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8 日,《德裏防務評論》高級編輯 Sriram 将一張自稱 " 憋了 8 個月 " 的照片,委托其好友,也是印度著名軍事博主 Arihant_Ray 發布在了 X 平台(原推特)上;不久之後,《德裏防務評論》也在 X 平台上發布了這張疑似 " 拍屏 " 照——長期用于印度國産武器整合測試的 SB214 号蘇 -30MKI,同時挂載了一對 SAP-518 電子戰吊艙、一對 R-77 空空導彈,以及兩枚印度自行研制的最新武器—— " 悲傷清除者 3"(RudraM III)遠程超音速空地導彈。



可見左側機翼下方挂載的是一枚表面 " 馬賽克 " 塗裝,便于地面光學設備跟蹤對焦的導彈,而右側則是一枚正常塗裝的導彈,這與日本測試 ASM-3 時的方式類似
盡管外形上區别巨大,但 " 悲傷清除者 3" 仍然源于當年的 " 悲傷清除者 1",也就是印度第一代國産反輻射導彈 NGARM。" 悲傷清除者 1" 早在 2012 年就作爲俄制 Kh-31P 的替代型号啓動研制,希望獲得一款略小于 Kh-31P,能在國産 " 光輝 " 戰鬥機上挂載的反輻射導彈,并且要求将印度自制的毫米波導引頭整合進來,以提升對關機後雷達的跟蹤打擊能力。


第 5 次和第 8 次試射中的 NGARM/" 悲傷清除者 1",印度宣稱在不同發射高度下,這款采用 " 雙脈沖火箭發動機 " 的導彈有 100-150 千米的最大射程
然而由于關鍵的反輻射導引頭技術仍然是從俄羅斯引進的,導緻其體積重量較大,使得 " 悲傷清除者 1" 在 2022 年投入小批量産時,反輻射導引頭和毫米波導引頭的整合仍然不算成功。對這個項目逐漸失望的印度空軍,同年底決定暫緩采購,将原計劃購買 " 悲傷清除者 1" 的 17 億美元用于繼續研發 " 悲傷清除者 2" 和 " 悲傷清除者 3"。
" 悲傷清除者 2" 理念上的最大進步,就是 DRDO 認清了自己不具備在尺寸與 Kh-31P 相當的彈體内研發先進反輻射導彈的能力。因此," 悲傷清除者 2" 索性在尺寸上 " 放飛自我 ",彈體加長了 24%,彈徑增加了 50%,把最大射程推到 330 千米以上級别的同時,終于解決了主 / 被動複合制導的問題,甚至還有空間加裝紅外成像導引頭、進一步提升抗幹擾能力。

作爲一款 " 空射彈道式反輻射導彈 "," 悲傷清除者 2" 的彈翼面積也大幅縮小
" 悲傷清除者 2" 首發遙測彈于 2023 年 7 月開始在蘇 -30 上試射,并在 2024 年 5 月 29 日全要素試射中取得成功。當時在 DRDO 的組織下,一架蘇 -30MKI 在奧裏薩邦海岸附近發射的導彈,擊中了 300 千米外的模拟雷達目标,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 · 辛格發來賀電。

" 悲傷清除者 2" 從蘇 -30 機翼下挂架分離的瞬間
盡管顯然已經沒法與國産 " 光輝 " 戰機整合,但印度仍想嘗試将重達 800 千克的 " 悲傷清除者 2" 集成在幻影 2000 的機腹中央挂點下,榨幹印度空軍這款近 40 年來真正的多用途戰機的最後一點剩餘價值。上個月 DRDO 宣稱,将在 2025 年内進行這項集成試驗,并且還将爲印度海軍開發一種反艦改型。

可見該彈分爲反輻射構型(155 千克預制破片戰鬥部)和對地攻擊構型(200 千克侵徹 - 爆炸戰鬥部),後者命中時的攻擊角度也更大(80 °)
而 " 悲傷清除者 3" 很可能是與 " 悲傷清除者 2" 同步啓動研制的,其模型早在 2021 年 1 月就在印度軍方視察 DRDO 的宣傳照片中露出過局部,并在 2022 年 10 月的一次防務展上公開露面,其頗爲豪邁的 16 片彈翼構型很是搶眼。DRDO 宣稱這種在助推器和彈體上各安排一組 X-X 構型彈翼 - 尾翼的設計,能夠精準控制爬升軌迹,并實現 " 全程高機動超聲速飛行 "(被部分媒體過度簡化翻譯成了 " 全程高超聲速飛行 ")。



此前曝光的 " 悲傷清除者 3" 模型彈和地面測試彈,可見其頗爲複雜的彈翼設計
通過将導彈的重量進一步加大到了 1.5 噸(部分資料稱 1.6 噸)," 悲傷清除者 3" 擁有 550 千米的射程并不稀奇,也徹底變成了隻有蘇 -30 才能挂載的武器。在巴基斯坦已經列裝 CM-400AKG 多年後," 悲傷清除者 " 系列在宣傳指标上對前者的領先,還是需要早日投産,才能實現 " 滅一滅氣焰 " 的願望。

印度宣稱還有一個在研的 " 悲傷清除者 4"

讓一架蘇 -30 挂 5 枚 " 悲傷清除者 3",是真把人家當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