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啓動,2024 年的雙 11 開啓 " 超長待機 " 模式。在稍顯佛系的 " 長跑 " 之下,消費的感官刺激和體感沖擊漸弱,轉而,背後複雜情緒和理性選擇越來越多。
十六年,長夜有星辰相伴,沿途走來,雙 11 大促已至十字路口。消費持續旺盛的生長趨勢依舊,隻不過,雙 11 已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數字遊戲,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爲了感知、共情并試圖解讀這份變化,每日經濟新聞展開了一次雙 11 大促消費問卷調查。此次調研共收集近 4000 份有效問卷,數千人與我們共同提問和解惑。他們之中,多數年齡在 25-45 歲之間,有近七成消費者來自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及鄉鎮村用戶占比則超三成。
他們渴望大促的誠意——從産品質量到價格競争力,再到服務的周到細緻。他們希望平台和商家能夠回歸初心,用簡單明了的方式做大促,用實實在在的福利來回饋信任。
而大主播的集體跌落,讓很多人憂心忡忡,他們提醒自己避坑 " 買得便宜用得貴 ",避坑 " 複雜促銷規則背後的套路 "。
與此同時,有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購物習慣,摒棄沖動消費轉向理性購買,從追求一味低價到注重品質。更多人認可"less is more" 的消費态度,注重購物過程的輕松愉悅,希望自己可以精緻、聰明地消費。
AI 手機 / 電腦、超市盲盒、醜萌物件被評選爲這屆雙十一的顯眼包,獲得最強關注;願意爲情緒價值買單的人越來越多;健康、悅己、無負擔是絕大多數人的追求。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大促 " 是期待,但 " 購物 " 是日常,我們希望從消費決策和體驗,消費趨勢和變化,兩大方面進行設問與展開,傾聽萬變之中的每一份 " 确定的尋找 "。
雙 11 最強消費 " 新 " 聲:
六成消費者渴望簡單大促
誠意、福利給足呼聲最高
今年雙 11,京東和淘天默契地選擇在 10 月 14 日一同開門迎客。京東主打現貨開賣,淘天則重新設置了預售期,雙 11 再次被拉長戰線," 史上最長雙 11" 也由此誕生。
而對于已經來到第十六個年頭的雙 11 來說,雙 11 本身已經開始顯現 " 疲态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消費者端對雙 11 的态度出現了一系列變化。
面對 " 史上最長雙 11",近 4000 名消費者中,絕大部分人還是認爲,雙 11 依然有存在的價值,但要有誠意、有實在的福利。其中,59% 的消費者對此的态度是," 雙 11 我有誠意買,請你誠意賣,不要隻是廣告口号打嘴炮,請誠實、誠意、實實在在給福利。"還有 51% 的消費者表示," 時間長短不重要,誠意滿滿最重要,請讓我們看到誠意滿滿的産品、價格、服務。"
雖然各個節假日大促以及電商購物節越來越多,但還是有超四成消費者認爲,雙 11 已經成爲一種習慣,是自己每年的固定動作。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稱," 各個平台都已經很‘卷’了,我們應該保持 passion,能薅的羊毛一根都不放過。" 不過,也有三成消費者對平台的營銷策略提出不同意見,他們希望平台運營可以與消費者的心态一樣,"less is more",減少促銷規則才會得到更多消費者。
37% 的消費者有囤貨習慣,他們認可 " 一年買兩次,一次用半年 " 的消費理念,即除日用消耗品外,618、雙 11 兩個節點會囤貨,省時省心又省力。
我們也看到,雖然大家對雙 11 多多少少都有點複雜的情緒在,普遍表現出 " 又愛又恨 ",但相對保持理性,減少沖動消費,仍成爲過半數消費者在這個雙 11 的主要心理預期。
從消費側對今年雙 11 的态度也能看出當下最主流的消費觀念:理性、精明又節儉,但同時也要體面、精緻和品質。
超五成消費者表示," 雙 11 就是要該省省該花花,優雅省錢,體面節儉,主打精緻‘摳’。"46% 的消費者則認爲,"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最好能用自己的精明給商家上一課。" 另外還有 51% 的消費者認爲," 可以少花但是品質不能下滑。"此外,也有近五成消費者稱,要更聰明更認真地消費,謹慎種草,認真做消費管理。
不難看出,在如今電商平台接二連三的大促 " 轟炸 " 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對消費主義 " 祛魅 ",希望回歸消費的初心即 " 産品、價格和服務 "。換言之,就是選擇符合需求的産品,同時追求匹配的價格以及好的服務水平。
曆經 " 九九八十一買 ",消費者們普遍練成了 " 購物精 ",可以精打細算,也有火眼金睛,會合理避坑,把每一分錢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不過," 入坑 " 多,踩 " 坑 " 自然也會多。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明确表示,希望在今年雙 11 能避開一些購物陷阱和平台的 " 坑 "。
有 51% 的消費者希望避開 " 買得便宜用得貴 " 這個 " 坑 ",因爲看似花了小錢,實則浪費時間耽誤使用,最終影響心情。有 47% 的消費者認爲,複雜的優惠規則讓人看不明白,有些套路希望自己避開。
簡單明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希望看得到的大促玩法,而 " 真降價 " 則是另外四成消費者的心聲,他們普遍有過 " 買完就降價,割完韭菜就跑路 " 的經曆。
而一些低價陷阱、貨不對闆和商品品質的 " 坑 " 也是重災區。特别是近段時間," 假白酒 "" 槽頭肉梅菜扣肉 " 等讓直播帶貨深陷信任危機,在雙 11 大促,更多消費者希望可以成功避開這些 " 坑 "。
今年雙 11,有超五成消費者選擇 " 确定心儀産品後到各平台比價,選擇更便宜的渠道購物 ";還有 48% 的消費者選擇 " 提前加購要買的商品,計算怎麽湊單、用券最劃算 "。而大主播所售産品質量頻頻翻車後,有近三成的消費者會看成分分析等科普類視頻,同時會選擇自己信任的頭部達人種草。
羊毛還得薅!但 "less is more"
24% 消費者預算 3000 元— 5000 元
五成會花在 " 吃吃喝喝 " 上
直播電商風波不斷,大促期被無限拉長的當下,消費者們對于雙 11 的态度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他們開始更加注重消費的質量和體驗,而不是單純的數量和折扣。他們希望平台能夠簡化促銷規則,減少複雜的計算和比較,讓購物變得更加輕松和愉快。同時,追求一種 "less is more" 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雙 11 來實現更加精緻和聰明的消費。
近 4000 名消費者中,有 36% 的人感覺今年雙 11 提前了不少,該買的還是買了一些,因爲生怕後面力度不如前面。也有近三成消費者還在觀望中,關注到了優惠活動,想買的已經先加入了購物車。
如此前提下,包含買什麽、何時買以及買幾波的 " 大促攻略 " 就顯得尤爲重要。持續一個月的今年雙 11,有 52% 的消費者在雙 11 前就正常購物了,但會格外關注商品的 " 價保期 " 是否覆蓋大促期," 貴了價保不虧,便宜了就是賺 "。
有 46% 的消費者則表示,通常大促開始的第一周就把該買的都買了," 感覺開場力度相對會大點,畢竟要先‘炸’一波。" 不過,也有近四成消費者覺得跟着平台節點走準沒錯,不同品類,促銷節點有差異。
618、雙 11 畢竟還是京東、淘天兩頭部平台的主場。因此,今年雙 11,在第一周下單後的消費者中,認爲京東平台價格更便宜的消費者占比 43%,淘寶、天貓平台占比共計 25%。
在計劃購買的商品品類中,包含休閑食品、生鮮、米面雜糧的 " 吃 " 類以及酒水、牛奶、飲料等在内的 " 喝 " 類,被最多消費者選擇,分别爲 49% 和 50%。此外,個護産品以及 3C 數碼産品也分别獲得了 46% 和 41% 消費者的青睐。選擇美妝、護膚産品以及服飾、鞋帽和配飾的消費者也有四成左右。
對持續一個月的雙 11 大促而言,到底要買幾波也成了消費者端争論的焦點。有 36% 的消費者會每周都看一看,買一買,主要跟着平台大促節奏走。買兩波、買三到四波的消費者各占 18%,他們的理由分别是,主要踩中啓動和巅峰兩波價格低谷,以及要買的東西偏多,一次想不全。
今年雙 11,有 24% 的消費者購物預算在 3000 元— 5000 元,19% 的消費者則在 1000 元— 3000 元區間。而沒有固定預算,按需購買的消費者也占比 22%。
" 質價比 " 大 PK,誰家值得買?
57% 的消費者渴望以舊換新大家電省錢
七成認可京東 " 質價比 " 更優
大促之所以爲大促," 價格 " 一定依然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但同時,商品質量、品牌以及購物體驗等,也成爲越來越多消費者做出消費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除了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産品外,新創意、新産品以及體驗更優的新服務,也成爲各大電商平台比拼的重點。
從前都談性價比,在踩過無數商品、服務等品質 " 坑 " 之後,消費者選擇平台更看重 " 質價比 ",從前一味追求 " 全網最低價 " 的心态也正發生改變。
在對近 4000 名消費者展開問卷調查時,我們注意到,對極緻 " 質價比 " 就是在性價比的基礎上,更注重商品和服務品質的提升,并且綜合品牌、物流和服務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體驗最佳的定義,最多人表示認可,占比 30%。而有超七成消費者認爲京東是在質價比方面做到相對均衡的平台。
有 57% 的消費者希望在今年雙 11 以舊換新購買電子産品和家電等時,可以多省一筆錢;47% 的消費者買 3C 産品時體驗了 " 新品 30 天無憂試 " 服務。而 36% 的消費者期待在平台購物時,體驗 " 買的零食不愛吃,能在平台申請退款 " 服務;近五成消費者希望在今年雙 11 可以實現即時零售購物,從時間快到選擇豐富有品質,買到更多品類和大牌。
在選擇購物平台時,則有超過五成消費者更看重給力的價格、促銷力度以及買貴可賠付;同時,他們更喜歡促銷規則簡單易懂,不用算來算去的平台。
不過,看重物流送貨快以及綜合購物體驗佳的消費者也分别占比近 50%,此外,看重正品産品,大牌保真的消費者占比 48%。還有 34% 的消費者希望沒有預售,現貨即發。
今年雙 11,在購物平台的選擇上,有 84% 的消費者選擇在京東消費,選擇淘天平台的分别爲 47% 和 33%。此外,有 24% 的消費者選擇了拼多多,還有 19% 的消費者選擇在抖音電商購物。
消費結構與趨勢變化不斷
四成消費者願意爲情緒買單
健康和悅己成爲購物 " 主旋律 "
今年雙 11,也有一些消費結構的變化和新購物趨勢的形成。在整體更加理性、精細和關注品質不降級的心态下,出現了一些全新的消費熱點,也有一些新品類 " 冒頭 "。
近 4000 名消費者中,有六成消費者開啓 " 減法生活 "(less is more)。他們希望吃就要吃 "0 添加 " 的純淨滋味;社交要讓真心交流回歸純粹;家居生活則及時 " 斷舍離 "。
而在對今年雙 11 主要購買品類的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占比 60% 的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他們傾向購買藥食同源的産品,如養生水、營養保健品等;有近六成消費者更關注低負擔飲食,在購買食品、飲品時,格外關注 "0 添加 " 标簽。
消費熱點方面,有 52% 的消費者選擇掀起從頭到腳的 " 面子 " 革命。他們認爲," 面子工程不止于臉 ",從頭發到口腔,都需要精心護理。在購買品類選擇上,相應的,有超五成消費者表示,今年雙 11 在身體精油、頭皮噴霧、美白牙貼等個護産品上消費更多了。
此外,消費者喜愛的品類中," 隐形 " 保暖單品有 42% 的消費者選擇。對應保暖服飾的 " 隐形 " 革命這個消費熱點上,則也有六成消費者爲其 " 上了票 "。
有 47% 的消費者認爲諸如個護組套、生鮮盲盒以及多口味組合啤酒組套的超市盲盒很有意思,省時省心省錢省力還有趣,把日用品賣得這麽高調妥妥是 " 顯眼包 "。還有 41% 的消費者表示,一些醜萌小物件,比如醜萌擺件、勃肯鞋和動物系睡衣也得配上 " 顯眼包 " 一詞。這個雙 11,有 55% 的消費者參與到了 " 超市盲盒 " 熱點之中。
還有近五成消費者在選擇 " 顯眼包 " 時,把目光聚焦到了 AI 手機、AI 電腦等 AI 類産品。有趣的毛絨玩具、獵奇商品等也被三成左右消費者青睐。
有 47% 的消費者爲健身投入更多,他們想要随時随地動起來,壺鈴、拉力帶、踏步機等健身器材,公路車、滑雪闆、滑闆等運動裝備,或多或少也進入到了自己的雙 11 的購物清單中。" 随時随地大小練 " 作爲今年一大現象級消費熱點,有近四成用戶感受和參與。
身體健康之外,越來越多人關注自己的 " 内心世界 "。我們還注意到,有 42% 的消費者表示更願意爲情緒價值買單,呆萌的毛絨玩具、解壓的指間陀螺,還有創意綠植,都成了他們新的 " 心頭好 "。而 " 超市裏的情緒搭子 " 也成了 57% 的消費者選擇的熱點消費。
有 64% 的消費者今年雙 11 買了很多國貨産品,小至運動鞋、洗發水,大到家電、新能源汽車,國貨的質量和品質更值得信賴。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服飾、産品,比如漢服馬面裙、文創産品等也有 44% 的消費者選擇。與國潮爆火的邏輯相類似,今年雙 11,很多性價比超高的産業帶商品、白牌商品都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喜愛。有 47% 的消費者對此表示認可,他們買東西更關注産地,比如買藍莓選雲南的、買西梅選新疆的、買小粒咖啡選雲南的、買大黃魚選甯德的等等。
從健康的 " 内服外練 ",到從頭到腳的 " 精緻包裝 ",再到關注情緒,釋放和解壓,過極簡生活,這些熱度不斷攀升的消費熱點和新消費趨勢,無一不在表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更關注自身,極盡所能充實自己的 " 小世界 ",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
尾聲
" 雙 11" 的思考其實早已在商業世界中展開,在用戶的剁手與吐槽之間," 雙 11" 從沒有停止過變化。售賣期一再延長、興趣電商異軍突起、大主播跌落、平台告别交易額崇拜," 雙 11" 的進化史從另一面看也是電商叠代史。
用戶一側,第 16 個雙 11,我們不僅看到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也看到了他們對于消費主義的深刻反思。他們希望通過這個購物節來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在尋找一種更加理性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雙 11 是消費世界的最強音,伴随而來的,也是一重又一重的新啓示。
編輯|魏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