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場地試駕的一汽豐田bZ3是由比亞迪豐田合作的品牌 BTET 來打造的,這也是它受到了大量關注的原因之一。它的預售價爲 18.98-21.98 萬元,在特斯拉 Model 3 已經降到 23 萬元的當下,這台 bZ3 能否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bZ3 的外形設計在此就不過多贅述了,電動車的外形不僅要好看,還要将更多重心放在降低投影面積和風阻系數上,所以電動車外觀上經常能找到類似的手法。
bZ3 的頭燈帶有 " 燈光秀 " 功能,并提供六種樣式,門扳手使用了内翻式的設計,豐田在電動時代也變得潮流起來了,與我們印象中以燃油車爲代表的豐田不太一樣。
相較于外觀,我倒認爲 bZ3 的座艙部分更爲有趣。首先,bZ3 的座艙設計以家庭爲概念,車内的實體按鍵非常少,設計師希望打造出簡潔的座艙。但在實際體驗中,我認爲優點與槽點并存。先說優點," 數字島 " 作爲前排地台的主舞台,不僅承擔了擋位操作的任務,邊緣還可儲物。車機系統由 BTET 開發,屏幕十分流暢,菜單邏輯也很合理。再看槽點,設計師追求極緻簡潔,以至于把外後視鏡調節、中控鎖等功能都放在屏幕中,讓人很不習慣。另外,車窗調節鍵隻有一個,需要通過側面的按鍵來選擇車窗,實際體驗比較低效,大可不必。
bZ3 的座椅比較柔軟,填充的海綿很厚實,舒适性不錯。前排座椅拆掉頭枕後可調至躺平狀态,使用場景又多了一個。乘坐空間方面,身高 183cm 的體驗者在前後排都能獲得較爲寬松的空間,表現基本上處于大号緊湊型車的水準,唯一的不足是後排座墊偏短。另外,bZ3 犧牲了中央扶手箱的儲物空間,将其下方做了掏空設計,如此一來後排乘客的腳部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
在儲物方面,由于前排地台做成了 " 數字島 ",導緻地台處沒有大容量的儲物空間,手機、票據等物品在放置時還是有些不太方便的,前排地台下方的儲物格算是一個彌補。同時,前排兩側出風口位置的杯架算是一大亮點。後備廂開口比較直立,且進深還不錯,但受限于開口大小,拿取物品時可能略有不便。
豐田 bZ3 由比亞迪提供技術支持,三電系統來自比亞迪,此次試駕的頂配車型采用單電機前輪驅動形式,電動機最大功率 180kW,最大扭矩 303N · m,電池能量爲 65.28kWh,CLTC 續航裏程爲 616km。
這次活動隻做了簡單的場地試駕,能夠分享的駕駛感受比較有限。毫無疑問的是,bZ3 是一台以家用爲核心的産品,所以操控、運動并不是它的使命。它的坐姿比較适中,視野良好,動力踏闆初段很柔和。
廠家宣稱 bZ3 的 0-100km/h 加速在 7.8 秒左右,這個動力規格對于家用而言綽綽有餘了,而豐田、大衆等傳統廠商在電動車的動力标定上更看重能耗、續航等因素,在加速性能上往往是剛剛好的狀态。bZ3 也非常符合這一規律,動力響應快自不必說,中後段的加速并不會帶來特别沖的感覺。當然,bZ3 提供四種駕駛模式,在運動模式下的出力表現會更強一些。刹車腳感初段軟,給到的制動力不夠堅實,但試駕車還處于試裝車狀态,不知道未來上市的版本是否會有調整。
總結
在接觸 bZ3 之前,我對它的印象仍舊是豐田燃油車的形象,但在試駕過後,我感受到了設計師融入的更多想法與創意,或許有些細節做的還不完美,但的确讓我們在保守的豐田身上看到了一些新意。回歸市場,豐田 bZ3 面對的強敵實在不少,降價後的特斯拉 Model 3、國民偶像比亞迪海豹都是 20 萬元附近的優秀代表,豐田不僅需要積澱,也需要更多創新才行。未來拿到測試車後,我們也會第一時間爲您帶來詳細的 AH-100 測試内容,還請您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