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飄上周就看了《我本是高山》的點映,當下就在小本本上記下了對片子的一些想法,正面負面都有。
本也想早點跟大夥一起聊聊,但這片突然被狙,搞得我一下不知道從哪裏講起。
直到今天才把想法歸納完,想着綜合地聊聊它,至少不單聊一個側面。
此片的争議部分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咱放後面講。先講一嘴很少人聊的,《我本是高山》的優點。
首先是海清的表演。
原本大家對這部電影的關注不少都來源于這位好演員,但輿論激蕩中,她反而被忽視了。
46 歲的海清這幾年從國民媳婦轉型的決心明顯。國民媳婦時期的海清最标志性的,是她眼珠子一轉時,伶俐感疊加少婦式嬌羞的都市女性特有的精靈感。
但如今,基本見不到海清這種神态。農村女性大地一般的氣質,需要她将一些更内斂、更細膩的表達放進表演裏。
我們常說神形兼備,但當中神似最難。但這次海清很多肢體語言和神态,還蠻到位的。
海清有膽子表演一些更難表現的角色,還挺期待她後續的轉型之路的。
海清在表演上依舊是下盡功夫的,連最細枝末節處都要做到完美重現。
再到電影本身,其實和海清的風格有契合之處,笨功夫下得挺多,細節充沛。
我這幾天陸續重溫了張桂梅的紀錄片,發現《我本是高山》有一個點做得笨拙但有心,就是它融入不少一比一還原紀錄片的場景。
比如張桂梅一個人緩慢走在教室走廊外的背影,拿着喇叭催促學生吃飯的場景;
學生夜讀場景等。
紀錄片
電影中
還有些細節,比如疾病纏身的張桂梅貼滿膏藥的手掰着藥丸的特寫等。
紀錄片《信仰》
印象最深的是,高三學生集體坐上大巴,前往考場的時候,其他年級的師妹們站在操場上目送,舉着拳頭喊 " 師姐加油 " 的場景。
看電影時,我原以爲是用來煽情的,沒想到是現實情節。
電影與紀錄片《信仰》對比
關于張桂梅培養全校學生們集體一起爲每一個高三女學生助力的氛圍,現實中還有一個點還蠻動人的——
高三學生進食堂吃中午飯時,爲幫助她們節省幾分鍾排隊時間,好趕緊繼續學習,張桂梅會拿着喇叭讓其他年級禮讓高三師姐:
明年後年就輪到你們啦,都一樣的哈。(大意)
很微妙的一個情節,卻足以看到女孩間互相體恤、支持,一同挑戰命運的力量。
其實一開始對電影感興趣,除了基于現實原型,片名也很吸引我。
高山,既是指代張桂梅這個傑出女性,也指代所有女性。電影中同學們也會集體朗誦:"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
這出自張桂梅校長華坪女高的集體誓詞,現實中,女校的學生們确實會集體朗誦,以校訓明志向。
紀錄片《信仰》
然而問題是,即便我們本是高山,但社會現實将我們置于的位置,決定了我們仍舊要做愚公移山的苦功。
而電影裏,做了一個不錯的改編——
用一對姐妹花的經曆,具象化地承接 " 我本是高山 " 的内涵。
姐姐很愛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被嫁人後被丈夫家暴緻死,還留下一個幾個月大嗷嗷待哺的孩子。
張桂梅去家訪時,看見家裏房梁上還寫着姐姐留下的字迹:
我本是高山。
她本可以是,卻被毀掉了。
另一個妹妹,原先因基礎太差,根本學不進去。但姐姐死後,她也沒有神迹一般開竅,決心帶着姐姐的願望成績飙升之類的。
而是因爲不知道該怎麽面對這個打擊,退學跑出去打工了。
其實現實中很多底層孩子就是在一個又一個打擊中無奈地任由命運蹉跎,不再有逆襲的可能。
後來張桂梅找到妹妹打工的店子,看着她小小的身軀,在一群開晨會的服務員中喊着 " 我可以我可以 " 的雞湯口号,既沒有激動地上前抱住她,也沒歇斯底裏地表達恨鐵不成鋼,隻是笑着,默默盯着她看。
妹妹發現張桂梅的到訪,愣了愣,然後默默哭了。
下一幕,她們心照不宣地回學校。
老師們收到分數消息時,趕了很久的山路去通知妹妹。當時她還在昏暗的房間裏燒火,等待命運降落。
直到老師們在山那頭就叫喊着這個好消息時,她才沖着蒙蒙亮的山谷山的天空,說了句:
姐姐,我考上了。
這句話的分量,足夠震撼整片大山。大山困住她們,大山一樣的艱險企圖困住她們,但是她,她們,在張桂梅的幫助下,艱難但強悍地颠覆了困難,自成高山。
姐妹倆的際遇,既包含翻轉的悲劇性,讓觀衆能具象化地感受到大山女孩走出來的困難,也用妹妹的成長線讓人感受到女性的力量。
這份力量,既來自張桂梅,又來自無數命運相同的女孩。
還有一處情節,也讓我想和大家分享下背後的真實例子。
電影裏,爸爸哥哥爲了讓馬上就要高考的妹妹回家嫁人,把奶奶擡到了學校。而奶奶也真的站在他們那邊,拉着孫女就想往外走。
看到這裏,我是很不适的。因爲這個細節讓我在當下就回想起現實中,女性将父權自我内化爲價值觀之刺痛,而且還都不是孤例。
張桂梅曾被問到,什麽年代了,爲什麽一定要辦女子的學校,她省掉長篇大論,說幹脆舉個例子:
一位媽媽,沒錢送高三女兒讀書,任由她留在家裏幹農活,卻有錢送初中兒子去補習。
紀錄片《大山裏的女校》
張桂梅還說過的一個更悲劇的例子。
妻子難産,瀕死時想見丈夫最後一面,婆婆覺得女人産房晦氣,在丈夫兩難猶豫中,妻子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從那以後,丈夫懷抱着巨大的愧疚感活着,天天酗酒,直到意外身亡。
因爲愚昧,婆婆讓自己家破人亡,孫子成了孤兒。
張桂梅進山接這個孩子去讀書時,發現這個婆婆連火腿腸都沒吃過,而實際上賣火腿腸的地方離她并不遠。
張桂梅本來有些怒氣的,但轉念理解,這個婆婆一輩子沒離開過那樣的環境氛圍,很難生長出别的覺悟。
不夠進步的女性是真實存在的,并且某種程度上,她們的負面影響會很大。
所以張桂梅才決定,通過教育女性,從而改變她自己、她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這樣很有效率地改變三代人的認知,從而源頭上阻斷貧困。
這是張桂梅的初衷,也是《我本是高山》能積聚這麽多期待與争議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個太值得被講述的故事。
于是,我們還是得正視它的不足。
很多人诟病的情節之一,是影片中扮演張桂梅亡夫的胡歌,多次在張桂梅遇到困難時以回憶的方式出現。
有一說一,飄覺得相較于一味歌頌張桂梅的偉大,《我本是高山》有一個意識是對的,就是有在刻畫張校長的英雄孤獨感,隻是落地效果打了折扣。
胡歌第一次出現時,我其實能 get 到她複雜的孤獨感。
因爲張桂梅自己也說過,她什麽都能克服,唯有孤獨讓她常難以攻克。
《朗讀者》
其實,張校長的奉獻也夾雜着很多無可奈何,但絕不是隻因亡夫。
原本,丈夫是校長,她是個愛抹口紅,愛穿裙子的普通女老師。
是的,張桂梅曾經也很愛打扮,愛出入舞廳。
紀錄片《信仰》
但丈夫去世後,她痛苦難忍,覺得離開原來的地方比較容易擺脫悲痛,才自願調往山區繼續當老師。
原本她想着,進山當老師也就當個兩三年。但在此期間,她又患上子宮肌瘤,還無錢醫治。
就在這個至暗時刻,是學校爲她組織了捐款。
張桂梅和大山交下了過命的交情,也才決心不惜一切去回報。
後來她扶貧,成爲孤兒院院長。她發現,隻有教育才能阻斷貧窮。
紀錄片《大山裏的女校》
能看出來,亡夫隻是一個觸發點,電影的呈現也僅此而已。投身女子教育,是她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理性判斷。
張桂梅的力量感,不是來源于感性吃苦,而在于她堅定地信仰着,無論困境如何,一直在做理性判斷,且一直把對人們的愛當作一種信仰去堅定實踐。
甚至,她身邊最終沒留下丈夫的一件遺物。
山裏的孩子實在太窮了,她把所有能用的,能穿的,都送了出去。她說:
顧活人嘛對不對
逝者就那麽回事了
留着也是留着
體現一個人堅強,不一定要感性煽情。
張桂梅的絕對理性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堅強,她對不保留亡夫遺物的堅決背後,是對大山孩子的厚重的大愛。
還有個繞不開的點,就是片中其他女性角色形象,包括逃學的女學生,不認同張桂梅一頭紮進工作而沒有個人生活而辭職的女老師,都有争議。
實際上,片中自主學習的女學生有,默默奉獻的女教師也有,但不是刻畫重點。
而在現實中,這些情況也都存在。
女學生中,有對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覺悟很高,需求很強烈的。她們渴望學習的精神甚至震撼到了原本就認爲學習很重要的張桂梅。
是的,有很多很多自發學習的女學生。
當然也有些學生基礎差,學不進去的;覺悟沒到不想學的,都是有的。老師也同理。無論男女,辭職的有,堅守的也有。
但2小時的電影篇幅中,無法做到一一深刻刻畫,是藝術呈現的問題。
那些有覺悟的女學生和老師們,都是堅定的踐行者,雖然戲劇性不足,但反而動人、真誠。
那麽艱難的條件,張桂梅和老師同學們是怎麽創造人生奇迹的呢?
學生有信念:第一屆女高的畢業生在接受采訪時說到了,她曾極其理性的剖析條件和自我期待,最終做出了最佳行爲,拿到期待中的結果。
紀錄片《信仰》
老師有信仰:你去翻張桂梅的采訪,就會發現,她一直在強調信仰,對國家對人民的堅定的信仰。
人民,不是遙遠的字眼,是就在她身邊的一個個孩子,和孩子背後的一個個家庭。
飄發自内心覺得,張桂梅真的很偉大。她用原本就孱弱的身體去爆發巨大能量,去幫助一群又一群的人改變命運,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我們不提倡老師一定要燃燒自己照亮學生,但她卻是這麽做的。
《我本是高山》一直反複出現張桂梅愛的《紅梅贊》,也是爲了凸顯她的信仰感。
她耗盡了什麽,點亮了什麽,值不值,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評價也不相同。聽說後續還有将她的故事影視化的項目,我會持續關注下去。
而對于現階段大衆對《我本是高山》批評,我的理解是,這正來源于大衆的期待。
觀衆很希望這次能把屬于女性的正劇拍出來,所以期待越大,反饋的聲音就會越大。
不過飄還是希望,這樣的故事還是會有人繼續講。隻有這樣,女性電影、女性話題的故事才會慢慢地,被講述得越來越讓觀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