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臉的标準,真的很怪?
劉雯終于結束了時裝周行程,不僅爲 9 個品牌走秀,還拿到了 Prada、Bottega Veneta、Alexander McQueen 三個品牌的閉場待遇。時隔三年重返國際時裝周,劉雯的待遇依舊頂級。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 @封面小主
有人說,劉雯的工作日程安排,就像出國跑馬拉松。事業型劉雯最近的工作強度有多大,一打眼就能看出來。
對,她又瘦了。
圖源來自:@C-Oli
Tory Burch 的活動現場照,也能看出她的身材變化和臉蛋變化,面部骨骼感變得更強,兩頰的體積感看起來也更小了。
在這張與秦岚的合照裏,我們能直觀感受到超模臉和演員臉的區别,左側棱角分明,右側流暢飽滿。同樣是 " 靠臉吃飯 ",她們的追求卻并不一緻。
到底不同在哪兒,我們今天展開說說。
成爲 T 台模特的硬性要求,一要身高,二要瘦。
她們要用自己的身材,去保證服裝呈現出最好的狀态。這也就意味着,這些高于尋常女孩的模特,往往要通過嚴格的體重管理,保證自己能穿上最小碼的裙子。
很多品牌也會要求模特盡量瘦、盡量薄,以展現出與設計相符的氣質。
秀場偏愛 " 瘦骨嶙峋 " 那兩年,法國出台政策,對采用 BMI 指數過低的品牌處以罰款,以确保青少年的審美觀健康,但品牌依舊無法放棄對瘦的執念。
" 我需要你現在 52KG,不能多一兩。要看起來非常瘦,又不能瘦得過分。"
身材變瘦的同時,臉也會發生變化。
面部脂肪少,也就等同于面部組織容量的缺失,臉頰兩側會更容易癟塌,顴骨與下颌骨中間會自然形成一道凹槽,這個地方也被稱爲顴頰交界。
面部骨骼的量感與高低,決定了凹槽是否明顯。而凹槽的程度,也繼而決定了面部明暗對比程度,決定了這張臉是否會成爲服裝設計師眼中的 " 高級臉 "" 超模臉 "。
我們不妨再來看看那些常被舉例的 " 高級臉 " 美人。
她們通常面頰形狀偏方,五官排布較爲分散,加上量感較強的顴骨和下颌骨,強調出面部的明暗對比。
這種長相傳達出的氣質是疏離的、冷淡的,自動與人拉開距離,同時,她們自帶的光影結構,也讓面孔有了雕塑性。
要的就是刀劈斧鑿般分明的線條,和服裝線稿一樣簡單又充滿力量。
它不用符合廣義上的美,但一定要自帶一種大氣,回憶一下京廣橋的樓體海報,隻有這樣棱角分明的臉,能經得住放大張貼。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 @鍾淼凡
超模的秀場妝容,也在強調這一點。日常妝容中用于突出氣色的口紅與腮紅,到了秀場上反倒成爲負擔。劉雯剛結束的時裝周之行裏,大部分時間她都是以 " 性冷淡妝面 " 出現在秀場上的。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 @封面小主
在無血色的底妝上,加入線條淩厲的眉毛,然後用修容強調出面部骨骼感,特别是顴頰凹陷處。
面部的骨骼感與身體的單薄完全統一,模特整個人和她們身上穿的衣服,也因此達到一緻。
如果說超模臉要的是雕塑感,那演員臉要的就是油畫感,要的是安格爾《大宮女》中那種飽滿的、豐盈的,面部弧度能反光的質感。
就像古代人以白爲美,是因爲貴族大多不用勞作,皮膚比尋常人更白皙一些,人們跟随貴族潮流,爲了趨近他們把皮膚塗白;
崇尚臉頰飽滿的邏輯也是如此,富足家庭的少女往往會更加豐腴,而 " 面黃肌瘦 " 則是吃不飽飯、家境窘迫的象征,這也給人們留下了 " 臉頰充盈 " 更美的固有想法。
這種審美觀點延續至今,加上對 " 少女感 " 的追求、影視劇角色對青春感的限定,以及市場主流審美的影響,女演員自然更在意臉上有沒有肉。
所以我們能看到,女演員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大多是在說如何提拉面部,營造出面部線條的流暢感,以及如何補充膠原蛋白,讓臉頰看上去更實、更嫩。
另外,骨骼感和五官排布上,演員臉和超模臉的要求也有不同。
對演員來說,三庭五眼、三高四低這種硬性标準要更重要,秀場不切臉部特寫,但電影電視劇會。最理想的比例是,三庭均衡,五眼略窄,面部呈窄長狀,折疊度高于尋常亞洲面孔。
要有骨骼感,但皮要蓋過骨,演員中被稱爲骨相美人的幾位,大多都是骨點清晰,但不顯露骨骼形狀的。
超模屆的美人在骨不在皮,要的是有分量感的面部骨架,雖然都對 " 骨 " 有要求,但壓根不是一回事兒。
圖源來自:新浪微博 @雯香識女人
我們再看回劉雯和秦岚的合照,壓根沒法說出 " 誰豔壓了誰 " 這種話,她們生長在不同的審美體系中,沒什麽好比的。
劉雯變成鵝蛋臉,才會真的吃不飽飯。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