。
拍照、錄視頻的往往是攝影、攝像記者,他們在現場如非必要基本是不開口的,腦子和手能跟上節奏拍到想要的畫面,已然是熟手,根本無暇顧及提問。
不管是單刀直入還是旁敲側擊,這些工作是屬于跑現場的文字記者。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也是分條線的,跑學校的文教記者不會去醫院采訪醫療事故,跑影視歌的娛樂記者也不會采訪街頭巷尾的撕 X。
重點主要是編劇偷懶。
隻要是記者來了,人物的小宇宙就爆發了,踩着記者的肩膀就能完成人設的上揚。
這種場面随便寫寫就好了,不需要任何真實經驗以及理性邏輯的背書,主打就是聒噪。
02
得閑飲茶的關系戶
稿子從來不用審
當然,還有一種新聞媒體人是有相對完整故事線的,他們有了姓名和身份。
簡單說就是明星演的。
爲此,編劇、導演就不得不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角色,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多也離了大譜。
比如電視劇《突圍》中,秦岚扮演一家都市報的社長,她的手下主要有兩個 " 兵 ",一個早就脫離記者崗位但居然還能做采訪,另一個是某國企公司老總的女兒,是關系戶。
就這三人主要的報道動作就是在辦公室裏 battle,吵架,生氣。
對于國企貪腐案的調查,幾乎看不到他們任何的謹慎、糾結甚至應該有的,對于 " 神秘大手 " 的恐懼,沒有,他們都是天選之子,記者證被吊銷了也能吹胡子瞪眼地牛氣轟轟。
同樣,很有底氣但沒有職業屬性的是馮紹峰在《緻命願望》中扮演的主筆,妝造上倒是弄出一副胡子拉碴的文藝範兒——
但是我的疑問是,這樣去做卧底調查,采訪對象不是一眼看中 " 你非我族類 " 嗎?
說到本職工作,劇中的展現就很滑稽了。
幾乎沒有取證、調查,也沒有新聞稿件的審查流程,反正他們說采到了就采到了,發了就是發了。
對了,故事的時間刻度已經抵達 2021 年,但是辦公室裏還呈現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氣質,他們很少敲電腦,而主要是對着一堆紙喝茶。
爲什麽呢?
在掃了下《掃黑風暴》和《狂飙》之後,我好像有了一些答案。
原來,記者是領導安排子女晚輩進體制内的體面身份啊。
在《掃黑風暴》中,江疏影飾演的黃希名爲社會新聞記者,擔任反黑主線的側攻角色,但是她能做的也十分有限,拿掉她的戲份完全不影響主線劇情的發展。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事,她發現自己的小姨(吳越 飾)涉案之後,毅然決然選擇的是——
辭職,而不是舉報。
同樣匪夷所思的,是《狂飙》中的孟钰一角。
她是記者,更是問題官員的女兒,問題官員的妻子,在整部劇中她唯一一次的專業性表現在從網上扒拉出村民鬧事的帖子然後義正嚴詞地進行簡單的文字處理,就這麽發了,然後也被人當了槍使。
在後面的劇情裏,記者的人設讓位給官太太,也成爲電視台的高層,背的包更好了,在父親、丈夫東窗事發後,她的選擇是帶着銀行卡去北漂 ……
難怪有網友吐槽大概是擔負起轉移财産的重任吧。
不難看出,以上這些記者工具屬性依然很大,荒唐的是他們口裏的堅持正義、新聞追求和他們的言行産生巨大的逆差。
從觀衆的視角來看,他們更像是階層壁壘間的夾闆,顯然他們的臉朝向底層,而心更偏向更高一層。
他們是資源流動、權力釋放威嚴的情報站。
03
男凝遊戲的犧牲品
職業隻是虛張聲勢的标簽
第五代導演中,有兩個人分别在自己的作品裏塑造了女性媒體人的形象。
一個是陳凱歌的《搜索》(2012 年)。
在片中,姚晨飾演資深電視人陳若兮,現在看有些地方神似文慧心,刻意制造輿論事件,将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推向口水風暴的中心,而她獲得的就是連續報道博眼球的機會——
越讨伐葉藍秋的道德 bug,就越能夠讓自己的節目出名。
真的是巧合吧,陳若兮也有一個攝影師男友楊守誠(趙又廷 飾),這名字的道德光環也太刺眼了吧,守住誠信。
不管怎麽樣,電影剛開始似乎在讨論一點網絡時代的沖突樣本,烏合之衆集體無意識的絞殺之舉,可當楊守誠奉陳若兮之命開始接近葉藍秋,文本的内核就滑向了 " 救風塵 " 的老一套,一個情種對薄命紅顔的搭救,自然陳若兮角色的另一面僅僅隻是歹毒的前女友。
另一個 2003 年馮小剛的《手機》。
著名談話節目主持人嚴守一(葛優 飾)最終搭上自己的前程、名譽将仰慕他更利用他的 " 第三者 " 武月(範冰冰 飾)捧上自己的座位。
劇中的電視媒體人和周圍行業表面上看是要爲民生發聲,但故事更多的是講述他們如何在消費主義時代滿足欲望又如何被欲望狠抛,說到底,《手機》就不是職業劇,還是延續《一聲歎息》中年人信任、情感危機的主題。
兩部作品中的女性媒體人,都背負着一種公式:惡女與妖女。
雖然如此,尤其是武月一角還是給足了戲份和表現空間,也是範冰冰朝着影後之路轉型的起步之作。
可沒想到。
到了 2023 年更退一步,以《以愛爲營》爲代表的都市偶像劇就把女性媒體人完全塑造成男凝的傻白甜玩偶。
女主身爲記者,成爲土味情話、肢體撩騷的對象,職業追求的終點也不過是成爲霸道總裁的女朋友。
對照于此,也難怪不少網友覺得《新聞女王》中 " 找個男人嫁了吧 " 有飛升的進步,裏面的女媒體人至少都在兢兢業業搞事業(宮鬥),哪怕違背新聞倫理常識也是真心熱愛電視台這點事。
TVB 宮鬥戲和職業劇的老把戲還能奏效,也是以太多偶像劇山寨起 " 五十度灰 " 不講武德,霸王硬凹。
矮子裏沖出進擊的巨人。
事實上,《新聞女王》中包括文慧心這樣的大女主人設,何嘗又不是另外一條路徑的 " 男凝産物 ",畢竟她自己都說搶報首富的訃聞,最終還是爲了扳倒電視台裏的死敵。
扮演者馬國明在采訪中開玩笑說,自己的角色其實是宮裏的公公。
這種男凝的刻闆邏輯是,女人搞事業主要是爲了鬥氣,爲此甯可犧牲自由選擇的權利,一條道走到黑。
文慧心明明有機會走出電視台,将多年名望變現,卻還是要抱舔方太求 " 回宮 "。
現實生活中,的确有記者爲了搶條線上的獨家新聞争奪甚至大打出手——可無論男女,又的确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專注于精緻、虛妄的辦公室政治。
一句話就能戳真相:一天 24 個小時,多少時間在跑新聞的路上,多少時間還要敲鍵盤寫出稿子,然後還要應付來自領導、采訪對象、有關部門的挑戰 ……
鬥什麽鬥,但求不抑郁不心梗。
04
誰還在 " 不止不休 "
所以真實的記者是什麽樣的?
還記得前段時間,賈樟柯在微博中推薦他監制的電影《不止不休》,曾經這樣描述:
這是一個初中學曆的見習記者,通過他的調查和報道,改變一億人命運的故事。
電影在今年 3 月公映,宣傳、路演期間曾經組織過幾場新聞記者的專場,不少老媒體人看得熱淚盈眶,哪怕今天他們轉型爲公關、企業家或者自媒體,内心深處還保留着一段 " 峥嵘歲月稠 " 的美好記憶。
電影的豆瓣評分停留在 7.0,不算高,可以說是在表達、市場、審核等諸多力量之間尋求的最後平衡。
扣分的地方顯而易見。
比如白客塑造的韓東過于理想主義,有些操作熱血中二但不太貼合客觀事實,比如哪家報社可以在臨簽版時被一個實習記者說撤稿就撤稿?稿件複雜的審查過程也是神秘消失。還有,韓東指責一些乙肝病毒攜帶者膽小怕事,也是想當然的 " 爲燃而燃 "。
這裏倒是可以引用《新聞女王》中的台詞,記者是 " 見證故事而不是參與故事 "。
韓東的感性碾壓理性,奮力遊向真相彼岸的身影固然感人,但卻因爲結尾懸浮的魔幻設計而變得頭重腳輕,最後一篇稿子發進郵箱被 " 上面人 " 看到了,問題迎刃而解,韓東也在北京西站被留下來了,究竟是不是報道的力量使然,其實交代得很沒底氣。
但是演員張頌文還是給這部電影注射了很多真實的生活質感。
他的出場就很讓人入戲,風塵仆仆的舊皮夾克,帶着報業黃金時代的老炮氣味歸來。
據說這是他自己給自己選的行頭,頭發故意幾天不洗。在電影宣傳物料中有一個細節,爲了讓這件皮夾克看起來經曆過很多故事,他還專門帶着白客躺在地上磨蹭,磨出調查記者的不講究與不将就。
事後來看,張頌文作爲白客的老師給出的評語,其實恰恰是調查記者所信奉的,不要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性。
隻有靠理性,一個艱難的調查選題才可能在諸多力量糾纏的狀态下相對安全地出爐,這裏面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字段的删減添補,更涉及到的是社會關系、當事人利益等方面的考量、推演。
沒有那麽簡單。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不止不休》就像是一篇有諸多遺憾但終于還是拍出來的 " 調查報道 ",命題就是:真實的調查記者應該是什麽樣?
沒有精力處理男歡女愛的遊戲;沒有時間去構思辦公室政治的赢面;沒有收入去包裝奢侈精緻的戰袍。
甚至無暇喘息面對傳統新聞媒體遭受的三大沖擊:
第一大是互聯網社區文化的發達,人人是自媒體;
第二大是短視頻文化的盛行,算法和流量逼退古典新聞操作流程;
第三大是經濟下行,經營壓力倒逼内容團隊向商務合作妥協,服從。
巨輪過後。
留下的往往隻有一片狼藉。
大概也正是因此吧,當前影視劇裏絕大多數的新聞媒體人都懸浮在空中,就像美麗而脆弱的氣球人。
或者随意被打扮的小姑娘。
各種惡意的、浮誇的、刻闆的情緒統統往裏面倒,而不會激起一絲反抗。
偶爾有指責其 " 不專業 " 的聲音。
也總是在那些對流量的贊美聲中,被淹沒。
至于《不止不休》。
在這樣的環境看來,恐怕它也隻能是一次舊時光的魅影回廊,雖震顫但難以持久。
畢竟。
現在,誰還能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