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下半場響哨,比亞迪要做場智駕平權。
近日,比亞迪公布三季度業績報告。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營收 2011.25 億元,單季度營收首次超過特斯拉。與此同時,比亞迪産銷快報顯示,其 10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 50.27 萬輛,同比增長 66.2%,今年累計銷量已經達到 323.69 萬輛,産銷數據 " 遙遙領先 "。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半場電氣化轉型的競争中,比亞迪無疑已經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優勢。尤其在三電技術方面,第五代 DM 技術、e 平台 3.0、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随便拎出一項都能跟大家聊上一會兒。當然,比亞迪更值得稱贊的一件事情,是重塑了過去汽車市場的價值體系,從海鷗、海豚,再到秦、宋家族等車型,比亞迪成功地把優質産品的價格 " 打 " 了下來。
進入下半場,新能源市場的競争目标已然轉向智駕。有不少人認爲,智駕領域是比亞迪的短闆,但實際上截至九月底,比亞迪 L2 級智能駕駛搭載量已經超過了 350 萬輛。下一步,比亞迪要發力的領域自然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高階智駕。
當然,比亞迪要做的不隻是發布一套好用的高階智駕,更是要實現高階智駕的平權。
技術平權,是比亞迪長期主義的核心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中獲得成功并赢得消費者的青睐,關鍵在于其能夠以普惠的價格提供配備前沿技術的産品。而實現技術普及的核心要素,無疑是 " 技術 " 本身,這也正是比亞迪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中脫穎而出的秘訣。
這裏我們不妨看一組數據,前 3 季度,比亞迪歸母淨利潤 252.4 億元,但研發投入卻高達 333.2 億元,同比增長 33.6%。這一數字不僅在國内車企中遙遙領先,幾乎等于長城、理想、吉利、長安四家車企研發投入之和,也同樣超過了特斯拉。不止在汽車市場,在 A 股 5300 家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的研發費用仍然位居榜首。目前比亞迪的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 1600 億元,技術研發人員近 11 萬人,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
實際上,從 2011 年起的 14 年間,比亞迪有 13 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了當年的淨利潤,這種持續且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爲比亞迪帶來了豐富的技術成果。目前,比亞迪已經構建了完整的技術産業鏈,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太陽能、儲能、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智能化技術以及車規級半導體等多個關鍵領域,實現了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和高效整合。
随着技術的迅速進步和規模化效應的顯現,比亞迪通過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規模效應實現了成本降低,掌握了新能源市場的定價權。因此,比亞迪能夠不斷突破價格壁壘,持續提供超出價格的産品價值。比如起售價僅爲 9.98 萬元的秦 L DM-i,不僅搭載了第五代 DM 技術,提供了驚人的綜合續航能力,還打破了中型車的價格底線,重塑了細分市場價格體系。
而在智駕領域,比亞迪自然也要堅持技術平權。比亞迪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提到,他們的目标是在接下來的兩年内,讓中端市場和大衆車型甚至包括價格在 10 萬元以下的車型,都能夠配備高階智駕。
下一站,智駕平權
" 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 ",這句話最早正是王傳福在 2018 年提出的。
可見比亞迪很早便意識到了智駕的重要性,之所以給很多人留下了 " 智駕不算領先 " 的印象,主要還是源于比亞迪的産品策略。其實從技術路線和車型特質來看,比亞迪從來都不算一家激進的車企,而是要更偏向求 " 穩 "。在智駕上,比亞迪更希望爲用戶提供可靠穩定的體驗,而不是拿用戶當 " 小白鼠 "。
在今年 1 月舉行的比亞迪夢想日活動上,王傳福宣布投入 1000 億元人民币用于智能化技術的研發,此外,王傳福還透露了比亞迪智能駕駛團隊的龐大規模:包括 1000 多名專注于算法和硬件的工程師以及 3000 多名軟件工程師,總計超過 4000 名專業人員,這樣的團隊規模足夠與行業第一梯隊的華爲智駕團隊相媲美。
如今,比亞迪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已經在自研智駕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 " 天神之眼 "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DiPilot 300 爲例,英偉達 Orin X 高算力芯片,具備 254TOPS 的強大算力,爲智能駕駛提供了堅實的計算基礎,目前 " 天神之眼 " 高階智駕系統已經能夠提供城市領航、高快領航及代客泊車等多項輔助駕駛功能,覆蓋了行泊車的全場景智駕。
從産品規劃來看,以騰勢爲起點再到海洋、王朝系列車型," 天神之眼 " 高階智駕系統正在逐步普及到更多車型上。今年 9 月,比亞迪還曾在内部會議上提出,希望于 2025 年将高階智駕下放到 10-20 萬元的車型上。是的你沒看錯,包括 10 萬元級别的車型。可以預見的是,一場智駕平權的新風暴很快就要席卷而來了。
自研+ 合作,比亞迪打出智駕組合拳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一直秉承 " 兩條腿 " 走路的戰略,在産品線上同時發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在智駕領域,雖然比亞迪的核心是全棧自研、自主可控。但這并不代表比亞迪要閉門造車,而是在智駕領域以合作形式協同發展。
實際上,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探索比自主研發起步更早。早在 2013 年,比亞迪就與北理工合作,共同開發線控自動駕駛技術;2015 年底,随着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的成立,比亞迪迅速成爲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早期支持者之一。
自 2021 年起,比亞迪在智能駕駛研發方面加大了投資力度,先後對芯片供應商地平線、激光雷達供應商速騰聚創進行了投資,并與 Momenta 合作成立了迪派智行。與此同時,比亞迪也持續與百度、華爲、英偉達、博世等業界領先的供應商保持着緊密的合作關系。
今年 8 月,比亞迪與華爲正式宣布達成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根據協議内容,比亞迪與華爲的此次合作将重點聚焦于比亞迪的子品牌方程豹,其中豹 8 車型将率先搭載華爲的乾崑智能駕駛系統,成爲比亞迪品牌中首款集成華爲智能駕駛技術的硬派 SUV。
在引入華爲乾崑智駕 ADS 3.0 系統後,方程豹豹 8 也直接開創了智能硬派 SUV 的新流派。基于比亞迪 2.0T DMO 超級混動越野平台及全功能版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融合華爲最新乾崑智駕 ADS 3.0,打造出 " 電動化 + 智能化 " 的天花闆級體驗。
一方面持續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推進 " 天神之眼 "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叠代和應用,另一方面與華爲等頂級科技公司展開合作,快速提升智駕水平。這套組合拳打出去,比亞迪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互補,也加速了智駕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速度,快速提升了全産品線的智駕能力。
結語
單季度營收超越特斯拉、單月銷量破 50 萬,比亞迪在上半場交出了一份足夠出色的成績單。
進入新能源市場的下半場,競争的焦點轉向智駕技術。比亞迪靠着對自主研發的執着與堅持,已經補上了過去的短闆,在高階智駕領域取得了突破,同時也做好了将智駕技術下放到 10 級别車型的準備。
半場哨響第一戰,比亞迪要用 " 智駕平權 " 搶個好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