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智行駕道
" 看什麽霸道啊,先去看理想。"
2023 廣州車展首個消費者日,張鑫(化名)與朋友兩人早早來到現場後,突然改變了先去一睹新款霸道的計劃,轉頭尋找起了造車新勢力的展台。
張鑫對智行駕道坦言,以前一直偏愛硬派越野,霸道是這個領域無人不知的 " 老炮 " 車型,但現在更關注家庭用車場景,輔助駕駛、智能化的一些體驗升級,自然想着先去新能源車的展台了解。
類似張鑫被新能源車智駕故事吸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智行駕道連續 4 天在現場觀察到,像華爲鴻蒙智行、比亞迪、小鵬、蔚來、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展台人氣高漲,而一些傳統燃油車品牌和車型的展台則顯得較爲冷清。
另據廣州車展方面公布的數據,本次車展共展出 1132 輛展車,其中新能源展車達 469 輛,占比四成,創下廣州車展新能源汽車參展紀錄。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爲代表的汽車智能化功能,一直被視爲新能源車的核心賣點之一,除了新能源車參展數量外,本次廣州車展 " 新科技新生活 " 的主題,也被視爲新能源車繼續占領 C 位的印證。
不過宏大的商業故事,終歸要落到一個個消費者個體之上,在這次廣州車展現場,車企品牌們是如何展示智駕功能賣點的,哪些被消費者真切需要,哪些又被吐槽華而不實?
智駕功能,拒絕浮誇
此前曾有車企激進地把智能駕駛、輔助駕駛貼上了" 自動駕駛 "的标簽,在宣傳上對消費者形成了誤導,各類因功能故障、識别失靈等智駕功能缺陷導緻的車禍悲劇頻繁引發輿論熱議。
不過這并不影響消費者對于智駕功能的需求,車企在技術層面以及營銷包裝上也進行了改進。智行駕道在現場咨詢的車企,均未出現任何 " 自動駕駛 " 相關的營銷表述,而是以" 輔助駕駛 "、" 輔助功能 ""L2 級智能駕駛 "等更保守、專業的詞彙來替代。
" 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智能駕駛功能産生了需求,甚至覺得就應該是車型的标配功能。"智能駕駛計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線相關人士也對智行駕道表示,智能化早已是全球汽車市場的主流發展趨勢,智能駕駛功能的場景化落地,也是各類車型在消費市場中較爲關鍵的加分項之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業界基本達成了 " 智駕應該是标配 " 的共識,但據智行駕道在車展現場的觀察,各大品牌之間在智駕功能如何呈現給消費者這個問題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有些品牌更爲強調安全、可靠、實用的邏輯。此前在 2023 年 4 月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直言," 自動駕駛這些年都是忽悠,是過度宣傳的産物,當前真正需要的應該是高級輔助駕駛功能,一個更高級的 ADAS。"這個觀點便頗具代表性。
ADAS 即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大緻是通過車上的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傳感裝置,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實時感應周圍環境,識别物體,再經過系統的運算與分析來預判可能發生的危險,增加駕駛的安全性。
智行駕道在比亞迪展台發現,工作人員主要介紹的是高速輔助、智能領航、自動泊車、疲勞監測等一些基礎的智駕功能,不斷強調提升行車安全的賣點,并無過多渲染。
這或許也與智駕車型定價較高,會 " 勸退 " 部分消費者的顧慮有關,比如新款海豹,隻在頂配版搭載了自動泊車功能,結合其他軟硬件提升項目,價格比入門版大約貴了 6 萬左右,現場也有消費者表示難以接受這樣的定價策略。
而在廣汽豐田的展台,新款凱美瑞被許多消費者圍觀,有工作人員對智行駕道介紹稱,車道居中、高速輔助駕駛等一些智能化功能,這款車都有,基本算是标配。
根據廣汽豐田方面披露的信息,新款凱美瑞搭載了 TSS(Toyota Safety Sense)3.0 系統,在自适應巡航、緊急避讓等基礎功能上,還新增了自動變道輔助、預判式駕駛輔助、前橫穿側向警告等功能,預判距離号稱長達 340 米。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款車算不上主流認知中的新能源車,雖然采用的是 " 電混雙擎 " 方案,在需要強勁動能的時候通過電機來輔助加速,也始終是燃油車模式爲主,并不能插槍充電。
智行駕道在别克、凱迪拉克、沃爾沃等多個燃油車品牌的展台發現,無論是插混還是電混,隻要跟新能源相關的新款車型,類似的預警式、輔助式智駕功能基本都未缺席。
各品牌在功能、技術的講解上也較爲冷靜和克制,更多聚焦在緩解駕駛疲勞,提升駕駛安全等用戶需求痛點場景上,有的甚至并不會主動提起智駕功能,更多宣傳的還是車身硬度、内飾用料材質等看得見、摸得着的亮點上,隻有當消費者主動詢問時,才會介紹智駕相關的信息。
實際上,聚焦實用性的策略是有一定效果的,智行駕道随機詢問了在不同展台看車的消費者,得到了一個較爲相似的觀點," 智能駕駛功能還是得有,總有用得上的時候,開起來更便捷,更安全,但我還是不可能把一車人的身家性命交給一個陌生的系統。"
不少受訪者都認爲,在駕駛車輛中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把大部分控制權交給智駕系統來處理,還是過于科幻了,他們普遍對如今的智能駕駛技術抱有懷疑态度,并不信任過于浮誇的宣傳話術,認爲技術還需一個較長的周期才能真正做到像廣告宣傳那樣強大。
但如果是在避障、緊急制動、泊車等方面能,接受智行駕道采訪的消費者們普遍認爲是十分必要、剛需的功能,并希望看到這些功能在自己的意向車型上有所配置,未來也能進一步精進發展,變得更好用,更智能。
未來的 " 餅 ",怎麽畫?
有人保守、克制,就必然有人會冒險、激進。
" 你看整個車展,隻有我們敢叫‘汽車機器人’。"極越汽車現場工作人員方面對智行駕道講的故事,就不再是預判式的輔助駕駛功能了,而是更偏向于未來的想象空間。
據介紹,在目前展出的極越 01 采用的是高通 8295 芯片,比主流的 8155 算力提升了 8 倍,這是智駕算力的基礎;另外基于百度生态中的 Apollo 智能駕駛、文心一言 AI 大模型等技術體系來打造車輛的智駕能力。
" 這輛車其實已經具備 L4 的智駕能力了。"極越的銷售人員表示,未來随着環境的放開,系統的不斷升級解禁,是可以做到點對點智能駕駛的。比如你輸入一個目的地,車輛會自動把你安全送達,回家時人可以先下車,讓車輛自動停好位置等等。未來跟小度音箱、智能屏等生态互聯也已在研發日程中,通過小度語音的指令聯動,在家裏或其他場景也能便捷操控車輛。
這種從 AI 賦能、互聯生态出發的智駕故事,對年輕人很有 " 殺傷力 "。智行駕道在展台現場觀察到,來咨詢、看車的人裏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相較于底盤、輪胎、懸挂等硬件而言,他們對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這類軟件功能的應用更感興趣。
" 現在 20 多萬區間的車太多了,看的眼花缭亂,功能上也比較同質化,想着這個‘機器人’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就來看看了。" 消費者阿樂與女友一起來車展了解市場行情,兩人計劃明年上半年步入人生新階段,所以買車這件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阿樂表示,各家的智能駕駛功能都大差不差,但能夠講到未來車輛與其他設備聯動的好像不多,買車肯定也不隻是考慮當下的使用,如果未來有更多的延展升級,也算是另外一種性價比的體現。但他也坦言,極越畢竟是個新品牌,始終會擔心未來車企資源投入的問題。
不過類似的擔憂,在華爲鴻蒙智行和理想看起來似乎就不是個問題。還記得開頭提到的張鑫嗎,智行駕道随同兩人一起去往了理想的展台。
有趣的是,當張鑫提到" 冰箱、彩電、大沙發 "的時候,理想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車型的相關賣點并不是隻有這些,進而主動談到了智能駕駛功能的話題上。
理想的工作人員對張鑫表示,理想是标配輔助駕駛能力的,全棧技術都是自研打造,高速、城市智駕方面都已經能做到 L4 級的水平了。
" 我們理想銷量越來越好,也連續盈利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理想方面也坦言,智駕功能是終生免費升級的策略,未來會随着外界環境的限制解除而逐步升級應用,而不是像有些車企一樣畫個智駕的大餅,後續各種要車主付費才能使用。
另外再來看看華爲鴻蒙智行,智行駕道在現場觀察到,這個展台的人流量幾乎算得上是所有車企展台裏的第一梯隊了,足見消費者對華爲合作車型産品的極高關注度。
同樣的,在 L4 級智能駕駛的故事之外,華爲還講了個獨特的生态故事。相比于還存在于 " 未來 " 的小度音響與極越汽車的聯動,華爲的這個車機與終端的生态互聯離現實更近。
在廣州車展前的智界 S7 發布會上,華爲終端 BG CEO 餘承東再度強調了華爲的 1+8+N 全場景生态戰略,以車爲核心的智慧出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簡單來說,依托于車機搭載的鴻蒙 OS 打通旗下各個終端體系,讓消費者的華爲手機、手表、Pad、PC、耳機等各類終端,以及智能家居産品等,都能與車機系統産生協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态、功能閉環。同樣的,華爲盤古 AI 大模型也會融入其中。
可以想象一下,用戶綁定同一個華爲賬号後,在車上能控制各種自己的華爲終端,無縫打通人、車、家的各大場景互聯,這無疑是傳統車輛賣點之外更新的東西。
并不是隻有華爲想到了這樣的生态場景互聯互通模式,隻是同時在手機數碼終端與汽車産品線布局且均具備較強優勢的企業,目前僅有華爲一家。
" 華爲手機跟筆記本的互通體驗就做得很好,未來車機這塊的聯動應該不是畫餅。" 展台現場有不少用戶都對華爲鴻蒙智行的這套智駕故事表達了期待,也都認爲汽車的智能化就應該像電腦、手機一樣不斷升級,不斷變得更好用才對。
其實無論強調安全、夠用就好的即時體驗,還是更爲科幻、充滿想象的未來故事,都是汽車智能化探索的一種答案,或許本身并不存在對錯之分。
也正如地平線作爲智駕供應商,服務多款量産新能源車型後結合市場調研得出的研判一樣,無論選擇怎樣的路線,采取怎樣的發展模式,都是建立在消費者越來越需要智能駕駛的既定事實之上,隻要足夠拔尖,總能吸引到願意買單的專屬用戶群。
傳統燃油車,還在嘴硬什麽?
但即便如此,市場中依舊還有人在嘴硬。
" 我們的智駕技術強調給人帶來美好體驗,而不是隻追求無意義地過分炫技。"某老牌頭部燃油車品牌在自己新款車型的發布介紹中,還不忘展現自身對新能源品牌的态度。
然而智行駕道在現場發現,十幾分鍾的發布介紹環節裏,更多提到的還是底盤、車身框架、内飾用料等傳統硬件部分,幾乎沒有對智能駕駛功能進行着墨。說到最後,還是沒能了解該品牌口中的 " 智駕技術帶來美好體驗 " 具體是什麽。
實際上智行駕道在現場與各類傳統燃油車品牌的交流中也發現,類似的 " 嘴硬 " 其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他們不僅瞧不上新能源車品牌的智駕技術發展,還會從各種角度展現出強烈的攻擊性。
比如燃油車品牌 V 的銷售人員對智行駕道大講特講自己品牌的曆史沉澱,發展穩定性,再暗諷新能源車品牌即便現在看着風光,但說不定哪天就沒了,買他們的車存在着一定的風險;另一方面,所謂的智能駕駛功能有多厲害,更多還是公關宣傳的那一套,依舊會發生很多危險的情況,我們 V 品牌就不會那麽激進,不搞那些花裏胡哨的,堅持在安全、内飾品質、用料、油耗等方面做到極緻。
燃油車品牌 K 相關人士則表示,現在新能源車的所謂 L4 智能駕駛,純粹就是在畫餅,是把未來的餅拿來說現在的故事,實際目前能用上的功能同質化很嚴重,沒有太多差異化的故事能講,而且新能源車在電池安全性、跑長途等方面有着難以忽略的硬傷,足以被燃油車所 " 秒殺 "。
" 如果你真的對智能駕駛功能特别感興趣,那麽這幾個品牌可以關注一下。" 有趣的是他話鋒一轉,對智行駕道坦言,目前新能源車品牌真正有智駕實力的還得是問界、智界、小鵬。能得到燃油車企人士的認可,也算得上是一種特别的褒獎了。
智行駕道綜合采訪下來發現,除了對新能源車、智能駕駛功能的一些攻擊性之外,燃油車品牌的産品思維更多還是有些掉隊的,普遍主打的賣點仍然是多年來沿用的那一套,比如車企本身足夠穩定,高品質的内飾用料、服務體系、售後體系更好,品牌和産品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忠實用戶等等。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一切都如這種固定思維下的觀點所言,爲什麽不少老牌燃油車品牌的展台,在車展現場的人氣方面始終被主流新能源車品牌力壓一頭呢?
乘聯會的統計數據也頗具代表性。剛剛過去的 10 月份,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76.7 萬輛,同比增長 37.5%,環比增長 2.7%,滲透率 37.8%,較去年同期 30.2% 的滲透率提升 7.6 個百分點。
顯然,雖然目前在銷量絕對值方面仍是燃油車占大頭,但新能源車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滲透率的提升,搶奪的便是燃油車的份額。
老牌燃油車企們或許是時候收起傲慢與偏見了,如何更加貼近用戶才是應該聚焦的方向,畢竟無論當下還是未來,消費者都必然更願意爲以智能駕駛功能爲代表的電氣化、智能化升級體驗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