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6 日,藍鲸财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北汽藍谷(600733.SH ) 與華爲智選模式下合作的首款車型預計将于 2024 年 6 月左右上市,除此之外,2024 年一季度北汽藍谷還會發布一款轎跑車型,下半年極狐阿爾法 S、極狐阿爾法 T 也均有改款車型上市。
北汽藍谷向藍鲸财經證實,與華爲共同打造的首款智選模式車型,定位于高端行政轎車,計劃于 2024 年亮相并投放。對于網傳華爲與北汽智選車模式合作品牌定名 " 享界 ",北汽方面對此并未進行回應。
這意味着,在 2023 年多款産品上市預熱之後,2024 年将成爲北汽藍谷新産品最多的一年。
至此,繼 12 月 1 日江淮汽車公告加入 " 華爲系 " 之後,華爲 " 鴻蒙智行 " 的四界陣營已全部落地。
與華爲合作新車今年投放市場
作爲最受期待的北汽藍谷與華爲首款智選模式車型,上述人士透露,該車型定位将偏向中高端智能純電動轎車,對标同級别燃油車," 市場上這個級别的燃油車銷量一直較大,但是純電車很稀缺,北汽藍谷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市場空間,希望與華爲一起深耕。"
與同樣定位智能純電動轎車的智界 s7 相比,北汽藍谷與華爲合作的這款車型預計更大,價格也要更高一些。
" 車企與華爲合作了這麽多智選車,在上市之前肯定會基于一些因素進行差異化區分," 上述人士向藍鲸财經表示,比如會依據各家車企的智能制造的水平,以及平台和技術的儲備,在此基礎上研究和發現商業機會,共同制定出台哪種車型。
1 月 16 日,北汽藍谷向藍鲸财經證實,與華爲共同打造的首款智選模式車型,定位于高端行政轎車,計劃于 2024 年亮相并投放。
據悉,爲了滿足新車型設計及投産需求,北汽藍谷将現有 BE22 平台全方位升級,打造新一代高端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平台,升級後的 BE22 平台産品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廠負責生産。
2023 年 8 月,北汽藍谷公告稱,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拟對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廠建設項目進行遷址變更,購買關聯方福田汽車北京多功能廠設備類資産并實施産線技術改造,并租賃密雲工廠的土地廠房及附屬設施,以滿足公司新産品生産規劃要求。
根據公告顯示,本次投資标的建設地點爲北京市密雲區雲西地區,工期預計爲 10 個月,形成年産 5 萬輛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生産能力。
這并不是北汽藍谷與華爲的首次合作。據了解,北汽藍谷是最早與華爲合作的車企,2017 年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代号 HBT 的項目團隊,華爲項目組的很多工程師常駐北汽藍谷總部辦公。此後,雙方又連續兩次簽訂了深化和升級的合作協議。
2021 年,北汽藍谷與華爲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在上海車展發布,2022 年實現交付。這款車是首款搭載華爲 HI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産車,是全球首批支持城市道路智能駕駛的量産車,具備華爲最高階智能駕駛水平。
預計 2023 年淨虧 52-57 億元
盡管即将推出多款新産品,不過北汽藍谷力求對于 2024 年的市場表現更好一些仍持 " 保守 " 态度。
" 已經做好了成本和供應鏈管控,但在市場激烈競争的環境下,終端價格影響因素較大,預計今年市場整體仍然不會太樂觀,已經做好迎接持續價格戰、甚至價格戰白熱化的激烈競争的準備。"1 月 16 日,北汽藍谷内部人士向藍鲸财經表示。
圖片來源:官方公告截圖
在過去一年,北汽藍谷實現了銷量大幅增長。2023 年 12 月産銷快報顯示,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2 月汽車銷量爲 20815 輛,同比增長 111.04%;2023 年累計銷量爲 92172 輛,同比增長 83.69%。
根據極狐官方微信公衆号消息,北汽藍谷旗下極狐汽車與 BEIJING 品牌電車 2023 年累計銷量分别爲 30016 輛和 62156 輛,同比分别增長 138% 和 66%。
圖片來源:官方公告截圖
但仍面臨虧損。1 月 15 日晚間,北汽藍谷發布 2023 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 2023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虧損 52-57 億元,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虧損 57-62 億元。
對于年度業績預虧的原因,北汽藍谷認爲,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公司爲不斷提升綜合競争力,積極開拓市場,銳化品牌形象,提升運營效率,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入,對公司短期業績産生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産品銷量仍處于快速提升期,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緻産品成本階段性偏高,随着後期新産品的陸續上市,産品結構逐漸豐富,渠道建設進一步完善,産品銷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除了與華爲的合作外,2023 年 10 月 17 日,北汽新能源與甯德時代也達成合作。按照規劃,極狐汽車将搭載神行超充電池。近期推出的極狐阿爾法 T5 已搭載神行超充電池,可實現充電 10 分鍾補充續航 260 公裏,最高續航也達到了 660 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