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宋然
8 月 27 日,證監會推出政策 " 組合拳 " 活躍資本市場。當天,證監會發文表示,圍繞合理把握 IPO、再融資節奏,要求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
證監會還稱,對于存在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财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适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将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再融資收緊,房地産卻是例外,房地産上市公司再融資并不受破發、破淨和虧損限制。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表明監管部門對房地産行業,特别是房地産上市公司融資給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
" 部分房地産上市公司出現違約情況,這些公司多數破淨或者虧損。它們再融資不受這些條件限制,有利于防範和化解當前房地産企業的風險。這對經營較爲困難的 A 股上市房企再融資,無疑是一個利好。" 劉水說。
圖源:圖蟲創意
政策持續釋放利好
房地産融資早有政策利好。
2022 年 11 月,針對房地産行業的 " 第三支箭 " 射出,證監會明确支持房地産企業股權融資方面的具體政策措施,包括恢複涉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恢複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調整完善房地産企業境外市場上市政策,進一步發揮 REITs 盤活房企存量資産作用,積極發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用。
早前,監管對于房企股權融資一直有所限制。早在 2010 年,房企借殼上市被實質叫停。" 第三支箭 " 的出台無疑給房企再融資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僅一天之後,福星股份公告稱,公司拟向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拟用于公司房地産項目開發;同日,世茂股份也公告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拟向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定增募資,拟用于公司 " 保交樓、保民生 " 相關的房地産項目開發、償還部分公開市場債務本息、以及符合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要求的補充流動資金等。
截至目前,已有近 40 家房企發布股權融資方案。" 定增 + 配股 " 成爲最主流模式,資金用途集中于 " 保交樓、保民生 " 相關房地産項目開發、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以及資産重組及收并購等。
今年以來,房地産融資在政策面繼續延續寬松狀态。1 月,央行、原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明确 " 要落實好 16 條金融,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同時強調 " 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 "," 開展‘資産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項行動 "。
3 月,證監會發文表示,拓寬試點資産類型。REITs 申報項目首次覆蓋至商業不動産領域,爲打通商業地産 " 投融建管退 " 全流程提供了方向,REITs 的引入也有助于盤活商業地産存量資産,增強資金流動性。
今年下半年以來,政策繼續釋放利好。7 月,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發文延長 " 金融 16 條 " 有适用期限政策到 2024 年 12 月底。8 月,央行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強調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 第二支箭 ")擴容增量,強化金融市場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滿足民營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産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房企融資狀況向好?
此前,多家房地産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獲放行。
今年 6 月,招商蛇口、陸家嘴、保利發展、上海大名城、中交地産、福星股份等 6 家上市房企公告,其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同意注冊批複。獲再融資批複的 6 上市房企中,保利發展、上海大名城、中交地産的融資目的均爲 " 保交樓、保民生 " 項目,福星股份的募投項目爲棚戶區改造項目,陸家嘴、招商蛇口拟用于重大資産重組,均符合證監會支持的房企再融資募集資金适用領域。
不過,房地産整體融資狀況依然不算樂觀。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産行業共實現非銀類融資 4041.7 億元,同比下降 16.2%。2021 年下半年行業已經開始進入下行周期,融資規模大幅回落,2023 年上半年延續了下降态勢。
其中,海外債發行規模僅爲 110.7 億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 34.6%,占總融資規模的 2.7%;信托融資規模爲 211.4 億元,同比大幅下降 69.6%,占總融資規模的 5.2%。因行業周期下行,前期房企信托違約事件頻發,機構投資更爲審慎,導緻整體投資規模大減,平均單月融資僅 35.2 億元。目前,各渠道同比均出現下降,海外債、信托銳減,信用債成爲融資主力。
從發行結構來看,信用債的發行主體以央企、地方國企爲主,今年上半年國央企發行占比近 9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民企發行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微升 0.6 個百分點。
業内人士分析指出,政策端時有利好,但融資能否成行最終還取決于房企自身。
目前,諸多房企依然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尚在存續期的債券餘額爲 4361.6 億元,其中信用債占比 66.3%,海外債占比 33.7%;一年内到期餘額爲 9277.6 億,其中信用債占比 64.3%,海外債占比 35.7%,境内債務償債壓力較大。三季度爲仍爲償債高峰,單月到期餘額近 900 億元。