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麽是管培生?沒人管 + 沒培養 = 大号實習生
你以爲的管培生:工作經驗豐富,輪崗期滿後直接加入管理層,輕松實現月薪上萬的人生目标。
現實中的管培生:沒人管也沒人帶,加入團隊後隻能在一線煉蠱。不僅工資跟普通員工一樣,轉正難度還比人家高了不少。
除少數大廠外,多數小公司的管培生都面臨着 " 沒人管 + 沒培養 = 大号實習生 " 的職場困境。
以至于今天再提起管培生,人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掌聲與鮮花,而是 " 天選牛馬 " 這樣一個四字差評。
01 管培生遠沒你想象的光鮮
提起管培生的工作日常,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麽?
沒錯,就是輪崗。

畢竟在招聘過程中,HR 都會讓管培生的面試者明白自己和其他員工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在某一個部門長時間發展,而是要以特定的輪崗周期把公司上下所有的工作都摸索一遍。随後憑工作經驗豐富 +" 老闆禦林軍 " 的王炸組合走上人生巅峰,位列公司領導層。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來自蘇州的三寸曾在某千人企業中做了大半年的管培生,如果你問她這半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麽,那三寸大概率會用一句 " 感覺是自己是爲了輪崗而輪崗 " 而回答你。
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裏,三寸曾先後在市場營銷、資産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三個崗位上工作,而她在這些崗位的工作時長均不足三個月。
老實講,三寸的輪崗周期很微妙,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裏摸清部門所有同事的脾氣秉性,甚至能記住隔壁工位的小王喝咖啡不加冰,對面坐着的劉姐喝奶茶隻喝五分糖。
壞消息是,這麽短的時間根本不足以讓我們深度理解每個部門的業務邏輯、觸及部門運行的核心。
在文章中,三寸曾用 " 完全沒有工作連續性,與我自身能力也不那麽匹配。沒有部門覺得你能待長久,都不把你當自己人,所謂的管培生卻成了打雜的。" 這樣一番話描述了自己的處境。
她說的沒錯,目前管培生的壓力來源不僅有工作不熟練,更有職場社交所帶來的不适感。畢竟當一個新人頂着 " 禦林軍 " 身份加入團隊的時候,其他同事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自己在對方面前說了什麽錯話,然後被管培生傳到頂頭上司甚至老闆的耳朵裏。
當普通員工下意識和管培生保持距離的時候,管培生不僅會無法融入團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對方延緩掌握工作的速度。
如此以來,他們雖然在結束輪崗後和大家混了個臉熟,但在工作層面上卻總是走一步看一步。以至于虎頭蛇尾般結束了某個部門的輪崗期後,公司口中的 " 再去下一個部門鍛煉一下 " 就變成了管培生的職場夢魇。
02 揭秘管培生的真實待遇
管培生,全名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
這個概念并不算新鮮,它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财務管理培訓項目上。

随着現代企業管理、人才培訓理論的快速傳播,管培生制度也很快在全球範圍内落地生根,成爲了當今企業積累人才的重要途徑。
而啓用管培生制度較久、較廣的行業,則大概是金融業、互聯網企業、快消企業三種。這裏面像是彙豐銀行、麥肯錫、寶潔等知名企業,都有着相對相對完善、悠久的管培生體系、曆史。
在職場發展層面,瑪氏公司表示普通職場人晉升爲經理的平均年齡爲 33.2 歲,而該公司管培生晉升到經理的平均年齡則爲 26.5 歲。另有電商平台數據指出,管培生體系所培養的幹部人數在管理幹部體系中的占比超過 50%。
對公司而言,管培生出現讓他們擁有了從 0 到 1 培養親信的機會;對員工而言,成爲管培生也意味着自己離期望的高薪生活又近了一步。
在這種雙向奔赴的情景下,管培生體系一進入中國就受到了招聘端、應聘端的夾道歡迎,并在 2005 年、2011 年出現了管培項目小高峰。
截至 2022 年,已有 37.4% 的企業設置了管培生招聘,其中不乏一些公司規模在 200 人以下的小型企業。
在薪資層面,《韋萊韬悅人力資源管理季刊(2022 年冬季刊)》指出本科學曆的管培生薪酬爲 8600 元;《2024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則顯示有 62% 的企業會對管培生和應屆生的起薪一視同仁。
在轉正層面,《2024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則顯示管培生留用比例在 90% 以上的企業占比不足 20%;而 2024 屆畢業生留用比例在 90% 以上的企業卻占比 75%。
這也就意味着想要在公司以管培生的身份轉正,不僅要面臨嚴峻的競争壓力,還要有短時間内無法 " 月薪過萬 " 的心理準備。
03 管培生是怎麽跌落神壇的
老實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管培生制度的内核都幾乎沒有争議,即爲企業的人才培養而專項服務。每一個加入管培生體系的年輕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借此栖身于公司的管理層。
但問題在于,經曆了長時間的發展,管培生制度在企業生态中正面臨着 " 通貨膨脹 " 的尴尬境地。

現如今打開招聘軟件一看,上至世界 500 強這種超一線大廠,下至小區門口的連鎖拉面館都貼出了招聘管培生的告示。
隻可惜小微企業的人才培養機制并不成熟,很多公司雖然把管培生招了進來,但配套的培養機制、培養目标、組織架構都沒有提前設立。
沒項目、沒培養經驗、沒錢、沒資源扶持 ......
這種種因素累計下來,管培生也就成了沒人管理、沒人培養的大号實習生。
拿通用電氣公司給大家舉個例子,他們爲了從 0 到 1 培養可靠的人才,不僅會爲其安排兩年時長的項目培訓,還會用每年 180 萬 / 人的高額預算進行人才投資。
除此以外,他們還會提前聯系各個負責人,将管培生項目視作一個龐大的跨部門工程來運行,而非人類資源部的專項任務。
如此看來,企業想要着手建立管培生制度的首要任務,就是确保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撐這類費時費錢的計劃。
其次便是由高層領導牽頭,邀請各部分負責人建立項目委員會,共同制定管培生的培養計劃和業務範圍、考核方案。
隻有前期準備充分、配套舉措完善,才能讓管培生們快速成長,在爲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标,告别 " 管培生就是把人扔在一線煉蠱 " 等一系列錯誤印象。
參考:
央視網:" 高大上 " 的管培生,怎麽成了打雜的?
Tech 星球:管培生走下神壇," 高管捷徑 " 破滅
網易數讀:中國最唬人的職位,坑了多少應屆生
藍鲸财經:成爲名企管培後被裁員?業内稱頭部快消項目淘汰率約 7 成," 未來領導 " 不香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互聯網那些事 ",作者:互聯網那些事,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