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葉麥穗
編 輯丨包芳鳴
圖 源丨圖蟲
央行本周普降甘霖,逆回購操作規模節節高。據央行網站消息,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3 年 2 月 17 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标方式開展了 8350 億元 7 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标利率 2.00%,與此前持平。數據顯示,2 月 17 日 2030 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當日淨投放 6320 億元。2 月 13 日至 2 月 17 日,央行累計開展 16620 億元逆回購、超額續作 4990 億元 MLF。随着央行大手筆祭出流動性,市場認爲短期内降息降準的必要性降低。
DR001 一度沖高至 4%
2 月 17 日,資金面延續緊勢,Shibor 全線上行。1 天期 Shibor 上行 11BP 報 2.115%,7 天期 Shibor 上行 10.3BP 報 2.198%。此外,14 天期 Shibor 上行 32.6BP 報 2.604%。
與此同時交易所利率也表現得十分活躍,特别是 1 天、2 天、3 天的品種,漲幅都在 30% 之上。上交所 1 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今日盤中的漲幅一度逼近 60%,最高達到 4%,不過尾盤出現回落,最終上漲 35.1%,報 3.195%。上交所 2 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2)盤中沖擊到 3.77%,收盤漲 39.04%,報 3.17%。上交所 3 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3)盤中高點爲 3.8%,收盤漲 34.35%,報 3.07%。
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今日出現調整,DR001 短線下跌 18.94%,加權平均利率報 2.1476%,DR007 加權平均利率下跌 30%,至 2.2492%,均高于政策利率水平。較爲值得關注的是 2 月 16 日,DR001 一度達到 4%,引發市場的擔憂。
整體來看,本周央行的逆回購量可以用 " 芝麻開花節節 " 高來形容,從周一爲 460 億,周二立刻擴容至 910 億,周三則到了 2030 億,并且開展了 4990 億元中期借貸便利 ( MLF ) 操作,周四央行公開市場開展 4870 億元 7 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标利率 2.0%,周五則進一步放量至 8350 億元,中标利率爲 2%,與此前持平,該逆回購操作規模創逾三年單日新高。因當日有 2030 億元 7 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 6320 億元,創逆回購口徑淨投放紀錄新高。
方正證券 2 月 16 日分析,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大,央行淨回籠資金,這給本周以來資金面造成一定壓力。此外,2 月 15 日稅期後兩天,銀行将稅款上繳國庫,這會給資金面造成季節性收緊的效應。方正證券認爲,2 月資金面仍将緊平衡,預計後續資金價格将圍繞政策利率上下波動,資金面寬松的空間有限,但大幅收緊的風險尚且不高。
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指出,面臨稅期銀行供給端削減融出量,供給不足體現爲量縮價漲。2 月 15 日 -16 日,銀行間流動性邊際收斂,回購成交量趨于下滑。
據其估算,2 月中旬繳稅金額或在 1.2 萬億 -1.3 萬億元之間。參考往年同期,2 月繳稅規模一般在 1 萬億元左右。今年的特殊情況在于,2021 和 2022 年部分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部分稅費,遞延到今年的 1-5 月,2 月的繳稅增量相對往年同期可能在 2000 億 -3000 億元之間。
除稅期因素以外,政府債繳款和 M0(流通中現金)回流也對近期銀行間流動性有所擾動。據統計,今年新增專項債提前批規模達到 2.19 萬億元,相對去年增長 50%。2 月 1 日 -2 月 16 日,國債和地方債的累計繳款規模爲 5462 億元,超過 1 月繳款規模。
此外,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可能大部分在一季度發行,3 月或将面臨地方債的供給壓力,專項債發行規模可能高于 1 月和 2 月。預計地方債發行不會過于集中,但需要警惕地方債發行繳款對市場資金的吸收效應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壓減銀行融出資金的規模。
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态勢
本周央行普降甘霖,市場認爲短期内降息降準的可能性降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1 月信貸數據迎來開門紅,中長期貸款新增 3.5 萬億元,實現 1.4 萬億元的同比多增。2022 年末以來,中央重要會議對于信貸修複和政策支持表述積極。央行貨币政策委員會 2022 年四季度例會上強調 " 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 ",并要求 " 充分發揮貨币信貸政策效能 ";2023 年 1 月 10 日召開的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上要求 " 各主要銀行要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适度靠前發力 "。在前期部署的金融 16 條、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等寬信用工具,以及 12 月和 1 月兩次 MLF 超額續作等寬貨币工具協同發力下,1 月信貸開門紅預期已順利兌現。雖然 1 月經濟數據延遲到 3 月公布,但已公布的微觀高頻數據大多顯示防疫優化落地後基本面修複成色較好。寬信用逐步修複而基本面企穩向好,疊加當下海外加息周期仍未結束," 内外均衡 " 與 " 不大水漫灌 " 的穩健基調下,MLF 降息的必要性不強。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考慮到宏觀經濟回穩複蘇與築牢金融安全網仍需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和資金面的平穩寬松呵護,預計下階段央行将繼續以動态微調短期流動性爲主要着力點,近期央行将繼續通過綜合運用多種貨币政策工具持續保持一定的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進行前瞻操作、精準調節、有效調控,适時适度注入流動性,做好做細流動性跨周期調節。
而從全年來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在 " 精準有力 " 基調下,貨币政策将繼續穩健寬松,預計 2023 年仍有兩次降準操作,4 月和 10 月是窗口期。一方面是應對結構性流動性短缺框架,爲銀行定期提供長期穩定資金,降準仍有必要;另一方面,一季度穩增長政策集中發力顯效和信貸 " 開門紅 " 之後,若經濟修複的可持續性和斜率弱于預期,不排除二季度初會适時通過降準等操作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态勢。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