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數科星球
最近,Tesla Optimus 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展示了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的最新進展。據資料顯示,它現在能夠自主地對物體進行分類,其神經網絡訓練是完全端到端的,即直接從視頻輸入中獲取信息,并輸出控制指令。
此外,Optimus 現在還能夠自主地按顔色對色塊進行排序,并應對外界幹擾進行自主糾錯。在視頻的末尾,Optimus 還展示了一段 " 瑜伽 " 表演,展示了其強大的運動、平衡能力。
據了解,Tesla Optimus 的制造規模可能将達到數百萬台,預計其量産成本将比汽車低得多,價格可能會少于每台 2 萬美元(約合 14.2 萬元人民币)。特斯拉的目标是盡快制造出能投入使用的仿人機器人,所以在設計機器人時,使用了與公司汽車設計相同的體系,由此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和提高産量。
不過,在投資行業,馬斯克的這個項目被诟病爲 " 又一個圈錢的項目 "。國内的相關行業發展如何 ? 它的應用前景如何 ?
人形機器人被高估了嗎 ?
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叫 Optimus,中文名稱爲擎天柱。在業界,它被認爲是繼特斯拉汽車之後的又一重要創新,它代表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
從技術角度來看,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運動控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人形機器人需要具備類人形态的機械結構、先進的傳感器和算法,以及能夠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優化的智能系統。馬斯克的機器人公司研發的機器人已經能夠完成很多類人動作,比如走路、抓取物品等,未來還有望實現更複雜的任務,如做飯、打掃等。
之前,資本市場曾刮起一股具身智能熱潮。但客觀而言,它和人形機器人概念仍有區别。在資本市場中,人形機器人和以前的具身智能概念有所不同。
具身智能概念強調的是将智能和身體結合,通過模拟人類的身體和行爲來達到更加智能化的效果。這個概念在過去幾年中已經逐漸被應用于各種領域,例如服務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等等。
相比之下,人形機器具有更爲廣泛的通用性,可以适應更多的應用場景,例如工廠、醫院、家庭等等。同時,人形機器人還可以作爲一個天然的商業入口,吸引更多的商業價值。在資本市場中,人形機器人的概念被視爲一個新興的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這也成爲了資本大炒特炒的一個方向。
此外,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很多領域替代人類完成危險、重複或者繁瑣的工作,提高生産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人形機器人也可以在醫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協助醫生進行手術操作、幫助病人進行康複訓練等。
在這個角度而言,人形機器人不算 " 中看不中用 "。
人形機器人是 " 特殊物種 "
比起所有需要聯網的東西,人形機器人當屬另類。它的神經網絡可實現完全本地運行。這樣一來,數據就不需要傳輸到外部服務器或雲端,從而減少了數據洩露和隐私被侵犯的風險。這對于許多應用場景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涉及敏感信息或關鍵基礎設施的場景。
另外,它的這種設計避免了網絡延遲帶來的麻煩,以往,通常神經網絡的計算和訓練通常需要大量的數據和計算資源。之前,通過網絡連接遠程服務器進行這些操作,可能會産生較大的網絡延遲。而現在,本地運行可以減少這種延遲,提高神經網絡的處理速度和響應時間。
所以,這造成一種結果,那便是人形機器人可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工作,這些環境可能沒有穩定的網絡連接。
對于機器人行業來說,人形機器人讓行業更卷了,因爲它可勝任一些目前已有的機器人場景。如它可以模拟人類操作,在生産線上就能做搬運、裝配、檢查産品質量等工作。
在自動化生産線中,這種機器人也可以做生産線上需要進行高強度、重複性的操作,另外在巡檢上,它可以發現異常情況并及時報告,提高生産安全性和穩定性。
它還可以去人去不了的地方,做遠程監控和維護的工作,實現與制造執行系統的無縫集成,協助進行設備的維護和檢修。
人形機器人與馬斯克的布局
據目前的消息,Optimus 人形機器人使用了特斯拉的超級計算機系統 Dojo 作爲其大腦,擁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在視覺感知方面,Optimus 主要采用了特斯拉 FSD 的計算機模組和方案,并配備了 8 個 Autopilot 攝像頭,最遠監測距離可達 250 米。這些攝像頭可以獲取周圍環境的詳細信息,并通過機器視覺技術進行識别、分類和追蹤。
此外,Optimus 還采用了 40 個機電傳動器,包括頸部、手、腿和軀幹等部位,使其能夠進行各種動作。手部有 12 個機電傳動器,可以使其達到接近人類靈活水平。這些機電傳動器的運動控制通過特斯拉的機器視覺技術和算法實現,可以對環境進行感知和适應,并進行自主決策和執行。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Dojo 和 Optimus 的關系。
Dojo 超級計算機是特斯拉在 AI 領域的最新進展,其核心是算力極強、帶寬超高的 "D1" 芯片,通過 Dojo 接口處理器進行互連,25 個芯片組成一個訓練單元,算力可達 9 千萬億次。
Dojo 超級計算機系統被設計出來主要爲了解決自動駕駛技術的需求,其與 FSD(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緊密結合,可以處理海量的傳感器數據,并通過神經網絡訓練來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的精度和穩定性。
現在,作爲一款類人型機器人,Optimus 面部顯示信息的屏幕内置 FSD 芯片,與汽車共用 AI 系統。在攝像頭采集信息後,這些信息可以通過特斯拉的神經網絡進行處理進行識别、預測和規劃。Optimus 人形機器人的動作執行則通過 40 個機電執行器實現,這些機電執行器由全身搭載的 40 個機電執行器控制,雙腳可通過力反饋感應系統來實現平穩和敏捷的行走,手臂和雙手分别各依靠 12 個機電執行器,可以執行一些人類精細化的作業。
由特斯拉采集的數據,理論上這個人形機器人也可以用,這種結合在未來是十分具有想象空間的。
它和《底特律:變人》遊戲中的機器人有一些相似之處,它們都能夠執行各種人類動作和任務。現在,Optimus 具有類人型的外觀和身體結構,可以行走、搬運物品、操作工具等,甚至還可以進行一些精細化的作業,例如撿起地上的筆等。
在應用更多的物理和機械原理後,加之例如材料強度、運動學和動力學等的進步,Optimus 或許有朝一日真的可以成爲遊戲中描述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