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内紅毯不多,但很久沒見的凱特 · 布蘭切特,在大洋彼岸剛剛刷了波熱度。
憑借新片《塔爾》,她又輕輕松松拿下電影圈多個大獎。
尤其是這臨門一腳的第 76 屆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獎,直接幫她榮登爲有史以來首位四封英國學院獎的澳大利亞女演員,堪稱國寶級了。
頒獎現場,前陣子大火的楊紫瓊,也激動地沖到台下和她擁抱道賀。
有人說兩位頂峰相聚的實力派惺惺相惜,雖然都是今年奧斯卡影後的大熱門人選,卻完全不像競争對手,舉手投足反倒流露出濃濃的姐妹情,相當動人。
不過評論區熱度最高的話題,還是兩位姐姐的狀态。
照片裏已經 60 歲的楊紫瓊和 53 歲的凱特 · 布蘭切特,眉角和脖子的皺紋相當明顯,丢開了濾鏡依賴和偶像光環,反倒真實親切的像身邊普通人。
尤其是凱特,眼尖的網友發現,她穿的還是 2015 年也就是 8 年前一件舊衣服,省事又環保。
魚尾紋、法令紋、頸紋 …… 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統統被她的氣場又震到了九霄雲外。
居然還成了網友眼中啧啧稱贊、錦上添花的加分秘籍?
無獨有偶,前不久凱特 · 溫斯萊特也有一條關于顔值和年齡焦慮的大膽言論火出圈。
事情還要從情人節前夕《泰坦尼克号》上映 25 周年後 4K 修複版重映說起。
就當不少觀衆深陷回憶殺不能自拔,一小波無聊鍵盤俠也開始存心找茬,重提當年 Rose" 害死 "Jack 的梗。
影片中,Jack 和 Rose 雙雙墜海後不是爬上了同一塊木闆嗎?
編劇爲營造凄美浪漫(畢竟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最後設計讓 Jack 領盒飯:由于木闆太小,隻能待下一個人,Jack 決定把生的機會留給 Rose,自己跳入冰冷的海水中。
奈何一些影迷入戲太深,因爲無法接受男主角遺憾離世,轉而遷怒女主認定她是罪魁禍首。
當時有媒體還給出奇葩論斷煽風點火:如果不是 Rose 太胖,即便 Jack 一起扒上,木闆也能浮起來。
卡梅隆老爺子也不知道咋想的,這次還心血來潮專門設計一場 1:1 還原實驗,隻爲科學驗證當時 Jack 到底能否登上 Rose 的浮闆、最後一起活下來?
這一系列導火線最終引爆凱特,把隐忍了 26 年的 " 憋屈 " 一吐爲快。
在近期參加的一檔知名播客節目 "Happy Sad Confused" 受訪中,她終于忍無可忍首次爆粗口,回應當時差點毀了她的輿論攻擊:
" 顯然他們覺得我太胖了,他們爲什麽對我這麽刻薄?他們真的太刻薄了,我甚至 tmd 根本不胖!"
要知道凱特爲啥那麽 " 不客氣 ",看看她當年的真實遭遇就知道了。
在當年電影席卷全球創造票房奇迹後,帥出天際的小李子收獲了一大幫粉絲,凱特卻成了悲劇的背鍋俠和網暴對象。
兩人是都紅了,可小李子是紅的發紫,她則是黑紅。
就連美國著名女演員、脫口秀主持人 Joan Rivers 也當衆調侃過:" 如果凱特減肥再瘦幾公斤,泰坦尼克可能就不會沉。"
隻要逢她出現在《泰坦尼克号》宣傳活動中,記者們總會問她多重,要她評論對自己體重的看法。
因爲年輕,她隻要勇敢反駁記者們對她的身材羞辱,就會被貼上 " 說話太狂 " 的标簽。
可就算她願意不厭其煩地解釋自己有在控制體重,誰又信呢?人們隻會相信他們自己認定的東西。
凱特那會兒究竟胖到了什麽令人發指的地步呢?目前網上較多的說法是當年出演 Rose 這個角色時,她體重 140 斤左右。但要知道她也很高啊,足足 175 的個子。
好在凱特是個不信邪的人,她身上有兩種特質在此後的人生中幫她過關斬将,最終笑到最後,也值得所有姐妹們一起感受下。
凱特的第一個特質是敢于說不,遠離那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
就像職場初出茅廬的弱勢女孩,稍不留神就容易盲目從衆随大流。可凱特從來不是那種好惹好捏的軟柿子,這種反抗精神早在年少時就埋下種子,生根發芽。
出生在演藝世家的她,老爸老媽,叔叔、外祖父母都是職業演員。
按說應該大大方方雞娃創造優勢傳承,可當她 11 歲提出要學表演,卻遭到父母極力反對。
保守的父母認爲她年紀小,應該按部就班等待機會。當然恐怕還有一點,就是父母也覺得她形象太普通。
"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在身材上得到過什麽正面評價。我的母親,我的外婆,我的女朋友都會評價我的身材。"
可凱特偏要擰着來,否定是别人的看法,她熱愛表演,認爲一刻時間都不能耽誤,更何況家庭條件艱苦,一直和姐姐擠在一個房間的逼仄環境,早就讓她萌生了對更大 " 空間 " 的向往。
她向外婆借錢進入戲劇學校就讀,小小年紀就懂得把自己訴求想法放在第一位,并願意爲之抗衡到底,這點很不易。
争取到喜歡的學校讀書并沒給她帶來好運,可以說那時起她就因爲肥胖成了 " 校園霸淩 " 的對象。
當時 15 歲的她由于在生長發育期,體重高達 200 磅(約 90kg),直接被同學冠以 " 鲸脂 "(幼鲸長出一層厚厚的鲸脂,以抵禦寒冷的海水)的綽号。
一開始她幹過一段時間 " 蠢事 ",連續數月隻吃蘋果、生胡蘿蔔,喝黑咖啡度日,痛苦的要死,就爲了改觀大家對她的印象。
老師也沒放過挖苦她,直接給她撂下一句話:如果願意演胖妞的角色,或許有可能混下去。
可很快她就放棄了,因爲她突然醒悟:" 你在幹什麽呢,你隻是真的餓了,你要吃。"
凱特後來有次演講專門對年輕女孩說起這個往事,她驕傲的說:
看看我現在,好好看看吧。所以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年輕女性,如果正遭受來自老師、朋友,甚至家長的貶低,一句都不要聽。因爲我就是這麽做的,我沒有聽他們的,而是不斷向前,克服了我所有的恐懼,平複了許多不安。一直堅持,一直相信自己,這就是我覺得自己要盡力去做的事。我想把這些話獻給所有懷疑自己的年輕女性,你們不該自我懷疑。
如果真有人不斷否定你,阻攔了你想走的路怎麽辦?
馬斯克的老媽梅耶有個很好用的方法:" 如果有任何人讓你感到焦慮,趕緊把他們趕出你的生活就神清氣爽了。"
那之後,凱特再也沒有刻意控制體重,從沒低于 120 磅重,最重時甚至飙升到 200 磅的她,無疑是好萊塢女演員中的一個異類。
光有硬氣還不夠,你得有硬的底氣。凱特第二個重要特質就是她深知當你強大到無所不能,你就是标準。
既然不在乎體重,沒有偶像包袱,那就盡可能去找那些更看重角色内涵和演技的機會磨煉自己。
《泰坦尼克号》剛拍完那會她才二十出頭,大可走一條減肥瘦身吃青春飯的捷徑。
但她做到了知行合一,嚴格遵守自己的選片原則,嘗試多樣化角色,甚至在最火的時候推掉高回報的商業大片,去演小成本電影。
沒有出名的欲望,也沒有取悅所有人的巨大野心,凱特有句話太飒了:
" 我爲什麽要擔心我比其他女演員胖?我比她們在電影上成就更多,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我驕傲很久。"
1999 年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專訪時,她也絲毫不待見那個浮華的虛名:" 評價我很有名對我來說有點愚蠢。當我決定當一個演員,我從未幻想過成爲一個明星。"
她的很多角色不完美,有棱角,甚至經常與衰老爲伴,但又那麽真實、強壯、深邃。
爲了逼真刻畫《朗讀者》中漢娜老态龍鍾的日常,她常常觀察老人,看他們如何從桌邊站起來、拿杯子,甚至記錄他們轉頭的速度和角度。
除此之外,她還會每天半夜三點起床,披上一件 15 磅重的大衣,一化就是 7 個小時的妝。
《東城夢魇》裏的她,沒有華麗的衣服,光鮮的外表,取而代之的是蒼老,疲憊,臃腫。
但誰看了不說,那正是活生生的普通人最真實的中年模樣?
一夜情那場戲,她絲毫不屑把松弛肥厚幾道圈圈的大肚腩,就那樣赤裸裸的暴露在觀衆眼前。
導演當時還特地準備剪掉這段 " 醜态 " 保護她的自尊,結果立馬被她呵止住。
不僅是拍電影,即便做代言上雜志出宣傳海報,她也是極爲刺頭。早在 2003 年,她就公開批評《GQ》雜志封面照,說給她 P 得太瘦嚴重失真。
誰要是給她魚尾紋燙平了,胸放大了,腰腿變細了,她第一個跳出來大發雷霆要求還原。
她爲啥能有這個膽量鎮住所有人?因爲她的戲真是好評如潮賣座啊!觀衆不是傻子,資本也不是傻子,她努力在自我和外界之間尋找平衡,她做到了。
屢次陪跑後,她終于憑借《朗讀者》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又靠《革命之路》奪取了心心念念的金球獎影後。
領獎台上她和搭檔,也是多年老戰友的小李子激動告白:" 萊昂,我真的很驕傲我可以站在這裏告訴你我有多麽愛你 …… 這部電影裏你的表演讓我震撼。"
說起來,這倆人還真是真情陪伴了彼此 26 年的好搭檔。
凱特被大肆吐槽肥胖的時候,是他一直站在她身旁,告訴她" 忘掉體重,你美極了!"
他們不是戀人勝過戀人,小李子堪稱全球數一數二的花心大蘿蔔,幾十任女友走馬觀花換不停,唯獨凱特從未走散。
就連發福也相約一起,兩人徹底做到了發自内心欣賞彼此。
這些年,凱特以自己的方式去影響着身邊熱愛生活,渴望活出自信的女性。
她從小告訴女兒 " 要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驕傲 ",她時常陪女兒一起站在鏡子前,端詳自己身體。然後幸福地說:" 我們很幸運,我們有曲線型的身材很好,我們有小肚子也很好。"
她的很多公開發言成爲女性争相傳遞的能量,她終于站在自己的高度,重新定義女性美的标準。
" 我想赢嗎?當然!那些宣稱我不在乎、我不想要或者我不需要的演員,很難被提名這麽多次,我是人,隻不過不會回家哭,因爲我們已從這裏長大。"
" 我不希望把時間都浪費在擔心我的屁股有多大上,我會盡可能地生活健康,去盡可能地享受生活,完美曲線,零脂肪,這些隻存在于鏡頭裏,不是大街上。"
" 當你實現目标,對工作非常有成就感的時候,你就不會過分在意這些了包括你的外貌、自我形象。"
" 我想一直做有意思的工作,充滿智慧地老去,像朱迪 · 丹奇那樣。"
2017 年倍耐力的年曆上,她帶着皺紋素顔上陣,卻耐看、迷人、充滿歲月打磨下從容不迫的魅力。
她說:我沒有那樣又翹又圓的臀部,也沒有一對豐滿高聳的乳房,更沒有一個平坦的小腹。相反,我的臀部和大腿上囤積着大團脂肪,這才是真正的我!" 她說她和那一身脂肪和諧相處,至今毛發未損:在該工作的時候找到了工作,該結婚的時候找到了老公,該得奧斯卡的時候沒耽誤過。
放下偶像包袱,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接受時光的打磨,愛上自己的變化。
當我們明白美麗的皮囊,終究不如有趣的靈魂,相信你也會有勇氣和能力活成自己的太陽,無需看誰的臉色憑借誰的光。
麥兜,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簽約作者,一枚愛讀書愛影視愛旅行的女生,希望能用文字給你帶來快樂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