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135篇原創文章,作者群主飛龍。
全文共7250字,配圖39幅,閱讀需要17分鍾,2023年11月30日首發。
本文收錄在"坦克戰史"專輯裏,歡迎延伸閱讀。
接上期(第1124篇)
七、四式中戰/中戰車第九号/"奇托"(チト,Chi-To)
盡管在定型編号上看,排序靠後的四式中戰車像是三式中戰車的後繼車型,但實際上,四式中戰開發計劃提出的時間甚至更早一些。
1942年9月,日本陸軍兵器行政本部發布了新型戰車的開發指令,稱爲新中戰車(甲),假名代号"奇托"(チト,Chi-to),"ト"在假名中排序第7位,但因爲把早年開發的八九式中戰車甲、乙型算成了中戰車産品線的第一、第二号産品,因此"奇托"被理解爲"中戰車第九号"。同時啓動開發的還有新中戰車(乙),假名代号"奇利"(チリ,Chi-Ri),"リ"在假名中排序第9位,中間跳過了"チ",以避免出現"チチ"這樣的重疊假名代号。"奇利"即日本陸軍的"中戰車第十号",最終被定型爲五式中戰。
圖1. 一起重溫一下日文假名與阿拉伯數字的對應關系,由于中戰車線最爲廣泛使用,因此使用的假名達到了第9位的"リ",但萬一這12個假名都用完之後,估計又要考慮别的區分方法。在輕戰車、重戰車、炮戰車和騎兵戰車開發時,都遵從了這一套雙假名的命名辦法
關于兩款新型中戰車的開發要求最明顯的差别是主炮,新中戰車(甲)設計将搭載一門長身管的47毫米火炮,全重約20噸,前裝甲厚50毫米,最高時速要達到40公裏/小時,但炮塔爲電力驅動。可笑的是,1942年還在20噸重的整車上隻安裝一門47毫米主炮無疑是太過于保守,因此設計人員甚至在1942年提出過同時搭載兩門47毫米戰車炮的方案,不知道這是否受到了美國馬爾蒙-赫靈頓公司的MTLS-1G14雙炮塔坦克的影響。
圖2.美國馬爾蒙-赫靈頓公司的MTLS-1G14雙炮塔坦克,這張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炮塔上并列的兩門37毫米坦克炮,車體前方的三挺機槍(兩挺并列,一挺在球形座上),一挺坦克炮并列機槍,一挺炮塔右側機槍和兩挺炮塔頂部的防空機槍,這樣一來全車就有兩門火炮和七挺機槍,而乘員總共才4人,當年可能是出于銷售需要,總是把盡量多的武器安裝進去而不管能不能有效操作,直到經曆了實戰檢驗後才放棄了用不上的多餘武器
幸好這種瘋狂的速射戰車的設想最終被否決了,因爲戰場反饋回來的消息認爲一門能穿透敵方坦克裝甲的主炮,比兩門沒有穿透力的速射主炮要管用得多。
1943年2月,日軍計劃将"奇托"的前部裝甲增厚至75mm,同時三菱也爲其研發了一款新型柴油發動機。總體來說,"奇托"模仿了九七式中戰車的總體布局,整體大了一圈,安裝一台400馬力發動機。
到1943年7月,日本軍方通過分析蘇德戰場上交戰雙方的坦克設計和戰鬥經驗,将新中戰車(甲型)的主炮方案修改爲一門57毫米新型戰車炮,前裝甲厚度增加到75毫米,車重提升到25噸,鑄造裝甲部件基本上是焊接的。這個修改既兼顧了日本人當時的新型57毫米戰車炮開發情況,又對比了歐洲戰場上的主流中型坦克的噸位和裝甲闆式。
圖3. "奇托"一号原型車示意圖,可以看見其車體和炮塔與量産型均有不同,炮塔内搭載爲一門試做57毫米戰車炮
圖4. 蘇軍裝備的Zis-2 57毫米反坦克炮,在威力和機動性上取得了平衡
圖5. 美軍裝備的M1 57毫米反坦克炮,面對越來越厚重的歐戰坦克裝甲,必須靠前配置的反坦克炮又不可能全部上馬88毫米的大家夥,因此57毫米成爲新型反坦克炮的共同選擇,英國軍隊将同口徑的火炮稱爲6磅炮
早在1943年4月,新型試做57毫米戰車炮完成原型炮,并于同月20日至24日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被歸結爲以下幾點:
①火炮初速和推測的有很大出入,需要進行測定;
②炮彈裝藥無法抽出并手動點火,方向機轉把過于沉重,需要再加工;
③下次測試将着眼于測試彈道性能和身管壽命。
圖6. 疑似爲日軍的試做57毫米速射炮,該炮呈現出一些日制火炮的特點
圖7. 日軍的改造57毫米炮(上及中),使用九五式野炮的同框炮架,下方爲47毫米炮搭載在四一式山炮的炮架上,照片拍攝于大津川射場
圖8. 一輛被放棄的蘇制Zis-30 57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使用了輕型坦克的底盤,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來,歐洲戰場上已經想盡辦法提高陸軍的反坦克能力和機動能力
返工的試做57毫米火炮于1944年3月完成,同年5月搭載上"奇托"一号原型車進行射擊試驗。然而,實驗的結果仍不樂觀,火炮威力未達預期,陸軍很不滿意,導緻搭載57毫米戰車炮的計劃就此終止,一同被淘汰掉的還有"奇托"的一号原型車。
1944年7月,陸軍兵器行政本部決定再次修改"奇托"的主要武器,直接搭載一門75毫米戰車炮。爲了盡快形成戰鬥力,當年8月30日,兵器行政本部提出将爲"奇利"(即五式中戰)準備的試做75毫米長管戰車炮變更爲兩個版本——帶有裝彈機的版本稱爲試制75毫米戰車炮(長)I型,繼續完成研發并提供給"奇利"使用;去除裝彈機的版本稱爲試制75毫米戰車炮(長)II型,将提供給"奇托"使用,因此導緻的炮身減重将用平衡機進行平衡。
圖9. 現存的"奇托"(四式中戰)圖紙,裝備75毫米長管II型戰車炮
圖10. "奇托"二号原型車,此時已更換爲鑄造炮塔,并安裝一門長75毫米戰車炮II型(去除自動裝彈機的五式中戰的主炮)
1944年10月,試制75毫米戰車炮(長)II型火炮完成第一門試制炮,全重達2221千克,56倍徑。1945年2月,搭載長75炮的"奇托"二号原型車制造完成,戰鬥全重提升至29.5噸,火炮裝車後的俯仰角爲-6.5°至+20°,彈藥基數65發。
同年2月26日,日本陸軍對"奇托"二号原型車開始測試,此時對日本來說,戰局急劇惡化,直到日本投降時也沒有完成全部測試内容,四式中戰也就隻能停留在原型車測試階段,未得到量産,更沒有戰鬥記錄。
關于四式中戰二号車使用的火炮穿深數據,一般認爲其在1000米距離上的穿深數據從75毫米到140毫米不等。考慮到日制戰車炮隻能發射穿甲彈(AP彈),推測其與德國四号坦克的75毫米KwK 40 L/48相近,即1000米穿深在100毫米@30°左右,當然這個威力已經足夠擊穿美軍大量裝備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車體前裝甲(50-63.5毫米)和炮塔正面裝甲(76.2-89毫米)。但在實戰中,日本人一直隻能使用最大47毫米口徑的速射炮來反坦克,甚少有使用更大口徑的高射炮平射反坦克的記錄——歐洲戰場上的無敵88打坦克實際上也是一種以高射炮客串的無奈之舉,不過無敵88好歹打出了名聲。
圖11. 一式75毫米穿甲彈。可見其還是APHE彈,即内裝部分高爆炸藥的穿甲彈,日本人一以貫之地堅持這條折中而中庸的穿甲路線,所以在面對盟軍的重型坦克時很可能還是會抓瞎
圖12. 畫作:裝備75毫米KwK 40 L/48坦克炮的四号坦克
圖13. 四式中戰車二号原型車,一名日軍正在炮塔中手扶艙蓋
圖14. 戰後拍攝的四式中戰車原型車,典型特征是比九七式、一式、三式中戰車增加了一對負重輪,達到七對負重輪,炮塔相比三式中戰外觀上要略小一點
圖15. 戰後拍攝的四式中戰車原型車,有意思的是車體尾部對方的箱子上寫的是"Type 5",難不成美國人一開始也搞錯了?本照和上一張照片顯然拍攝的是同一輛車的不同角度,炮塔被移動朝向車體後方
"奇托"采用了日本之前從未用過的鑄造工藝制造炮塔,鑄造部分可分塊完成,總裝時再用焊接接成。日本的工廠對這種新工藝很不熟悉,鑄造件在冷卻後曾發生形變導緻無法總裝,以緻于隻能再返廠一次才能使用。
裝甲厚度上,四式中戰首上裝甲75毫米,側面25~35毫米;炮塔前部裝甲75毫米,側後均爲50毫米,這個裝甲厚度已經與當時各國中型坦克基本保持了同等水平。由于二号原型車的鑄造炮塔生産時故障頻發,三菱公司認爲要在量産階段改成與三式中戰結構相同、但裝甲厚度增加的焊接炮塔。
動力方面,四式中戰采用的是一顆三菱AL四式柴油發動機,1800轉時出力412匹,公路時速最高可達45公裏/小時,這個成績在中型坦克中算是中規中矩。負重輪增加到七個,這是因爲日本人沒有大型負重輪的設計使用經驗,隻能在越來越大的車體上安裝越來越多的負重輪,導緻機械部分的可靠性必然被犧牲。一輛好的裝甲兵器并非隻看紙面數據,動力的可靠性和武器的穩定性在實戰中更加重要,四式中戰二号原型車經曆了五六個月的反複測試仍無法投入量産,顯然在某些方面遇到了難題。
在戰争的最後階段,日軍曾計劃在三菱重工的兩個工廠展開四式中戰車的生産,月産量預計達到25輛。 然而,到戰争結束時隻有兩輛原型車與6輛底盤完工。
圖16. "奇托"(原型車)的CG作品
圖17. 《戰争雷霆》中的四式中戰車,準确還原了七對負重輪,焊接車體和炮塔,長75毫米主炮和車頂上安裝的高射機槍等細節,開始呈現出現代化坦克的氣息
圖18. CG作品:四式中戰車"奇托",車身後部帶有兩根天線,顯然在新型戰車的開發時,日本人已經把車間無線電通訊考慮爲标配
圖19、20. 同樣是戰争雷霆中的四式中戰車,後期日本新型中戰車的區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負重輪:三式中戰6對,四式中戰7對,五式中戰8對
八、五式中戰/中戰車第十号/"奇利"(チリ,Chi-Ri)
1942年9月,日本陸軍兵器行政本部決定同時開發一款搭載長57毫米戰車炮的新型中戰車,稱作新中戰車(乙),假名代号"奇利"(チリ,Chi-Ri)。
在1943年6月30日的會議上,"奇利"也進行了重新規劃。原先的研發計劃更多從易于量産的方面進行考慮,而戰車性能的低劣導緻制造出來的兵器也是廢品,因此此次會議決定把研發的重心改爲增強戰車質量。
新中戰車(乙型)要用上最好的技術力量,搭載在1000米距離上能擊穿80毫米均質裝甲的75毫米戰車炮。同時,考慮到日軍反裝甲力量的不足,會議還通過了兩個搭載105毫米火炮的改進計劃。
圖21. 1943年9月三菱公司首次提交的第一份開發原案中的"奇利",擁有一個類似三式中戰的小炮塔,負重輪增加到8對,車身前部設計安裝一門成熟的37毫米副炮,主炮采用新開發的56倍徑75毫米戰車炮
鑒于新兵器的複雜性和時間緊迫性,"奇利"的設計和制作被委托給了實力雄厚的三菱重工。1943年9月23日,三菱提供了一份開發原案。在這份原案中,"奇利"的戰鬥全重達到34.8噸,采用一顆德國寶馬公司的600馬力水冷發動機,主炮爲一門75毫米L/56戰車炮,更有特色的是在車體上加入了一門37毫米戰車炮作爲副炮,另配備三挺機槍。原案中五式中戰的炮塔很小,但在接到"要把五式中戰的載彈量提升到100發以上"的要求後,第二次設計稿中的炮塔變得碩大無比,以便于存放巨量的彈藥。
圖22. 歐洲軍隊中裝備的luftvärnskanon m/1930型75毫米防空炮
圖23. 另外一張操作博福斯75毫米防空炮的炮組照片,這個頭盔難道是意大利人?
圖24. 中國軍隊的一個炮組在操作進口的博福斯公司M1029型75毫米防空炮,戰前一共進口了80門,部分在戰場上損失被日軍俘獲
圖25. 日軍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
計劃搭載的新型75毫米火炮原型可以追溯到瑞典博福斯公司生産的75毫米 luftvärnskanon m/29型防空炮。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繳獲該型防空炮後運回國内,技術人員通過逆向工程成功仿制了該炮,并命名爲四式七厘半高射炮。但爲了将它裝入狹小的戰車炮塔内,日本陸軍重新設計了其反後坐裝置,并增加設計了半自動裝彈機。
戰車專用版的75毫米炮于1944年4月制造完成,稱爲試制七厘半戰車炮(長)I型,被裝進了五式中戰的大炮塔裏面,而後由于四式中戰原計劃搭載的57毫米炮被否決,因此被去除了半自動裝彈機的試制七厘半戰車炮(長)II型被安裝進四式中戰的炮塔内。五式中戰的這門試制七厘半戰車炮(長)I型總重2185公斤,俯仰角-10°至+20°,炮口初速865.3米/秒。由于I型和II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同一門炮的不同配置版本,因此有關火炮穿深之類的數據,五式中戰與四式中戰是相同的。
部分資料認爲到了戰争末期的1945年,即使是長身管的75毫米戰車炮也跟不上外軍坦克裝甲的厚度增加,因此日本陸軍也有爲五式中戰換裝更大口徑火炮的計劃被稱爲"チセ",是一個換裝105毫米口徑火炮的計劃,但沒有任何圖像圖紙證據留存,僅在部分文獻中有過隻言片語的記載。
圖26. 測試中的試制75毫米戰車炮(長)I型,炮尾的大型機械就是其半自動裝彈機
圖27. 日本陸軍的九九式88毫米高射炮,據說日本人也有将其搬上五式中戰車的想法
圖28. 日軍的105毫米戰車炮,稱爲"試制十厘對戰車炮",由于日本陸軍本來就有105毫米這個口徑的高射炮,因此将其改造爲戰車炮未嘗沒有可行性,在1943年6月的會議上也的确提及過安裝105毫米火炮的備用方案
圖29. 1944年才入役量産的二式輕戰車,安裝一門一式37毫米戰車炮,該炮于1941年開發,性能比九四式速射炮和百式37毫米戰車炮略優,發射一式穿甲彈時炮口初速785米/秒
除75毫米口徑主炮以外,五式中戰還在車體上安裝了一門一式37毫米戰車炮,也是前期型二式輕戰車的主炮。雖然并沒有獨立的炮塔,但這門副炮擁有較大的左右射界。設計這門副炮的目的是"爲了節約主炮炮彈,完成對非裝甲車輛、輕裝甲車輛、機槍陣地、反坦克炮及步兵的壓制作用"。但是,此時經過歐洲戰場的洗禮,歐美強國已經紛紛抛棄了多炮塔多主炮的過時設計,五式中戰仍然保留兩門戰車炮顯然是一種未經實戰考驗的畫蛇添足之舉。
引擎方面五式中戰采用的是一顆改良自BMW VI的川崎九八式800馬力發動機。這款航空發動機原本用在九八式輕轟炸機上面,出力可達850匹馬力,做了适配性改造後在五式中戰上出力僅爲550匹馬力。不過五式中戰裝上後最快也能跑到45公裏/小時(一說42公裏/小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發動機也被用在了日本的150噸級重型戰車——百式重戰"オイ"上,不過爲了驅動龐大的重型戰車軀體而安裝了兩台。
圖30. 川崎九八式800馬力發動機
圖31. 五式中戰車的迷彩塗裝(想象)
圖32. 戰後被美軍繳獲的五式中戰原型車,主炮塔已經被轉向後方,車體前部寫的英文表示這輛車已經被軍事情報中心擁有,車身前部可以看到一門一式37毫米戰車炮
圖33. 車體後部視角,可以看到這輛五式中戰原型車的炮塔前段沒有安裝主炮,而是用鋼闆封死,這輛唯一的五式原型車在運往阿伯丁靶場的途中離奇消失,再無音訊
圖34. 被繳獲的五式中戰前視照片,副炮已經安裝好,一名美軍士兵正好奇地看着這個大家夥
圖35. 五式中戰的内部結構圖
1945年3月,五式中戰的首輛原型車終于完成,但随後就被一直擱置到日本投降。此時軍方聚焦的中心變成了與五式中戰火力相同、工時更少的四式中戰,五式中戰的生産就這樣被無限期擱置了下來。
随着半自動裝彈機在第二版火炮中被淘汰,五式中戰巨大的炮塔顯然是一項不利于戰場生存性的特點。在名爲"奇利"(チリ)II型的計劃中,大炮塔被徹底抛棄,重新回到了類似四式中戰的小炮塔設計,該款設計停留在圖紙階段。
不過,五式中戰車作爲日本在戰争末日階段設立制造的最重型的中戰車,顯然是占了序号更靠後的便宜,讓許多人誤以爲五式中戰才是最牛掰的,其實跟已經實現了原型車的四式中戰相比,五式中戰更加不靠譜,但是這并不妨礙在後世的許多CG、模型彩繪或者遊戲作品出現大量的五式中戰車"奇利"。
中戰車的故事就到這兒吧。
圖36. "奇利"II型的外觀假想設計圖,可見車體機槍左置,車體采用七對負重輪,縮小版的炮塔,這些特點比較接近四式中戰,也許稱之爲四式中戰二型可能更合适
圖37. 模型作品:五式中戰車,注意八對負重輪,巨型炮塔上的75毫米戰車炮,車體前方的一式37毫米戰車炮和前射機槍,炮塔側面還有機槍,在焊接車身和鑄造炮塔有開孔的位置都有鉚釘予以加固,五式中戰的裝甲及火力水平勉強達到德軍六号坦克"豹"式和美軍長身管型謝爾曼的水平
圖38. 模型彩繪,八對負重輪的五式中戰車"奇利",這種戰車根本沒有走出過實驗室
圖39. 戰争雷霆中的五式中戰車,這8對負重輪看着特别别扭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給本站投稿隻需要輸入關鍵詞"投稿" -
- 加入粉絲群,隻需輸入關鍵詞"加群"-
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歡迎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